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状况示意图(如下图)。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B)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中国英国呢绒、布匹(严重滞销)A.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B.小农经济阻碍英国开辟中国市场C.英国对茶叶生丝等商品需求增加D.中国开展禁烟斗争抵制鸦片贸易2.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与之前的农民战争相比不尽相同,它的理论建设超越了自身阶级的桎梏,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探索了道路。下列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C)A.进行西征和北伐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制定《资政新篇》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3.李鸿章曾言:“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而解决之道,在“讲求洋器”。这一认识(B)A.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B.推动先进技术的引入C.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D.促进维新运动的发展4.新政的精神表现在1898年9月12日的法令中,即中外政府的基本原则一致,变法只是实施那些在西方已被证明是正确、有效和有用的方法原则。这反映出“新政”的精神是(C)A.创办西式的军事科技B.引入西方的思想文化C.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肯定西方的民主共和5.历史学者指出,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渐多,其趋向是由沿海入长江、由长江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下列各项中反映这一趋向的一组条约是(C)A.《天津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6.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从单纯的农民革命发展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历史大大地跨前了一步。这里的“跨前了一步”是指(B)A.实现了民族完全独立B.推翻了清朝统治C.颁布了《资政新篇》D.完成了全国统一7.下图是1917一1920年部分历史事件,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B)胡适发表《新青年》北洋政府下令在《文学改良刍议》改用白话文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1917年1918年1920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A.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C.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提高了工人阶级地位(共44张PPT)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条约内容说明近代中国(B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赔款2100赔偿日本军内容(部分)两,分39年还清,万银元费白银2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A.对外开放持续深化B.民众负担不断加重C.领土完整遭到破坏D.民族工业逐步发展2.某同学在历史选修课上收集到了以下资料。据此可知,这节选修课的主题是(B人物小考:林则徐、邓世昌、聂士成史料链接:金田起义浮雕、《天朝田亩制度》文献历史电影:《火烧圆明园》图画资料:《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内忧外患的时代C.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3.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沈葆桢率舰队赴台巡视,将福州船政局制造的“扬武”等舰船派驻台、澎,同时运送兵员物资以备战,最终逼迫日军退出台湾。这说明洋务运动(C)A.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B.形成了健全的军事体系C.客观上增强了国防实力D.稳定了西北边疆的形势4.甲午战争后的十年里,梁启超等人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等新内涵,并引入新式“历史”概念,将“中国”置于“世界”和“历史”交织而成的新型时空结构。他们的做法(C)A.彻底否定了传统文化B.强化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缘于严重的民族危机D.旨在抵御西方文化入侵5.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下列最适合作为支持该观点理由的是(C)A.发动武昌起义,各省宣布独立B.清朝皇帝被迫下诏退位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D.颁布《中华民国宪法》6.下面是民国时期青年学生“最崇拜的人物”调查表(部分)。孔子票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1913年调查结果(样本300)1919年调查结果(样本1056)孔子157票孔子1票A.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B.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兴起D.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7.八年级某班准备办一期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下面是黑板报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体现的精神财富是(A)群英际会十三人,时代担当托此身。石库门中筹大计,南湖船上纵经纶。推翻旧制锤镰举,唤起工农正义伸。奋斗百年从未倦,终将梦想变成真。A.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B.忧国忧民的五四精神C.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D.不畏强暴的革命精神(共39张PPT)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描述鸦片战争:“中国禁烟触发战争,但战争非为保护鸦片,实则另有所图。”“另有所图”指(C))A.扩大资本输出B.抗议中国禁烟C.打开中国市场D.促进友好往来2.观察下面一组图片,与其内容相关的条约是(B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A.取得约定外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的大量赔款D.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4.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能从中得出的结论是(D)京师⊙天津渤(北京)河黄海江宁氨江南京)上海吴淞8宁波定海东--1840年英军入侵路线1841-1842年英军入侵路线福州@海中国军民抗击英军主要地点厦门S广州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州虎岛△被迫割让地香港岛一·国界南“海今国界鸦片战争形势图△中英《北京条约》被迫割让的九龙半岛南端p营口镇江京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增江宁开的通商口岸○(北京)b大法渤。。=4。国界今国界天今海岸线1857-1858年英法联军入海×烟侵路线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路线黄黄河海江江宁光Q汉口(南京)上海○灵江定海Q九江东福州o海淡水广州汕头Q》澳台湾的岛前店),1(英占)(台南海南岛9琼州(琼山)南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A.西方列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到达北京B.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C.列强两次侵略战争的入侵路线差异较大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5.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有很多的反清起义,但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太平天国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刺激了后人前赴后继地反清。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DA.加剧了民族危机B.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C.阻碍了社会发展D.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点拨】根据材料“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也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反清革命的发展,改变了清朝的军事力量构成,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体制,D符合题意。故选D。(共40张PPT)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面为孙中山的履历(部分),这一履历可用来佐证他(C)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1894年11月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一兴中会1895年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工作,准备广州起义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建立革命政党,提出“三民主义”A.是早期洋务运动的领导人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C.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权独立2.“同盟会成立后,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表明同盟会的成立(A)A.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B.使革命的目标发生了变化C.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D.标志第一个革命团体出现3.毛泽东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以下属于“革命”范畴的是(A)A.1911年的广州起义B.1900年的廊坊大捷C.1916年的复辟帝制D.1917年的军阀割据4.某中学围绕辛亥革命制定了研学旅行计划,并选取了萍乡、广州、武昌、南京作为研究的主要地区。你认为武昌一地的研学主题应该是A.声望大振B.振奋人心C.首义之城D.民国初创5.民国建立后采用民国纪年,结束了汉武帝时代开始的以帝号和年号并用的纪年方式。这有利于使民众感受到(A)A.帝制时代的终结B.传统文化的精华C.学习西方的决心D.实业救国的思潮6.辛亥革命后,随着人们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对国事政事产生了兴趣,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出现了关心政治,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心态。这说明辛亥革命(C)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7.下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画面展示的是一南一北两个武者将人民踩在脚下、互相争斗的场景。该作品(B)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B.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C.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D.展现了辛亥革命的过程8.在探索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其中蔡锷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A.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B.南下反袁,发动二次革命C.讨伐段祺瑞,举起护法大旗D.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共39张PPT)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阅读下面1838一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B)年平均数/磅250000020904062000000166441615000001000000882495500000091838—1842年1843—1847年1848—1852年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2.近代史上,北京曾饱受列强欺凌,历经三次沦陷,一步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下列与近代北京“第一次沦陷”相关的史实是(A)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割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茶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孙中山则认为“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据此可知(C)A.历史事实往往因人而异B.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评价D.历史叙述可以随心所欲4.同治八年(1869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在西安设立西安机器厂,专事制造枪械、开花炮弹等武器。1872年,左宗棠将该厂所有机器设备拆迁并入兰州机器局,为收复新疆提供了大部分军火。据此可知,洋务运动(A)A.对于应对边疆危机有一定的成效B.军事工业促进清朝军事体制变革C.创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经营方式D.正式开启了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5.有人说,中法战争的结果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下列能够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B)A.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B.法国取得了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的权利C.清政府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6.三国干涉还辽后,德国以两名传教士在山东遇害为由,强占胶州湾。俄国以“保护中国不受德国侵略”为借口,强行占领旅顺与大连。而英国不甘落后于德、俄两国,租借了威海卫与九龙。法国则以99年为期租借了广州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B)A.列强对外资本输出日益增大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D.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彻底激化(共41张PPT)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B)A.创建了同盟会B.进行国共合作C.颁布临时约法D.领导辛亥革命2.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党从一九二四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经过援助国民党的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党已掌握了一部分军队”。由此可见,国民大革命(A)A.为南昌起义准备了军事武装B.是国共合作抗击侵略的典范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标志着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3.下图是1928年红军战士用土制画笔,蘸上锅底灰调制的颜料绘制的壁画。作品反映了(B)红军白军井网山工农红军井冈山三团十一连战士绘(局部)A.北伐的胜利进军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C.红军长征的胜利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4.遵义会议之前,共产国际“先生”手把手地教读书、写字,总是从马列主义和苏联的经验中“抄答案”。但经过长征初期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后,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抛开了“先生”,自己决定路线方针政策。这说明遵义会议(A)A.开启党独立解决问题新阶段B.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5.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红军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援。江西于都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协助工兵架设浮桥,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这描述了(c)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B.军民团结抗击日寇C.长征路上的军民鱼水情D.土地革命深得民心6.以下内容为《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的目录(节选),下面内容可填入该目录第一章的是(A)第一章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章抗日战争初期的对日作战第五章抗日战争中期的对日作战第八章;抗日战争后期的对日作战A.杨靖宇领导抗日游击战争B.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C.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D.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7.下表为我国近代青年学生的一些重要活动。据此可知,他们(B时间重要活动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提1919年5月4日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上海各大学51名学生代表赴南京请1931年9月26日愿,要求驱逐日军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高呼1935年12月9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第一、二单元学业质量评价.pptx 2.第三、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pptx 3.阶段学业质量评价.pptx 4.第五~七单元学业质量评价.pptx 5.期末学业质量评价(一).pptx 6.期末学业质量评价(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