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1.通过调查并分析具体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2.对具体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归纳概括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3.通过游戏寻找食物关系,模拟演示、动手画捕食关系网,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体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4.运用图示和模型分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5.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生态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的生命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作 。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有 。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和 流动的。4.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 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光能通过生产者的 ,转化为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沿着 流动,被各种生物所利用。能量在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 。(2)物质循环:物质可以以某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 。(3) 和 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5.有毒物质沿食物链 。【合作探究】1.树干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分别是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其中的有机物会发生什么变化?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4.假如蛇的数量锐减,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效果评价】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水草 B.池塘中的鱼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2.下列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A.阳光 B.野兔 C.牧草 D.细菌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兔子→狐狸 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猫头鹰→老虎→种子 D.青蛙→蛇→鼠→猫头鹰正确的( )生物种类 A B C D 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B.蛇和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C.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D.若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蛇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最高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自主学习】知识点一1.生物 环境2.(1)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非生物环境知识点二1.吃与被吃2.食物网3.食物链 食物网4.(1)太阳 光合作用 食物链 消耗 (2)反复循环(3)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5.积累【合作探究】1.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昆虫的幼虫通过取食树干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啄木鸟通过捕食昆虫的幼虫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2.会。腐烂树干中的有机物一部分转化为真菌和细菌中的物质,还有一部分流失到周围的土壤、空气和水中,这一部分的物质也可以被周围的其他生物吸收利用。3.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真菌是分解者。4.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多。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效果评价】1.D 2.B 3.A 4.D 5.B 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