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品篆刻之美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品篆刻之美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品篆刻之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图像识读: 学生能够识别古代印章中的文字内容,理解印章篆书笔意、印面布局及刀法雕刻的神韵。了解印章在中国画中的艺术属性,识别书画作品中的印章类别。区分篆刻与印章的不同:篆刻强调审美,印章注重实用,但二者均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2.美术表现:认识中国篆刻作为独特艺术形式的地位,理解其在书法、绘画、雕刻中的融合作用。明白篆刻在中国历史上的高地位,体会其作为文化瑰宝的艺术价值。3.审美判断:识别篆刻艺术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了解印章随文字演变的历程。能够在中国画作品中通过印章的内容、形式及篆刻方式判断其类别及作用。4. 创意实践:学生能运用基本的篆刻刀法,在合适的雕刻材料上篆刻一枚姓名章或闲章。5.文化理解: 解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的发展历程,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教学重点:学习和了解中国篆刻艺术发展历史,了解篆刻的材质和用途,并 欣赏吴昌硕大师的作品。教学难点:了解篆刻艺术的历史背景,感受传统篆刻艺术的美感与文化底蕴,并亲自体验制作一枚具有自己风采的姓名印章。准备材料:自制姓名章一枚 、篆刻作品图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以及篆刻常用工具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活动:展示一枚教师自己刻好的印章,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中国书法知识,引出篆刻艺术的话题。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教师提问,思考篆刻与书法的联系。(二)走进经典 师:印章是如何制作的,篆刻悠久的历史、实用的功能、尤其在书画中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品味篆刻之美》生:阅读课本第2页。师:走近经典"日庚都萃车马"朱文巨玺,同学们从材质、字形、章法布局、形制来分析这件文物。生:根据图片判断是铁质的,字形是篆书、章法布局为U字形,形制是正方形。师:那能根据其文字内容及名称判断这枚巨玺的作用吗?生:给所属的马匹烙印以证明其所有权。(三)发展脉络师:阅读课本第3页,思考为什么印章有不同的名称,玺、章、印、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阅读教材提取关键文字回答。教师拓展:古代三公为金印紫绶、九卿及二千石官员银印青绶、以下还有铜印黑绶、铜印黄绶。不同材质的印章有不同的美感,出示图片。此环节设计意图:了解印章材质,欣赏经典印章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印章的材质之美。印章与中国画(重要内容)师:(四)艺术属性小游戏:出示元王冕《墨梅图》(处理过没有印章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盖在哪里?如果你是鉴赏者你会盖在哪里?只能盖姓名章吗? 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讨论并结合教材发现、回答,教师予以总结:宣统御览之宝应该是欣赏收藏的章子,王元章应该是画家自己的,几暇怡情得佳趣应该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师:方外司马是成语,指虽然当了官,却不拘于礼教法规。生:完善板书,印章的种类:认证身份姓名章、点缀的吉语章闲章、品鉴获收藏的鉴藏章。师:那么印章的位置是否随性盖呢?生:不是,不能盖在中心位置。基本都比较靠角落。师:根据功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因为书画作品过于工整破边的首引章,有与之对应的压脚章,还有落款后的款尾章等等。 通过了解印章具有实用性之外,也有艺术属性。 再次通过欣赏有趣的古代经典印章篆刻作品,了解教材知识窗中的阴刻与阳刻的知识,感受其形制美与布局美。 (五) 介绍晚清最后的艺术大师吴昌硕。欣赏吴昌硕的篆刻作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枚,与同学交流你的认识。接着再次播放关于大师吴昌硕相关视频,了解大师不仅具备高超的篆刻手法还有着善创新别具一格的精神品格。三、课堂练习1、篆刻是 、 、 、三者的结合。2.请看右图,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被称作是( )A.玺 B.印C.章 D.戳四、教学评价:知道与表达能了解印章在材质、用途、镌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知道篆刻的刀法与运用。理解与交流能理解篆刻的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能体味篆刻艺术中蕴含的民族智慧和文化底蕴。智慧课堂灵活运用平板进行视频和图片的赏析,看课件、抢答问题等。五、作业布置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字或者姓名为篆刻内容,为下节课篆刻印章做准备。 板书设计:
鉴藏章
姓名章
种类:
闲章
文字之美
形制美:材质之美
章法、刀法之美
品篆刻之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