资源简介 (共16张PPT)3.1 认识地球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南海岸港口出发,环绕地球航行一周,历时1082天,成功返回出发地。出发时船队由5艘船和260多名水手组成,回来时只剩下1艘船和18名水手。环球航行极其艰难。那么,船队的环球航行具有什么意义?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经历了哪些过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形状古人往往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是平的,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大地如果是平的,应该有天涯海角。古时候,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地球的形状奇怪的现象!为什么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地球的形状许多现象促使人们逐渐对“大地是平面”的认识产生了怀疑。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猜想。过了2个世纪,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多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由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这是人类通过观察天象得出地球形状的推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地球的形状麦哲伦率领船队,实践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在人类的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麦哲伦海峡地球的形状20世纪,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照片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站得高看得远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不全面;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事物的认识逐渐完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差21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的大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确立了地球的概念,假定地球是一个球体,并用几何学方法定量地测定了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地球赤道周长:4×104 km = 4×107 m4×107 m/1.5m ≈26666667(中学生)地球的大小课堂练习1.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从下到上依次在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C2.从太空中看地球,其表面白色的部分主要是( )A.冰雪 B.云层 C.大陆 D.海洋B3.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等阶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人类对科学的认识在不断提高C.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变化 D.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C小练习4.人们可以通过身边的某些现象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能作为证据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B.日全食时阴影部分呈圆弧形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D.海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D小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认识地球(1).pptx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mp4 古人测地球的周长.mp4 太空看地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