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突分配合》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以"健康第一"为导向,结合"双新"改革要求,通过"情境化+游戏化+实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掌握基本运球、传球技术,但战术意识薄弱。突分配合需突破与传球的时机把握,对观察能力和团队默契要求较高。采用"分解-组合-实战"阶梯式教学,结合数字技术辅助,提升学习效率。三、教学目标运动能力:90%学生能完成"同侧步突破+传球"技术组合,在2V1情境中成功突分配合5次以上。健康行为:运动密度≥75%,平均心率控制在140-160次/分钟,培养科学锻炼习惯。体育品德:通过"篮球领袖"角色轮换,增强责任意识与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积极展现自己能力,积极探讨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突破时的"降重心-探肩-加速"连贯动作,传球的"提前量-隐蔽性"难点:防守压力下的决策能力,配合中的动态呼应(眼神交流+手势暗号)五、创新教学策略1. AR战术推演:利用AR、平板设备进行虚拟攻防场景训练,学生通过屏幕观察不同防守阵型的突破路线。2. 数据可视化:使用运动手环实时采集心率数据,智能终端显示各组配合成功率。3. 角色任务卡:设置"突破手""接应点""战术指挥官"等角色,固定次数轮换角色。4.智能软件回放:调取训练视频,使用战术分析软件进行动作轨迹回放,学生自主标注"最佳配合点"和"失误原因"。六、教学过程(45分钟)(一)准备部分(5分钟)1.运球热身跑。2.球操(6节):拨球、绕环、防守碎步等。移动运球(四个方向)。(一)情境导入(3分钟)播放NBA经典突分配合集锦,提问:"为什么库里突破后总能找到汤普森?"发放战术分析表,小组讨论"突破吸引防守→观察→传球"的三阶段要点(二)技能工坊(12分钟)1. 分解练习(5分钟)突破训练:在地面贴有"Z字标志"的场地上完成变向突破传球训练:使用可移动篮筐(高度可调)进行击地传球准度练习2. 组合训练(7分钟)两人一组,在半场完成"突破-分球-投篮"流程,设置电子计时器限时完成(三)战术博弈(9分钟)1.VR模拟。(3分钟)佩戴VR眼镜,模拟训练,体验真实比赛场景,提高学生兴趣。2.2对1攻防演练(6分钟)进攻方需在5秒内完成突分,成功配合可获得战术积分。(四)实战检验(10分钟)1.组织"闪电战"比赛:(8分钟)每队3人,进攻方每次必须通过突分配合完成投篮。设置"战术彩蛋":成功突分3次可获得"暂停权",用于布置特殊战术。2.战术复盘(2分钟)调取训练视频,使用战术分析软件进行动作轨迹回放。学生自主标注"最佳配合点"和"失误原因"体能:专项体能和补偿性体能(4分钟)(1)持球半蹲跳。(2)持球卷腹。(3)移动俯卧撑。(4)“UU耐力跑”。(六)总结拓展(2分钟)扫描二维码完成电子评价表,生成个性化训练建议布置家庭作业:与家长进行"客厅突分挑战赛"(使用软式篮球)七、评价设计评价维度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技术掌握 动作捕捉系统分析 突破步频≥2.5步/秒,传球准确率≥60%战术运用 战术积分排行榜 每成功配合1次积3分,失误扣1分团队协作 同伴互评+教师观察 是否主动补位、及时沟通、鼓励队友健康管理 运动数据报告 平均心率达标率,运动后恢复心率时间八、安全预案1. 场地检查:提前清理场地上的积水和杂物2. 装备要求:统一穿着防滑篮球鞋,佩戴护腕3. 应急措施:设置"安全观察员"岗位,有条件情况下配备AED设备九、教学特色1. 构建"技术学习-战术理解-实战运用"的完整闭环2. 融入数字技术实现精准化教学3. 通过角色轮换培养多元运动素养4. 创设生活化情境促进技能迁移《篮球:突分配合》教案学习 目标 1. 能够说出突破分球配合技术的动作要点、时机;观察到防守队员被过掉后,抓住补防队员上来的时机快速准确把球传给队友;积极完成持球半蹲跳、持球卷腹、移动俯卧撑、“UU耐力跑”等共 10分钟的体能练习。 2. 能够辨识并规避标志杆和滚动球等学练安全隐患,并遵守练习秩序;能够积极参与 小组学练,互帮互助;能在赛前相互鼓劲儿,在出现失误时迅速调整消极情绪,更加积极地投入学练和比赛过程。 3.通过"篮球领袖"角色轮换,增强责任意识与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积极展现自己能力,积极探讨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主要 教学 内容 1.突破分球配合。 2. 分层教学比赛:“2V2”和“3V3”。 3. 体能:专项体能和补偿性体能。重、 难点 重点 “突破时的"降重心-探肩-加速"连贯动作,传球的"提前量-隐蔽性"难点 分球和插入时机,即人到球到。防守压力下的决策能力,配合中的动态呼应(眼神交流+手势暗号)。安全 保障 1. 检查场地设备和服装安全性。 2. 准备活动充分。 3. 练习时注意场地摆放物和学练的间距。 4. 强调比赛安全,严禁拉、扯、绊、推等危险性行为。器材 篮球30个、战术板4个、标志杆 12根、音响及扩音器1套、标志贴若干、不同颜色背心8 套 、电子屏1架、平板电脑5个。课的 结构 具体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方法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时间 强度开始 部分 1. 整队集合、检查服 装。 2. 清点人数、师生问 好。 3. 宣布教学内容与任 务。 4. 安排见习生。 5. 加强安全教育。 教师:课堂常规工作逐项 落实。 学生 :身穿不同颜色背 心,手持篮球; 集合快 、 静、齐,执行常规活动。 组织队形:四列横 队集合。 ○○○○○○ ○○○○○○ ×××××× ×××××× ▲ 1′ 70~90 次/分钟·077 ·课的 结构 具体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方法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时间 强度准备 部分 运球热身跑。 球操(6节): 拨球、绕环、防守碎步 等。 移动运球(四个方向)。 教师:提示学练方法,边 指挥,边示范;提醒间距, 强调学练重心压低。 学生:跟随音乐和口令进 行观察 、模仿和学练,在 提示下体验正确动作。 组织队形:四列横 队成体操队形展 开。 4′ 130~150 次/分钟基本 部分 情境导入 播放NBA经典突分配合集锦,提问:"为什么库里突破后总能找到汤普森?" 发放战术分析表,小组讨论"突破吸引防守→观察→传球"的三阶段要点 教师:结合电子屏进行技 术运用时机提问和讲解。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小组讨论,然后填写战术分析表。 组织队形:分四组 在指定半场学练。 3′ 70~90 次/分钟2. 技能工坊。 (1)分解练习一:突破训练: 在地面贴有"Z字标志"的场地上完成变向突破练习。 分解练习二:传球训练:使用可移动篮筐(高度可调)进行击地传球准度练习 (2)组合训练 两人一组,在半场完成"突破-分球-投篮"流程,设置电子计时器限时完成 教师:结合电子屏讲述技 术运动情境 、学练方法, 组织分组和结伴学练 ,强 调学练呼应和交流 ,巡回 参与、提示和点评。 学生: 1. 观察战术演练路线,思 考意图。 2. 积极参与,体验技术配 合时机。 3.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战 术查看 ,学练拍摄 ,运用 探究。 组织队形 1: 组织队形2: 4′ 7′ 140~150 次/分钟3.VR模拟。 佩戴VR眼镜,模拟训练,体验真实比赛场景,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讲授VR情景下模拟练习注意事项和练习方法。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积极主动体验练习,遵守训练规则。 3′ 80~100 次/分钟·078 ·课的 结构 具体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方法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时间 强度4. 战术博弈。 (1)2对1攻防演练 进攻方需在5秒内完成突分,成功配合可获得战术积分。 方法:攻方2 人,守方 1人,一次进攻结束 ,攻防按照规则转换 。 教师:讲述分层练习方法和要求 ,组织训练和比赛, 提示技术运用判断 ,强调比赛安全 ,加强鼓励 ,积极评价。 学生: 1. 勇于尝试技术运用,加 强演练和比赛中呼应和交流。 组织队形 1: 6′ 150~170 次/分钟基本 部分 5.实战检验。 组织"闪电战"比赛:每队3人,进攻方每次必须通过突分配合完成投篮 设置"战术彩蛋":成功突分3次可获得"暂停权",用于布置特殊战术 6.战术复盘 调取训练视频,使用战术分析软件进行动作轨迹回放 学生自主标注"最佳配合点"和"失误原因",讨论和评价。 2. 结合平板电脑回放视频进行战术讨论。标注"最佳配合点"和"失误原因"。 3. 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 手和同伴,对场上失误队 员给予鼓励。 组织队形2: 8′ 2′ 160~180 次/分钟7. 体能:专项体能和 补偿性体能(伴音)。 (1)持球半蹲跳。 (2)持球卷腹。 (3)移动俯卧撑。 (4)“UU耐力跑”。 教师:讲述学练内容,边 示范,边提醒;强调间距, 加强鼓励。 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 跟随音乐 ,积极投入学 练,相互鼓励。 组织队形: 4′ 160~180 次/分钟结束 部分 1. 综合性静态拉伸放 松(伴音)。 2. 扫描二维码完成电子评价表,生成个性化训练建议 3.布置家庭作业:与家长进行"客厅突分挑战赛"(使用软式篮球) 。 4. 归还器材,师生再 见。 教师:讲解示范,激励表扬; 利用智能系统点评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充分放松,交流体 会,整理器材,学会梳理。 队形7:圆形队伍 3′ 100~120 次/分钟预计 负荷 平均心率:140~ 145次/分钟 运动密度:75%~80%体育 家庭 作业 与家长进行"客厅突分挑战赛"(使用软式篮球) 1000米体能训练赛课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