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大清宝钞专用纸川纸特殊龙纹图样多种语言书写多重印章这些元素有何作用?货币防伪为何货币需要具备防伪功能?货币在中外历史长河中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货币国家治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第15课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任务一:结合流程图探究中国古代货币有何演变规律?海贝商铜铸币秦半两汉五铢钱元宝钞明清白银唐开元通宝北宋交子时期 货币 发展趋势先秦 夏 海贝、仿制贝商 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半两钱)汉 汉武帝:五铢钱唐 “开元通宝”宋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 钞(宝钞)明清 明 明初:铜钱、纸币并行 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清 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任务一:结合流程图探究中国古代货币有何演变规律?自然货币→人工货币多元货币→统一币制白银货币化单一流通货币→纸币金属货币→纸币文书重量→通宝、元宝地方铸币→中央铸币任务二: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各朝货币演变背后的原因为何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材料一:前205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前175年,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史记·平准书》民间自铸钱币导致币制混乱诸侯盗铸钱币,积攒经济实力币制混乱地方威胁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强化中央集权经济发展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魏晋时期为何废除五铢钱,回退到以物易物?任务二: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各朝货币演变背后的原因材料二:魏武之初,九州云扰,攻城掠地,保此怀民,军旅之资,权时调给。于时袁绍军人皆资椹枣,袁术战士取给蠃蒲。及初平袁氏,以定邺都,令收田租亩粟四升,户绢二匹而绵二斤,馀皆不得擅兴,藏强赋弱。文帝黄初二年,以谷贵,始罢五铢钱。——《晋书·食货志》战乱频发,经济凋敝粮价昂贵,通货膨胀魏晋画像砖中布帛经济凋敝通货膨胀以物易物以谷物、布帛为交换媒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唐代开元通宝与汉代五铢钱有何本质区别?任务二: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各朝货币演变背后的原因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五铢开元通宝以重量命名年号、文化内涵区别一:从文书重量到通元、通宝区别二:通宝的货币购买力趋于符号化为何唐朝的货币出现了如此变化?商品经济发展经济治理需要开元通宝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宋代为何突破金属币制的惯例改用纸币?任务二: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各朝货币演变背后的原因材料三:北宋初期,在川蜀地区施行了一项特殊的掠夺性经济政策,铜钱和白银被大量上交给开封,民间交易绢帛被禁止。由此逐渐形成了川蜀铁钱区。小铁钱自身价值低,运输成本高,携带不便,存在明显缺陷。川蜀地区经济基础好民间积累了丰富的商业资本,盛产茶叶、丝绸和糖等重要物资,交易浩繁,有大量货币需求。益州(今成都)当地造纸和印刷业发达也为纸币的流通提供了技术可达的商业信用基础,民间自谋出路选择使用铁钱券进行贸易。—-摘编自姜锡东、李金闯《北宋初期四川地区的货币供应与交子诞生原因再探》原有币制存在缺陷商贸繁荣催生货币需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商品经济繁荣造纸术印刷术发展原有币制缺陷纸币产生宋代交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明清为何重新使用金属货币?中国的纸币为何早产而晚熟?任务二: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各朝货币演变背后的原因宋代交子元代宝钞明代宝钞清代宝钞材料四:仁宗年间,因对西北用兵,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无钞本交子69万贯,以充军费……到北宋末徽宗在位时……河、湟的军费全仰发行纸币来解决,发行额达2655余万贯……其数相当于神宗以前的亿倍,一般贬值3/4,有些地方贬值90%……——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发行无钞本缺乏金属货币储值滥发纸币,货币贬值统治者对纸币制度认识不足纸币成为搜刮民财的手段通货膨胀明清时期改用白银沧海桑田:子目一小结时期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货币政策汉武帝时期 铁犁牛耕普及,水利灌溉发展,冶铁进步奠定农业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租佃关系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魏晋时期 战乱频发,经济凋敝,北民内迁,畜牧业农业交融 士族壮大,屯田制, 以物易物唐朝 曲辕犁、筒车发明,农业生产技术显著提升,工商业及对外贸易发达 均田制,土地买卖频繁,租佃关系加强 发行“开元通宝”宋朝 占城稻,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工商业及科技发达 土地私有发展,租佃制成为主流,雇佣关系 “交子”诞生明清时期 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改用白银结合表格总结各朝货币演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凯恩斯笔下19世纪的英国是什么形象?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材料一:伦敦居民早上可以一边在床上喝早茶,一边用电话订购世界各地的商品,这些产品质量优异,并且会一大早就被送到顾客的家门口;同时,他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投资于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和新企业,不用费力甚至不用承担什么风险就可以获得预期的成果和收益。——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和世界金融中心凯恩斯英国如何成为世贸和金融中心?国际金本位制背景19世纪世界贸易地图16—18世纪世界贸易地图世界市场不断扩大需要商品结算方式统一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英国如何成为世贸和金融中心?国际金本位制内容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案》英国金币法定面值1英镑美国金币法定面值1美元1英镑含金量:7.3克黄金1美元含金量:1.5克黄金1英镑=4.8美元内容3:规定各国汇率内容2:规定法定含金量内容1:允许金币的自由铸造与流通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国内结算使用金币国际结算使用金条不便携英格兰银行银行券英镑代替黄金成为世界货币英国金本位制有何特点?内容1:允许金币的自由铸造与流通内容2:规定法定含金量内容3:规定各国汇率发展:英镑代替黄金成为世界货币特点1:稳定性、可靠性特点2:黄金为基础特点3:英镑为中心、自发秩序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凯恩斯从哪些角度评价英国的金本位制?材料二:各国货币都与黄金挂钩,汇率稳定,便于资本和货物的流动,人们长时间享有近乎绝对的财产安全、秩序、和欧洲的趋同化,为交通运输、煤炭分配、对外贸易等的组织体制铺平了道路。——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促进资本主义生产、世界经济发展、思想上趋同化凯恩斯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凯恩斯的思想为何发生转变?又称《和约的经济后果》创作于1919年巴黎和会材料三:“我敢大胆地预言,复仇的情绪将不会被平息,它会导致保守力量和拼命挣扎的革命力量之间的最终战争,在这场战争面前,最近的德国战争的恐怖就显得不值一提了,而且不论最终的胜利者是谁,这场战争都会摧毁我们这一代的文明和进步。”——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凯恩斯意识到了金本位的问题,转而倡导国家干预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制为何瓦解?材料四:这是多么不同寻常的人类经济进步,它却在1914年8月戛然而止!——《和约经济的后果》为何于1914年戛然而止?凯恩斯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一战爆发金本位弊端暴露1929年经济危机国际金本位瓦解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项目 国际金本位制 1815——1914 自发秩序 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建构秩序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至今重构秩序背景特征瓦解影响实质 英镑为中心黄金为基础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一战经济危机体制缺陷促进资本主义生产世界经济发展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金本位的崩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材料五: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实行一系列购银政策后世界银价快速增长。受此影响,我国货币价格也一路走高。而币值升高直接引发通货紧缩,1933年至1934年,仅上海的物价指数就从129.2跌至99。随着西方工业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世界黄金价格持续下跌,国际白银价格持续上升,我国出现的经济景气态势开始逐渐消失。——李爱《白银危机与中国币制改革--解析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与外交》金本位崩溃我国货币贬值、物价下跌变为入超白银外流通货紧缩经济危机任务一:以凯恩斯思想转变为线索探究金本位制度国民政府面对这一经济困境做出了怎样的举措?时期 货币政策 结果1935年 法币改革1948—1949 币制改革发行法币,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奔溃1948年开始发行金圆券1949年发行银圆券失败告终金圆券银圆券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冲击国内秩序上层建筑需具备国际治理水平任务二:以凯恩斯的中晚年经历为线索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何凯恩斯转而称金本位为牢笼?材料一:1800-2000年黄金生产年平均增速仅约1.7%,1860年至1913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6倍。美国20年代经济繁荣货币发行已到黄金上限目前,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在货币问题上的创新。……突破黄金的牢笼。--凯恩斯《货币改革论》1923年凯恩斯黄金发行量锁定货币政策缺乏灵活性急需新的货币体系美国力量崛起,重新挑起大梁任务二:以凯恩斯的中晚年经历为线索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凯恩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中提出了什么?被政府所接受吗?美国代表怀特与英国代表凯恩斯提出凯恩斯计划:建立全球央行,发行超主权货币Bancor1948工业产值 1948黄金储备英国 11.7% ——美国 56.4% 74.5%2万吨凯恩斯计划缺乏经济实力支撑英国政府仅利用凯恩斯主义牵制美国未真正实施材料二:英国以拿到35亿美元的战后贷款、第二大基金份额为条件妥协,接受美国的方案,把金融权杖完全交到美国手中,时人称之为“金融敦克尔克大撤退”——整理自《凯恩斯传》成果:获得美国大量贷款援助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任务二:以凯恩斯的中晚年经历为线索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上最终接受了哪种方案?美国代表怀特与英国代表凯恩斯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材料三:“需要这样一个体系,既结合金本位和国家货币本位制度两者最大的优点,同时又避免各自主要的不足之处。应该是一种有管理的货币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战》英镑黄金黄金美元各国货币各国货币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任务二:以凯恩斯的中晚年经历为线索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上最终接受了哪种方案?美国代表怀特与英国代表凯恩斯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材料三:“需要这样一个体系,既结合金本位和国家货币本位制度两者最大的优点,同时又避免各自主要的不足之处。应该是一种有管理的货币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可调整固定汇率制汇率波动超过1% 各政府出手维持汇率波动超过10% IMF短期贷款维持积极: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机制相对稳定消极:强化美国的霸权地位,便于经济扩张任务二:以凯恩斯的中晚年经历为线索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凯恩斯去世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预言应验了吗?为什么?材料四:在金牛的基座上建立的是美元本位制。不用担心,神圣的公正总是会到来!——1946年凯恩斯的遗言凯恩斯凯恩斯认为只要有黄金的基座就会有内在的缺陷材料五: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美国实力相对衰弱,黄金外流,美国黄金储备不足各国实力增加向美国发难在制度本身缺陷及各国施压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任务二:以凯恩斯的晚年经历为线索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项目 国际金本位制 1815——1914 自发秩序 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建构秩序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至今重构秩序背景特征瓦解影响实质 战后国际经济合作美元为中心黄金为基础英镑为中心黄金为基础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一战经济危机体制缺陷促进资本主义生产世界经济发展实力相对下降体制缺陷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美元霸权地位任务三:以美元地位变化为线索探究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美国GDP占世界比重从1945年59%,降到1960的30%,下降至2019年的22%,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有31%的份额。——— [英]彼得·特明,[澳]戴维·瓦因斯《无霸主的世界经济》材料二:美元仍占最大比重,但其他国家影响力有所上升1971年建立美元主导,多元储备的牙买加体系项目 国际金本位制 1815——1914 自发秩序 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1971 建构秩序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1971至今重构秩序背景特征瓦解影响 实质 未来走向?施加约束的主权货币体系,某种超主权货币体系美元为中心黄金为基础英镑为中心黄金为基础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一战经济危机体制缺陷促进资本主义生产世界经济发展实力相对下降体制缺陷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美元霸权地位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美元主导多元化储备战后国际经济合作民族国家的经济交往对全球化进程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回应任务三:以美元地位变化为线索探究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风云际会:子目二小结国家治理能力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手段从中外货币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货币发行与货币制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人民币的未来发展叁任务一:以第二套人民币为线索探究人民币的背景与作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有何时代背景?“海辽”号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农民阶级代表工人阶级的领导解放战争的胜利民族团结统一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任务一:以第二套人民币为线索探究人民币的背景与作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在国内有何作用?材料一:1954年12月20日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发行新币的指示》中明确规定:新币与现行人民币的比价,确定为新币1元等于现行人民币1万元……如果采取苏联那种贬值兑换的办法,就会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富遭受损失,引起普遍不满。陈云提出的方案是:实行等价兑换、无差别兑换……。当时,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与我国开展贸易时,也经常用第二套人民币进行换算。——整理自吴萍《新中国的第二套人民币》解决通货膨胀人民币面值过大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消除通货膨胀在国际上赢得了信誉肃清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国家认同赢得国际信誉,提升国际地位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任务二:结合人民币发挥的国际作用探究人民币的未来发展人民币为何必须走向国际化?材料二:尼克松政府财政部长康纳利曾得意洋洋但又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外交部2023年《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美国滥用金融霸权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资本外流中国必须维护自身经济和金融安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任务二:结合人民币发挥的国际作用探究人民币的未来发展人民币在国际中发挥了哪些作用?2016年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七大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2022年数据来源IMF)人民币跨境结算(29个国家和地区)降低汇率成本和交易风险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更多选择性西方媒体:去美元化就是要建立人民币霸权!“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2021年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演讲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升,丰富了境外主体……币种选择,有助于其多样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也可以更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红利。 ——中国人民银行结合观点争鸣思考人民币未来将如何发展?小组讨论:你如何看待以下观点?任务二:结合人民币发挥的国际作用探究人民币的未来发展课堂小结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世界市场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制度与国际治理崩溃与重建框题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框题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框题三:人民币的未来发展真题演练2.(2019年全国1卷)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1.(2020·全国Ⅲ卷·24)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进步B.商品交易需要C.审美观念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BC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课后作业设计框架 汇报人 小组一 小组二 小组三主题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 上层建筑与世界市场的互动关系 世界货币体系的构建崩溃与重构内涵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国家治理 国家制度与国际治理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线索 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治理水平设计参考 问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2:以上原理在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中有何具体表现? 问题3:国家治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问题1:上层建筑与世界市场之间有何关系? 问题2:该原理在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有何具体表现? 问题3:世界市场与中国有何互动关系 问题1:世界货币体系从构建、崩溃再到重构的原因?问题2:中国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问题3:中国及世界的货币体系在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评价类型 评价对象 评价等级 评价者过程性评价 优秀 良好 初级 小组 1.规定时间内充分研究了主题;2.研究步骤清晰;3.小组共同探讨研究方案,有分工合作;4.运用多种检求方式查找信息,研究成果基于多种信息求源;5.对信息可靠性进行了筛选;6.所搜集的信息对可以作为证据支撑观点;7.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合理的组织和总结;8.在小组展示中清晰表达本小组的设计思路;9.在小组展示中能够为其他组提供合理化建议;10.有撰写反思笔记。 自评、同伴、教师8-10点符合 5-7点符合 5点以下符合 个人 1.在小组合作中担任小组长,统筹本组探活动;2.在探化过程中充分倾元了主题,为小组解决问题提供较强支持;3.在展示活动中作为主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4.在小组合作中能倾听并记录他人的意见和观点,能控制自己的情绪;5.有撰写反思笔记。 自评、同伴、教师4-5点符合 3点符合 2点以下符合 总结性评价 小组 1.汇报内容能够从多角度回答了驱动性问题;2.汇报内容表述准确,引用资料有标注资料来源;3.展示内容设计美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反思笔记写认真;4.有比较充分的思考。 自评、同伴、教师4点符合 3点符合 2点以下符合思路说明遵循本课主题“货币”,PPT整体风格为黄色。三个框题背景图分别为:雍正通宝、英镑、人民币,符合框题内容。此外设置大量流程图动画,进行思维引导。1.基本信息在遵循课标的基础上,本课打破教材框架,按时间顺序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重组。框题一为:沧海桑田—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框题二为:风云际会—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框题三为:方兴未艾—人民币的未来发展,问题链清晰设置于页面上方。(一)导入(p1-p2)以古代货币防伪引出货币的国家治理功能,进而追问货币在中外历史长河中还有哪些作用?(二)第一部分 沧海桑田(p3-p11)本部分主要讲解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及内在动因,设计时借助图片、文字材料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同时讲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三)第二部分 风云际会(p12-p30)本部分以凯恩斯为线索讲解世界货币体系从构建、崩溃到重构的过程,同时讲授世界市场与上层建筑间的互动关系,使课程结构化。(四)第三部分 方兴未艾(p31-p36):本部分通过具体分析第二套人民币的图像信息,介绍人民币在国内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将视野扩大于国际范围,探究人民币在国际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人民币未来将如何发展。(五)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与作业(p37-p40)课堂小结实现了知识可视化,利用图式使学生立足唯物史观认识本课重点。课后作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设置支架式学习框架,突出学生主体作用2.层次结构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5课,内容包括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3.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