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导体和绝缘体【教材简析】《导体和绝缘体》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并且能够组装和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探究物体导电性能,教学内容主要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质。学生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发展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电的理解。第二部分是使用电路检测器规范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分析电器元件各部分导电情况。学生明白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通过案例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普及安全用电事项。【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者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做完整实验计划。四年级学生往往会将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为这个物体的性质是相同的,在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数据。并且只能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判断,甚至想象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所以要强调细心观察、实测求证的培养,每一种检测都要达到两次以上。四年级学生合作分工意识还不够强,本节课会继续在小组分工上提供帮助策略。【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区别导体与绝缘体,并能够举例说出具体的材料名称,知道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科学思维: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先预测后检测,按照是否容易导电进行分类,理解导体与绝缘体。探究实践:在实验计划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养成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在检测中尊重事实的实证,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态度责任: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物体的不同材料,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难点:能够正确看待导体与绝缘体,明白它们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引入(预设5分钟)1.出示图片,提问:在连接电路时,我们需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不容易让电流通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物体,发现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且导电性能也不同。二、设计实验,检测导电性(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回形针、橡皮、钥匙、导线、木制铅笔、铁钉、粉笔、塑料尺、干树枝、金属纽扣、1份科学检测记录表。1.检测物体的导电性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们的导电性?(预设:电路检测器)2.复习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提问:谁来给大家演示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3.教师引导:在检测前,电路检测器要进行自检。每个物体检测至少2次,小灯泡发光,则说明是导体。4.归纳总结实验计划。出示实验记录单。提问:现在实验篮里面有很多物体,哪些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不容易让电流通过?根据刚才举例分析,谁来说说实验步骤?出示要求:(1)自检:组装电路检测器,并检查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2)预测:猜测待测物体是否能点亮小灯泡,记录在预测栏中。(3)检测:每种材料要检测2遍,并记录检测结果。(4)对比:将能亮和不能亮的物体进行分类,比较有什么异同。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引导介绍:仔细观察物体是由哪些材料构成,检测头是否都与同一材料接触,同一材料检测两次。6.学生交流汇报。提问:根据检测,能让小灯泡发光的物体和不能发光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对预测和实测结果不同的情况,说说预测时是怎么想的,通过检测后,有什么新的认识。教师引导介绍: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导体,不易导电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揭示课题:导体和绝缘体(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设计实验方案,先预测后检测,在实验计划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养成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尊重事实的实证。三、解释与应用(预设5分钟)1.出示一些简单电器,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使用导体材料,哪些部分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提问:电器元件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2.小结:我们通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而用导体使电流流过,在电路中导体与绝缘体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意图】利用这节课所学知识,解释电器元件设计意图,正确认识导体与绝缘体的重要性。四、拓展延伸(预设5分钟)看图片,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环境下,绝缘体也可能变成导体。提问:当绝缘体变成导体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教师引导介绍:我们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用电安全。【设计意图】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了解特殊的导体是如何形成的,借此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共13张PPT)导体和绝缘体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聚 焦在连接电路时,我们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铜丝是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塑料皮是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聚 焦像铜丝一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一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物体的导电性。探 索借助___________检测物品的导电性,电路检测器小灯泡亮了电流通过容易导电小灯泡不亮电流未通过不容易导电怎样判断呢?探 索【研究计划】——以回形针为例自检预测检测记录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预测被检测物体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检测物体的导电线性,每个物体至少要检测2次。做好记录,并与预测进行对比。将能使小灯泡亮的物体放在一边,不能使小灯泡亮的物体放在另一边。【检测要求】123探 索4温馨提示:小组分工,检测的同时做好记录。检测过程中小组成员轻声交流,遇到不同的检测结果及时复检。研 讨1.整理检测记录。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我们对物体导电性的预测和实际的检测结果相同吗?我们检测的结果都一样吗?序号 物体 我们的预测 第1次检测 第2次检测 最终检测结果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不亮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1 回形针 2 橡皮 3 钥匙 4 导线 5 木质铅笔 6 铁钉 7 粉笔 8 塑料尺 9 干树枝 10 金属纽扣 √√√√√√√√√√√√√√√√√√√√√√√√√√√√√√√√√√√√√√√√研 讨2.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导体绝缘体回形针、钥匙导线、铁钉金属纽扣橡皮、木质铅笔粉笔、塑料尺干树枝研 讨3.下图中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导体材料绝缘材料研 讨3.下图中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安全提示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如果我们触及了家中使用的电路,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同学们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 导体和绝缘体》课件.pptx 《导体和绝缘体》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