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840年--1949年中国近代史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世纪以后,西方已经从农业经济装变为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由于闭关自守而停滞不前落后就要挨打!VS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讲武德,我还没准备好就打我!来吧!割地!赔款!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还有更狠的!还有更更狠的!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0年—1901年,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在一直挨打中,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有更更更狠的!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处于怎样的状况?近代中国的命运:内忧:封建制度落后,加之长期闭关锁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半封建:原有封建属性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后期出现新民主主义成分,但封建剥削制度仍占主导地位。中外矛盾阶级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究:面对近代中国的处境,中国人民应该怎么做?半殖民地半封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历程: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3、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和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失败(1)历程: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3、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2)结论: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打压民族资产阶级。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1、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开端:五四运动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特点:(2)意义:马列主义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诞 生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领 导3、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3、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成立:(2)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3)革命阶段: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革命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贡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诞生,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4、胜利标志: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创立毛泽东思想5、胜利成果/经验总结: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945年4月-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发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6、性质: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基础主体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有决定性意义。领导权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前途它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革命范畴7、特点/“新”在哪里: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步:民主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1)决定因素: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8、中国革命两步走: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2)两个步骤:(3)两个步骤的关系:必然趋势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落后就要挨打!100多年前,辉煌的中华文明经历了衰落和屈辱,中国人民处于内外压迫的悲惨处境中。70年前,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党的革命前辈,带领广大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 来了!没有共产党建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将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势力和独裁强权的压迫之下。今天,我们能够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又怎能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呢?寄语: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思想开 端领导力量革命阶段革命道路性 质胜利标志胜利成果基本国情历史任务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民主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思想课堂小结A课堂练习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③推翻封建君主专制④反对西方列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A.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B.发达的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课堂练习D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两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在批判选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