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程标准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素养目标 1. 了解中共七大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 结合史料和所学内容,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 中流砥柱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视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教师过渡:同学们,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94年前,那一声炮响,打破了华夏大地的宁静,拉开了长达十四年艰苦抗战的序幕。从白山黑水间的顽强抵抗,到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号角激昂吹响,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祖国山河。这场战争,关乎民族生死存亡,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历史进程。现在,让我们沿着时间脉络,重温先辈们在战火中不屈不挠的抗争,铭记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二、新课讲授(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教师活动:阅读课本,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学生活动: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中共七大的背景教师活动:梳理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学生活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的前夜。2.中共七大的概况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梳理中共七大的相关内容。学生活动:时间 1945年4—6月地点 陕西延安内容 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拓展探究】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材料: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成果,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运用于中国实践,而且把中国的独创性经验提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科学回答了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大问题,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已经实现。学生活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战略反攻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概括世界各国对法西斯进行战略反攻的表现。学生活动:时间 表现1945年7月 美、英、中三国代表在德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1945年8月8日 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1945年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2.日本投降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学生活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教师活动: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1938年10月至1943年间……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除外)的比例,分别达62%、58%、75%、63%、58%。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摘编自《数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材料二:据1939年重庆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当时常驻重庆的外国人有1 129人,其中英国人最多,有329人,美国人次之,有168人,苏联人有163人,这些外国人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商务、医务、教育等各个方面,尤以外交、军政人员为主。——摘编自《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学生活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决定因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相互支援(外部因素)。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师活动: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学生活动:对中华 民族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 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 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实现了中华民族 的大团结,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 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国际上 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 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 族赢得崇高的声誉三、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抗日战争胜利这段重要历史。抗战胜利意义重大。对中国来说,这是近代首次彻底战胜外敌入侵,洗刷了民族耻辱,捍卫了国家主权领土,重新确立了大国地位,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世界而言,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援了他国反法西斯斗争,推动了世界和平进步。希望大家牢记这段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将其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从课堂问答与课后作业情况判断,多数学生能明确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节点、重要历史事件以及胜利的主要原因。例如,对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波茨坦公告》的作用等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作答。然而,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点上,如中国抗战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方位影响,部分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在作答时表述模糊,缺乏系统性。后续教学中,我需要针对此类重难点知识,运用更多案例;通过分析与对比讲解的方式,强化学生理解。(共19张PPT)第19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程标准】: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中共七大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事;结合史料和所学内容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2.家国情怀: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最早参与抗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抗日。指引抗战方向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维护抗战大局1936年,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阐明抗战战略1938年,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实施抗战路线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领导和开辟了广阔的根据地战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 背景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并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到1945年春夏之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的前夜。油画《光明在前——中共七大召开》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时间:(2)地点:(3)内容:(5)意义:2. 概况1945年4月—6月陕西延安①总结经验: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总结了抗战的丰富经验;②制定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④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报告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毛泽东的理论创新成果,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又”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运用于中国实践,而且把中国的独创性经验提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科学回答了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大问题,建构了系统完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已经实现。1.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1. 战略反攻1945.7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1945.8.6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1945.8.8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1945.8.9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苏联红军解放旅顺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2. 日本投降《大公报》1945.8.15载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1)结束标志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右)在南京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投降书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2. 日本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2)抗战结果1938年10月至1943年间,……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除外)的比例,分别达62%、58%、75%、63%、58%。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 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数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据1939年重庆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当时常驻重庆的外国人有1129人,其中英国人最多,有329人,美国人次之,有168人,苏联人有163人,这些外国人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商务、医务、教育等各个方面,尤以外交、军政人员为主。——《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根本保障)(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决定因素)(3)国际反法西斯的相互支援(外部因素)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1. 胜利原因2. 意义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鸦片战争1840-184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1945(1)对中华民族:①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③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②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从屈辱到胜利2. 意义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2)国际上:①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赢得崇高的声誉。唯物史观加害者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收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再输掉良知。——王毅日本视野下的中日战争1945.12 日本承认是侵略战争1972 日本首次出现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20世纪80年代 日本教科书书写“只是进出中国”1985.8.15 中曾根首相及其阁僚以公职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2000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淡化和粉饰甲午战争、日本全面侵华 战争的军事侵略性质2013.12.26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2021.12.7 日本99名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抗日战争的胜利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原因与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法西斯联盟;正义性质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的觉醒;东方主战场;国际地位提高。本课小结中共七大1945.4—6 陕西延安内容日本投降原因意义时间、地点战略反攻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确立指导思想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B当堂训练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与下图对应的是( )A.中共一大会址 B.古田会议会址 C.遵义会议会址 D.中共七大会场D当堂训练3.据统计,1938年日本陆军共有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中国战场,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在华兵力的20%。材料表明中国战场( )A.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反法西斯斗争时间长D.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配合B当堂训练1.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2.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意义?3.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地点?4.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和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分别是?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本课必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pptx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