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案 配套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案 配套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案
一、目标导学(依标教学,明确重点)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 2.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认识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2.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新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新特点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3.知道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演进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二、自主学习(请在教材相关之处划记或标注内容)
自主学习,构建本课知识体系(注:教学前置,学生提前完成,课堂学生展台拍照展示,学生评价,师指导补充)
2、问题导学(旧知过渡: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苏联解体后美国希望建立怎样的国际格局?(生根据时间轴巩固旧知)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有怎样的发展?(生根据地图掌握多极势力发展并了解具体情况)
(世界多极化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多极化过渡)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利用两个学习活动、一个合作探究活动,学生主体完成)
(经济多级化的必由之路区域经济集团化过渡)
2.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哪些发展?(一个表格完善、一个连线,学生上台展示)
三、百川赴海竞激荡——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有哪些利与弊?(引导学生图片把握)
2.如何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迅速总领)
三、合作探究(学生探究,要求有记录人、发言人;师完善指导做题技巧)
材料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的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2:计算机革命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兴起以各种方式创造出一个新经济,推动了经济大幅度增长。近二十年来……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不仅大大降低了费用,还大大节约了时间;通信方式的革新,通信的成本与时间都空前缩小,电子邮件几乎是同时就能送达对方,数以亿计的美元通过敲击电脑键盘就可以快速流动。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3:80年代以来,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当今世界,除极个别国家外,都迈向了市场经济轨道,实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材料4: 2009年7月19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2009.《北京日报》
(1)根据材料1,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6分)
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金融组织成立;国际贸易体系建立;跨国公司的出现。
(2)根据材料1、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10分)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各国大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和世贸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瓦解,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根据材料4,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6分)
发达国家借着经济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重污染企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4)你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坚持对外开放;既要快速发展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区域合作。
巩固提升(学生讲述做题思路)
1.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能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C )
A.俄国实力衰落 B.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过去杜鲁门到约翰逊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很大延续性不同,尼克松至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 )
A.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增强 B.美、苏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分歧
C.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D.美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C )
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都被跨国公司控制
4.有学者指出:“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和避免伤害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还存在一个文化立场与文化建设的基本权力、价值判断与选择等问题,这是所有在经济上不发达的弱势国家所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该学者意在说明经济全球化(C )
A.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促进了落后地区文化的发展
C.冲击了落后地区文化的自主性 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共25张PPT)
第22课
百舸争流千帆竞——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1、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课程标准
一、自主学习,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知识结构
时间坐标
1989年 1991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21世纪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欧盟成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社会信息化不可逆转
四大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概念 极:综合国力强、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到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国家或国家集团)。多极化是一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问题导学
1.苏联解体后美国希望建立怎样的国际格局?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有怎样的发展?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2.区域经济集团化有哪些发展?
1.社会信息化有哪些利与弊?
2.如何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三、百川赴海竞激荡——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
回顾:近代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20世纪初
一战
1945年
二战
1955年
华约
1991年
苏联解体
60、70年代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出现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一)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1.背景
“一超多强”
2.表现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欧盟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发展中国家
学习任务1:美国以外的多极化力量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出其位置并说明情况。
(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1.欧盟
舒曼计划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0
1951
1958
1967
1993
1999
2002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盟
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
欧元成为欧元区的合法货币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货币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2.俄罗斯
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②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③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3.中国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9年
邓小平改革开放
材料: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多边外交,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不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4.日本
1987年 美日贸易战
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一、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5.广大发展中国家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64年10月 第二次 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
1970 年 9 月 第三次 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
1973 年 9 月 第四次 首次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并开始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战略目标
1976 年 8月 第五次 不仅要在政治领域里,也要在经济领域里开展反霸权的斗争
1983 年 3 月 第七次 强调不结盟国家要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继续努力,并提出了加速“南南合作”的措施
1986 年 9 月 第八次 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调整国际经济关系,呼吁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和农业形势,全力支持非洲发展经济,主张合作解决债务问题
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经济
全球化
生产
全球化
贸易
全球化
资本
全球化
科技
全球化
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新航路开辟后 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欧兴起,并向世界扩展
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世纪70年代以来
20世纪90年代
进入21世纪 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正在加速…
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投资迅速增加;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学习任务2:阅读课文第二子目,梳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学习任务3:了解典型的区域经济集团,完成下列连线题。
欧洲联盟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经济—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北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
合作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合作探究:认识经济全球化
材料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任务要求: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小组合作探究,有记录人、发言人)
(1)根据材料1,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2:计算机革命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兴起以各种方式创造出一个新经济,推动了经济大幅度增长。 近二十年来……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不仅大大降低了费用,还大大节约了时间;通信方式的革新,通信的成本与时间都空前缩小,电子邮件几乎是同时就能送达对方,数以亿计的美元通过敲击电脑键盘就可以快速流动。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1、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10分)
材料3:冷战时期......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大大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及进行有效资源配置。80年代以来,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当今世界,除极个别国家外,都迈向了市场经济轨道,实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3)根据材料4,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6分)
材料4: 2009年7月19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北京日报》
(4)你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合作探究:认识经济全球化
材料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1,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6分)
(1)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金融组织成立;
国际贸易体系建立;
跨国公司的出现 。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合作探究:认识经济全球化
材料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2:计算机革命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兴起以各种方式创造出一个新经济,推动了经济大幅度增长。 近二十年来……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不仅大大降低了费用,还大大节约了时间;通信方式的革新,通信的成本与时间都空前缩小,电子邮件几乎是同时就能送达对方,数以亿计的美元通过敲击电脑键盘就可以快速流动。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1、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10分)
材料3:80年代以来,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当今世界,除极个别国家外,都迈向了市场经济轨道,实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2)跨国公司和世贸组织的推动;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各国大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两极格局瓦解,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合作探究:认识经济全球化
材料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1,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6分)
材料2:计算机革命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兴起以各种方式创造出一个新经济,推动了经济大幅度增长。 近二十年来……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不仅大大降低了费用,还大大节约了时间;通信方式的革新,通信的成本与时间都空前缩小,电子邮件几乎是同时就能送达对方,数以亿计的美元通过敲击电脑键盘就可以快速流动。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1、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10分)
材料3:冷战时期......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大大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及进行有效资源配置。80年代以来,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当今世界,除极个别国家外,都迈向了市场经济轨道,实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3)根据材料4,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6分)
材料4: 2009年7月19日,有一篇报纸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北京日报》
(4)你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3)发达国家借着经济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重污染企业;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4)坚持对外开放;
既要快速发展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加强区域合作。
二、青山难遮东流水——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三、百川赴海竞激荡——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
(一)社会信息化
1.含义
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评价
一部手机走天下
积极: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便利人们生活……
消极:个人隐私;生命财产安全;网络暴力;沉迷游戏……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二)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应对
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能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俄国实力衰落 B.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C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过去杜鲁门到约翰逊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很大延续性不同,尼克松至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增强 B.美、苏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分歧
C.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D.美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D
课堂练习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都被跨国公司控制
C
课堂练习
4.有学者指出:“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和避免伤害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还存在一个文化立场与文化建设的基本权力、价值判断与选择等问题,这是所有在经济上不发达的弱势国家所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该学者意在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促进了落后地区文化的发展
C.冲击了落后地区文化的自主性
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