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花儿与少年》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花儿与少年》
【教材分析】
1.《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根据青海民歌改编的电声作品。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D羽调式。乐曲开始模拟竹笛音色,奏出简短的引子,进入A段后,便呈现出模拟二胡音色的主题,音乐显得轻松、活泼。
2.《巴蜀山歌》是大型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中的一个部分,由《槐花几时开》、《黄杨扁担》、《绣荷包》和《太阳出来喜洋洋》4首作品组成。本课选取其中两首《槐花几时开》和《太阳出来喜洋洋》作为主要聆听曲目。其中《槐花几时开》是一首经典的四川民歌,由四个乐句构成,在抒情婉转的旋律中融合了亢奋与清丽、奔放与柔润,具有相反相成的独特个性。《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四川东部的一首山歌,共两个乐句。第一乐句4小节,第二乐句6小节,先抑后扬,相互呼应。全曲音域仅六度,篇幅短小,层次感强,对比明显。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山歌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这课学习的是电声合成山歌和交响曲,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有接触过,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互动环节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
1.能听辩电子合成器模拟的乐器音色,了解作品的结构形式;掌握管弦乐曲各段落的音色变化。
2.简要了解交响组曲《炎黄子孙》,熟悉《槐花几时开》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原民歌旋律,能哼唱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电声乐队及管弦乐曲的艺术表现特点。
难点:听辩乐器在乐曲各段落演绎的音色变化。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阿宝演绎,花儿少年
(一)活动目标
聆听阿宝演唱版《花儿与少年》,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方面的特征。
(二)活动步骤
1.聆听阿宝演唱版《花儿与少年》
问:歌曲有什么特点?【从情绪、节奏、体裁等方面思考】
1. 介绍“花儿”
“花儿”是中国民歌的一种,歌词、歌名中有大量的花名,流行于青海和甘肃等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渡语:音乐是表达情感、传递文化的重要桥梁,阿宝的歌声自然纯朴,深入人心。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探寻另一种声音——电声演绎版《花儿与少年》。
(三)活动评价
(二)设计理念
本环节由阿宝演唱的歌曲导入,旨在让学生熟悉花儿与少年的旋律,为后面欣赏电声乐曲做好铺垫。
主题二:山韵电音,走进花儿
(一)活动目标
整体和分段聆听电声合成音乐《花儿与少年》,感知音乐结构、情绪特征。
(二)活动步骤
1.聆听电声合成音乐《花儿与少年》
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2.分段聆听
A、引子+A段
(1)聆听:引子+A段
思考 :a、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b、你听到电子合成器分别模拟了哪些乐器?
(2)学唱A段主题旋律
思考:乐句结尾处的特点?高起低落
(3)复听A段旋律
思考: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B、聆听B段旋律
思考:①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
1、欢快 2.庄重 3.悲伤 4.抒情
②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C、聆听A`段旋律,结合A、B段,完成下面表格
3.师总结:
相同情绪(A与A`)选用的节拍、速度、力度、乐器(相同)
不同情绪(A与B )选用的节拍、速度、力度、乐器(不同)
过渡句:在电声音乐的海洋中,我们感受到了电子音乐带来的无限可能。而交响音乐,则是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演奏技巧,为我们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交响音乐的魅力吧!
主题三:山韵交响,走进巴蜀
(一)活动目标
1.聆听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槐花几时开》,熟悉歌曲主题旋律。
2.了解这两首弦乐合奏曲的曲式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主奏乐器和情绪特点。
(二)活动步骤
1.聆听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思考:乐曲情绪怎样?表达了什么生活场景?
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情绪爽朗乐观。抒发了人们辛勤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渡语:有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鲍元恺就以这首歌为主题,创作了一首器乐管弦曲,我们一起去感受这首作品的魅力吧!
2.聆听管弦乐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聆听
思考:主题旋律出现几次?有什么特点?
(6次,主题以变奏形式呈现)
(2)分段聆听,完成表格。
3.简介交响组曲《炎黄子孙》
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就选自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这部作品由六个组曲24首乐曲组成,课本选了第四组曲巴蜀山歌中的两首,一首是《太阳出来喜洋洋》,另一首《槐花几时开》,我们一起去听一听槐花几时开。
4.聆听《槐花几时开》
(1)聆听歌曲《槐花几时开》
思考:乐曲情绪怎样?表达了什么生活场景?
歌曲旋律婉转、抒情,音域较宽,起伏较大。这首歌以四川宜宾地区的传统山歌为基础,描绘了一个农村姑娘站在高高的山上,手扶栏杆,眺望远方,心中期盼着槐花开放的日子,同时也隐含着对情郎的深深思念。
(2)完整聆听管弦乐曲《槐花几时开》
思考:主题旋律出现几次?请写出曲式结构。
(3)分段聆听,分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4.小结
管弦乐表现力极为丰富和广泛,能够深入表达各种情感、描绘多种场景,并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使得管弦乐成为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三)活动评价
1.过程性评价
2.总结性评价
师: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山野放歌》单元,结合七年级学过的小调、劳动号子,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测试;
(四)设计理念
本环节从音乐的结构、情绪、主奏乐器出发聆听两首管弦乐曲;通过听辨,对比,归纳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管弦乐的音乐特点;最后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民歌三种体裁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