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检测卷命题:王晓霞审稿:冯炜题号总分座位号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线1.根据关键信息“距今约170万年“两颗门齿化石及一些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可以判断,该关键信息描述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丁村人C.郧县人D,蓝田人2.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图二玉猪龙图三玉龙(山西陶寺遗址)(辽宁朝阳红山文化遗址)(安徽凌家滩遗址)封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3.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被纳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官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B.早期国家的出现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D.封建国家的兴起4.2024年国庆假期,上七年级的小明同学去了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参观,在这里小明可以了解的时代文明是(A.良渚时期B.商朝文明C.西周文明D.夏朝文明5.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密A.齐国B,魏国C.秦国D.楚国6.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他们的主要目的是(A.军事斗争B.从事农业生产C.兴趣爱好D.旅游经商7,“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该诗歌总集是(A.《论语》B.《离骚》C.《诗经》D.《墨子》8.秦朝首都咸阳的一位商人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货物,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D七年级历史期末卷共6版,第1版9,:秦朝修建骊山陵和啊房宫役使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长城征派了40万人。”上述材料体现了秦的哪一暴政(A.沉重的赋税B.可怕的殉葬C.残酷的刑罚D.繁重的徭役、兵役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这一事件应标于时间轴的前200年前100年公元元年100年200年BDAA.AB.BC.CD.D11,某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道:“项羽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显示拼死战斗的决心。在激战中,起义军以一当十,打得秦军落花流水。”说书人描述的是(A.牧野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12.右图所示的疆域,其朝代应是(A.夏朝B.商朝C.西汉D.东晋13.假如时光倒流,穿越到汉武帝时期,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A.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B.百姓修筑长城、开凿灵渠C.社会安定,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D.班超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14.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据此判断,“乌垒城”位于今天我国第9课秦统一中国的(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A.西藏B.新疆C.内蒙古D.甘肃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5.给右面方框内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16.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太平道、道教、黄巾起义。这篇传记描写的是(A.张塞B.张角C.张仲景D.陈胜17.右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地方势力膨胀B.皇帝昏庸无能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人民流离失所18.下面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历史大讲堂讲座名称:关键词:曹操、官渡之战、刘备、赤壁之战、孙权主讲人:张强地点:求知楼报告厅A.早期国家的形成B,北方民族大交融C,短暂的西晋王朝D.三国鼎立的形成七年级历史期末卷共6版,第2版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5:A C B D C6-10:B C A D A11-15:D C A B C16-20:B C D C A二、综合题(40分)21.(8分)(1) 实物史料;分封制。(2) ①丞相;②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3) ①夏朝;②吴国。赤壁之战(或官渡之战)。22.(8分)(1) 铁制农具、牛耕。(2)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3) “文景之治”。(4) 北方人南迁带来农作物品种和先进生产工具 。23.(10分)(1) 促进了民族交融。(2) 汉武帝;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3) 丝绸之路;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 。(4) 北魏孝文帝改革。24.(14分)(1) ①无为而治;②孟子;③韩非。(2) 特点:价格低廉,质量适于书写。意义: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3) 特点:历史悠久;基础理论形成早;医学著作丰富;医者注重医德;对周边国家影响大。成就: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或华佗发明“麻沸散” )。(4)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鼓励文化创新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pdf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