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核心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和结果。掌握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内涵和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理解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原因及必然性。家国情怀: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为寻求新的革命道路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导入新课1927年7月18日,面对汪精卫“分共”后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刚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毅然决定: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江西南昌集中,准备以武装暴动的方式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思考:南昌起义是如何发动的 毛泽东是怎样把中国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的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目 录01南昌起义0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03工农武装割据感悟人生一、南昌起义1.背景材料1: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材料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3:大革命失败后,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4: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取得了成功。——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5:国民党迫害革命者数据统计1927—1928上半年 1927—1932年33.7万人 100万人以上四一二革命政变七一五革命政变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南昌起义的背景。②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①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2.概况时间地点领导经过意义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占领南昌城转战湘南南下广东材料5: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材料6: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材料7: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共认为,广东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工农运动也可称之为核心,加上财政丰裕,交通灵便,可以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思考:南昌起义胜利后,党为什么会决定将起义部队撤出南昌,转向广东?①强敌“围剿”,南昌处境危险②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择机北伐③交通便利,利寻找国际援助知识链接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后来,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江泽民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精神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感悟人生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1.八七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材料8: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分析了革命形势和革命性质,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2.秋收起义时间:地点:领导:军队:经过:1927年9月湘赣边界毛泽东材料9:西江月·秋收起义——毛泽东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工农革命军”起义开始时比较顺利在攻打浏阳等县城时,受到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材料10: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毛泽东文家市讲话3.三湾改编地点:内容:意义:江西永新的三湾①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②建立党的各级组织, 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③实行民主管理, 在政治上官兵平等。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4.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间:地点:领导人:地位:意义:1927年10月江西井冈山毛泽东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识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和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概况及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上井冈山?起义5000余人只剩1000余人秋收起义起义20000余人只剩2000余人南昌起义效仿俄国的中心城市武装起义道路失败中国的革命道路?材料11:"我们要改变方向,上山去。" ——毛泽东材料12: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 800多种。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材料13: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材料14: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反动力量薄弱,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组织基础,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材料15: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③井冈山附近农产品丰富,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食。①井冈山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②经过国民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和建设,群众基础好。敌人弱、地势险、群众基础好、物资充足5.井冈山会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湘南的工农武装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1928年4月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材料16:“所以用这个名字,为要保持国民革命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朱德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红四军袖章政治部主任 陈毅军长 朱德党代表 毛泽东意义: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龙江书院门前的小桥上,朱毛第一次握手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学史崇德自主探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材料17: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不敢积极行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材料18:1928年四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材料19: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因为根据地内的土豪几乎打尽了,现金缺乏,从军长到伙,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缺乏农民支持国民党武力威胁根据地经济困难材料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摘要说说井冈山精神是什么?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感悟人生三、工农武装割据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识读图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相辅相成,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2.“工农武装割据”实践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材料21: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 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 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方志敏、贺龙、刘志丹、彭德怀、邓小平、徐向前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 的目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方志敏在宰部转战途中,遭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后不幸被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篇章。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牺牲前他留下铮铮誓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料史接链3.古田会议材料22:毛泽东:“红军当时还存在着许多不良倾向,其中一种需要克服的倾向,是‘流寇思想’——不愿意安心做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喜欢流动、变换环境,喜欢新奇的经历和事件。”材料23:红四军党内……只注重数量上的增加,忽视了对其思想教育和组织改造的工作。这样,红四军表面上扩大了,质量上却提高不大。在红四军出击东江第二次攻击梅县失败后,“逃跑、落荒者”甚多。红四军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削弱了军队的政治工作,使红军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李亚超《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再考察 》时间:地点:全称:内容:意义: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福建古田①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会议奠基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毛泽东总结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经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在各革命根据地内,有几百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方志敏:闽浙赣贺龙:湘鄂边洪湖刘志丹:川陕彭德怀:湘赣邓小平:左右江徐向前:鄂豫皖最早:井冈山最大:中央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形成。5.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时间:地点:会议:内容:1931年冬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国徽①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②定都瑞金③毛泽东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正式形成。识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说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和内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货币材料24: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摘编自余伯沆、何友良《中国苏区史》等合作探究走西方的道路走俄国的道路走中国特色道路李鸿章(洋务派) 康有为(维新派) 孙中山(革命派)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中国近代史救国之路启示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侠,不打人,不骂人。他随后规定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1928年,毛泽东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以后,毛泽东又将“行动听指挥”改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也逐步补充成为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知识拓展课堂总结武装反抗转向农村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建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三湾改编: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工农武装割据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