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历史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基础落实】 * 记一记,看谁记得又快又准!1.一战的双方:三国同盟(德、奥匈、意);三国协约(英、法、俄)2.一战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3.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4.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确立了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5.《九国公约》: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影响: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6.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标志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列宁的成就—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斯大林的成就-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8.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9.评价: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框架建构】 * 写一写,看谁写的又快又准确!【实战演练】1.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以下资源包。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资源 名称论文 《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课题 《巴尔干导火索》和《凡尔登绞肉机》图片 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漫画)、英国坦克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2.条约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它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该条约是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3.下图是世界历史上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1919--1921年体系建立”指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 D.世界多极化格局4.某同学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制作了如右图所示资料卡,其中“ ”应填写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5.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联状况时说:“混乱局面开始平息,饥荒逐渐减轻,城市生活重新出现生气,农产品重新上了市场的摊头,物价也下跌了。当时党提出‘学会做买卖’的口号。”苏(俄)联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苏联模式的推行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6.“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它而言,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指的是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7.小明在单元复习时整理了以下笔记,据此推断他复习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B.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C.二战后的世界变化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