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框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思想文化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
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强军兴军
开创新局面
港澳台工作
取得新进展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全面深化改革
取得重大突破
民主法制建设
迈出重大步伐
全方位外交
布局深入展开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1949年的中国
1978年后的中国
今日的中国
1、新时代的内涵:
历史脉络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第一个百年目标:
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
第二个百年目标: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1
3
2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新时代的内涵:
奋斗目标
(2)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的内涵:
人民期待
(3)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的内涵:
历史使命
(4)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的内涵:
国际地位
(5)这个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978年
改革开放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0世纪80年代
苏联解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阵营遭受重创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1917年
二战后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017年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为它们树立了发展榜样,提供了全新选择。
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56年
1981年
2017年
党的八大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九大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历次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二、新时代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群众更多的期盼
民主
意识
公平
意识
法治
意识
参与
意识
监督
意识
维权
意识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优美的环境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准确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VS
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
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等。
发展不充分的表现
针对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的变化,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甲:进入新时代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吃穿住行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所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自然转化的过程,不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我国就成为发达国家了,当前的基本国情也就发生变化了。
(1)同学甲观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一过程不是不需要努力的自然转化过程。
(2)同学乙观点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代表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思考: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问题探究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了: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两个没有变:
(1)一个变了:
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二、新时代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2、新时代变与不变:
二、新时代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3、如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二、新时代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1、为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2、如何:
(1)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新时代是奋斗着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继续书写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是什么
变与不变
怎么做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为什么
怎么做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重要标志:
要求:
意义
内涵
课堂小结
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A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关于新时代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③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A
课堂小练
AA
2、如果受邀参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的专题片拍摄制作,讲述青年一代眼中的新时代,你选择的角度和内容将会是
①新时代是总体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③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
④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小练
AA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为此,中国共产党人需要
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③开新局于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④坚持底线思维,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小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