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导入新课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了一场经济大灾难。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使很多人由百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所以这一天就成了可怕的“黑色星期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从繁荣到危机
探究新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这种相对的稳定,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其快速发展;另外一方面,战争使得参战各国的经济都亟待恢复,各国都认为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恢复经济。而且,战胜国得到了一定的实惠,这也有利于其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在战后的短时期内,资本主义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阅读教材第58页正文回答,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危机表现
结 果
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
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表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爆跌。
饥民遍地
银行破产
倾倒牛奶
2.材料展示:
工业产量 贸易额 失业人数
资本主 义世界 下降40%以上 减少2/3 超过3 000万
美国 下降超过40% 减少70% 1 500万—1 700万
阅读材料和教材第59页《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和教材第60页《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
思考:根据这些表格和图片,谈谈这场经济危机对美国甚至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经济大危机期间,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3 000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经济大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罗斯福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
罗斯福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工人失业
社会矛盾尖锐
困境
对应措施
农产品价格猛跌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项目 具体措施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 计划指导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项目 具体措施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 制度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3.材料展示:
材料一 罗斯福的前一任总统胡佛沿用一贯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使得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从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开始,政府出台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十几个委员会和管理局,政府支出达350亿美元。
材料二 他(罗斯福)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
思考:结合材料说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其本质是什么?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本质
特点
4.罗斯福曾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新政能不能够“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不能
因为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大危机的根源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造成的。所以新政不能“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积极作用
局限性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打击了美国,罗斯福放弃了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缓解经济大危机。
总 结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和增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先例。
它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不同体制和政策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体制创新和发展。
总 结
板书设计
罗斯福新政
爆发:1929年,始于美国,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的相对过剩
特点:范围广,待续时间长,危害大
影响:经济;政治;国际关系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内容: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意义:经济缓慢恢复,生活改善;增强了政府的能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局限: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当堂演练
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再次遭受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之苦,经济低迷、公司倒闭、失业增加……这与1929—1933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时的美国靠罗斯福新政逐渐走出困境。以史为鉴,罗斯福新政可供美国政府战胜当前危机借鉴的内容有(  )
①政府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活动 ②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 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④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2.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1933年罗斯福采取的行动是( )
A. 对外侵略扩张 B. 推行“门户开放”
C. 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D. 实施新政
D
3. 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人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4.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B.引发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
C.促使美国走上独裁发展道路
D.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A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年“美国往地狱里冲”;1933年罗斯福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并挽救了资本主义世界。
(1)为什么说“1929年‘美国往地狱里冲’”?
(2)为什么说“1933年罗斯福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并挽救了资本主义世界”?
(1)1929年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经济危机爆发。
(2)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明显增强;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意义等。(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