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新课导入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西汉简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西汉时,一个名叫东方朔的人向汉武帝上书。他写的奏本使用了三千片简牍,要两个人才能费力抬动。,汉武帝看了两个月。简牍用竹、木制成,比较笨重。为了便于携带,人们在绢帛上写字,但绢帛价格昂贵,难以普及。经过反复试验,人们终于造出了纸张。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除造纸术之外,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还有哪些新发展?第 15 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学习目标1.了解造纸术的产生与发展,分析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知道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感悟他们的高尚医德;初步了解秦汉时期的数学、农学等成就,增进文化自信。(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了解《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学习司马迁坚忍不拔的意志、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以及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唯物史观)4.知道道教的创立和佛教的传入,初步了解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时空观念)一、体悟 记忆·记录与传承的智慧一、造纸术的发明1.根据材料,了解造纸术出现前书写材料的演变历史,并分析其缺点,了解造纸术的创新发明。。悬泉置遗址西汉简牍马王堆汉墓的帛书朱书符号陶壶商朝牛骨西周何尊西汉早期麻纸原始社会时期陶寺遗址的陶器商周时期甲骨、青铜西汉麻纸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简牍、绢帛缺点:书写不便,体积大且重,不利于携带,造价昂贵。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一、造纸术的发明2.根据材料,结合教材,了解蔡伦及其对造纸术的改进。蔡伦,桂阳人,年少时入皇宫做了宦官。他聪明伶俐,受到皇帝的赏识,被委任主管皇室的手工作坊。他监造的宝剑,坚实锋利又非常精巧。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造出既轻便又经济适用的纸。他曾被封为“龙亭侯”,人们便把用蔡伦造纸法制成的纸称为“蔡侯纸”。人物扫描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宦者列传》原料: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一、造纸术的发明3.观看视频,了解造纸术的工艺流程。汉朝造纸工艺想象图一、造纸术的发明4.根据材料,从多角度分析造纸术的深远影响。材料二 汉政府还在各郡县设立公立学校广招学生。同时私学之风盛行……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比用简牍更为方便、省时、省力。——《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材料二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德克·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①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影响②便利了典籍的流传。③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④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二、感悟 济世·救民与生命的理念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1.阅读教材85-86页,了解中医的发展历史。西汉经穴人张仲景华佗《黄帝内经》扁鹊春秋战国战国问世,西汉编订西汉东汉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人体经穴模型,展现了西汉的医学水平。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2.阅读教材,填写张仲景和华佗的人物小档案。张仲景生活时代:职业:成就:地位:华佗生活时代:职业:成就:地位:东汉末年医生①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②提出了“治未病”理论。“医圣”东汉末年医生①发明“麻沸散” 。②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③创造出“五禽戏”。“外科手术的鼻祖”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3.阅读教材,说说材料反映了张仲景怎样的精神?东汉末年,张仲景在谈到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背景时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伤寒论·序》材料研读关爱生命、济世救人、治学严谨、博采众长的伟大精神。“坐堂医生”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4.阅读教材86页,归纳中国古代数学方面的成就,并说说其特点。秦简九九表在里耶秦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简上抄录了较为完整的乘法口诀,反映了秦朝对乘法口诀的推广和应用。秦简改写了世界的数学发展史,我们中华民族发明乘法口诀表比西方早了600多年。《九章算术》时期:内容:地位:特点: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4.阅读教材86页,归纳这一时期农学、历法方面的成就。《氾胜之书》农学:秦汉时期,农学有较大发展,代表性著作是《氾胜之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秦朝向全国颁布统一的历法,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汉时期,人们已使用漏壶、日晷等计时工具,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定时间,朝廷颁布了更加完备的历法。在前人基础上,东汉张衡改进的浑天仪,能够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他还发明制作了候风地动仪,用以测验地震方位。相关史事三、品悟秉史·资政与家国的抱负三、司马迁与《史记》1.通过教材87页,了解《史记》的基本概况。(作者、体裁、内容、成书时间)。卷一秦始皇本纪第六卷一十七六国年表第三卷二十三礼书第一卷四十一晋世家第九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史记体裁本纪——帝王事迹表——历代帝王和侯国大事记书——天文、水利、艺术等世家——诸侯王国事迹列传——重要人物事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正史书写体例。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共130篇,52万字6500余字。夏朝商朝周朝秦朝3000多年作者:司马迁(西汉)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三、司马迁与《史记》2.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史记》的价值。材料一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材料二 朴素凝练、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柳宗元史学价值:公正记事,秉笔直书,记录保存了大量史料和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学价值: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三、司马迁与《史记》3.通过教材87页,结合材料,品悟司马迁“秉史 资政与家国的抱负”和“时代责任感”。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期间,因替他人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摧残。为了心中的理想,出狱后他继续撰写《史记》。在给朋友的回信中,他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精神品质:坚毅不拔,持之以恒;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4. 很多成语典故出自《史记》,例如“破釜沉舟”“一以当十”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查一查,还有哪些成语典故出自《史记》?三、司马迁与《史记》四、感悟安命·出世与化厄的思想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1.阅读教材内容88页,归纳道教兴起的概况,以及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并阐述其影响。起源:教义:创始人:影响:道教四川成都青城山相传,青城山是张陵修道传教的地方。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尊奉黄帝和老子,神仙方术。张角--太平道张陵--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1.阅读教材内容88页,归纳道教兴起的概况,以及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并阐述其影响。起源:教义:创始人:传播:影响:佛教约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主张众生平等。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2.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从百姓和统治者角度谈谈这一时期道教、佛教产生的原因。材料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东汉·王粲《七哀诗》材料二 “(东汉末年)公赋既重,私敛又深。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厌,遇人如虏。”——《后汉书·珠晖传附孙穆传》百姓视角:东汉末年,政治腐朽,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需要精神上的寄托。统治者视角:道教主张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佛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思想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课后小结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思考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个人角度思考)个人:科学家、思想家的智慧和努力。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封建经济繁荣。民族、对外:民族交流、中外交流频繁。历史基础:继承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果。课后小结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体悟济世:医学、数学与农学31品悟司马迁秉史体悟记忆:造纸术的发明24感悟安命:道教和佛教《史记》西汉时期发明,东汉蔡伦改进医学:张仲景、华佗数学:《九章算术》农学:《氾胜之书》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播。作业测评1.西汉末年已出现纸的雏形,用飘絮时积留在箔上的残丝制成,但价格仍贵,难以大量使用: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进一步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纸的使用逐渐普及。据此可知当时( )A.文化发展推动技术革新 B.技术革新蕴含了经济原理C.新的书写材料完全普及 D.技术革新易造成环境污染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华佗创编“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的主张( )A.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BA作业测评3.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将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口头传说全部属于历史事实 B.皇帝的事迹只能通过《史记》来了解C.文献记载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D.传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事实4.“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方士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大疡疫的时代”。这几句话旨在说 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C.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 D.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DC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