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含答案)-2026年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阶段检测(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含答案)-2026年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阶段检测(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
1.(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石、玉等不同质地的文物702件(套)。下列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已用文字记录日常生活
B.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C.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D.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2.(2025·泰州合格考模拟)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就会有一部分人被饿死,人类就不可能繁衍生存下来。从生产关系看,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B.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C.生产工具极具优势
D.建立平等互助关系
3.(2025·海门合格考模拟)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社会的粘合因素”。列宁认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马克思与列宁的观点的共性之处在于(  )
A.看到了国家是一定阶段的产物
B.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C.看到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D.揭示了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
4.(2022·江苏合格考)在古罗马,奴隶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这体现的奴隶制生产关系特点是(  )
A.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B.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支配
C.生产工具在不断进步
D.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5.(2025·黑龙江合格考)农民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服劳役。但他们又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这种社会现象主要发生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南京市考古发掘出一批由汉至清代的墓葬群,出土了瓷器、铜器、陶器、金器等遗物300余件。该墓葬群所处的时代(  )
①奴隶主阶级居于统治地位 ②生产资料由封建地主占有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辽宁合格考)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母亲:“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母亲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道:“父亲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说:“因为煤太多了。”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
A.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B.商品生产相对过剩
C.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D.社会生产结构失调
8.(2025·邳州合格考模拟)2024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经济前景的不稳定,引发了人们对爆发经济危机的担忧。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9.(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论述(  )
A.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唯一思想来源
B.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C.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
D.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10.(2025·南京合格考模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  )
A.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B.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C.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地批判
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
11.(2025·泰州合格考模拟)如下图所示,20世纪的中国在抗争道路上有3个“新”。下列对这3个“新”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①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③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端,②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③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12.(2025·常州合格考模拟)毛泽东在1939年12月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这个科学概念。从分析中国社会入手,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问题作了详细论述。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辽宁合格考)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4.(2025·徐州合格考模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5.(2025·邳州合格考模拟)根据下面图示,可以推断(  )
①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②生产工具革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创造必要条件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形态变革的最根本因素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古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原始社会被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奴隶社会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可见,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主要的判断标准是(  )
①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②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是否反映本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④经济基础是否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2025·陕西合格考模拟)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济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邓小平文选》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有哪些特点。
(2)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18.(2025·常州合格考模拟)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
新纪元。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参考答案
阶段检测(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 发展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
1.C 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C符合题意。文字的发明和应用是在奴隶社会,A不符合题意。在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B不符合题意。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D不符合题意。
2.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是实行平均分配的根本原因,但设问要求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A不符合题意。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C错误。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人们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平等互助关系,“建立平等互助关系”并不是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意。
3.C 材料未体现国家的产生,A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与列宁的观点的共性之处在于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属性,而不在于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B排除。阶级矛盾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D错误。
4.A 在古罗马,奴隶被奴隶主称为“会说话的工具”,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这主要反映出奴隶被看作奴隶主的所有物,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A正确。
5.C 在封建社会,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C正确。
6.C 从材料“发掘出一批由汉至清代的墓葬群”可知,该墓葬群处于封建社会时期,而①③是对奴隶社会时期的描述,不符合题意。
7.B “我们没有煤”“没钱买煤”和“因为煤太多了”体现了煤矿工人因为煤生产太多而失业,进而没钱购买煤,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商品生产相对过剩,B符合题意。
8.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符合题意。
9.D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但不是唯一思想来源,A不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B不选。材料没有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也不涉及法律角度,C不选。
10.D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D正确。
11.B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19“新开始”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新面貌”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49“新纪元”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12.D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错误。
13.D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错误。中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B错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错误。
14.D 中国共产党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D正确。
15.C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工具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①不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形态变革的最根本因素,③不选。
16.A 各民族历史发展都有其特殊性,这不是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③排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1)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8.(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从此站起来,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