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书写。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测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中。1.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下图所示文物可研究( )河姆渡出土的谷耜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A. 早期人类起源 B. 原始农耕生活 C. 远古炎黄联盟 D. 早期国家产生2. 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如下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呈现出当时甲骨文对应汉字 田 囿(you菜园、果园) 禾A. 政治的状况 B. 科技的进步 C. 经济的发展 D. 思想的建设3. 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们都肯定了秦朝(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B. 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C. 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 D. 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4. 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A. 坚信班固的旧观点 B. 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C. 赞同司马光认识 D. 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5. 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A.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 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C. 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 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6. 绘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直观表现。赏析下面两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艺上( )《女史箴图》(局部) 作者:顾恺之(东晋) 作品风格:线条优美活泼,注重人物神态刻画,以形写神,用笔细劲连绵,富有个性。 《送子天王图》(局部) 作者:吴道子(唐) 作品风格:吸收顾恺之的画风,注重线条,笔法简练;又改革传统线描法,融入晕染法的立体效果,颇有动感A. 生动描绘了宫廷女官生活 B. 表现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C. 细腻表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D. 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7. 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都市生活的繁华 B. 造纸技术的成熟 C. 商业贸易的发展 D. 冶铸工艺的进步8. 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②在辽、西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③辽、西夏、金和蒙古各政权都学习接受过中原文化④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9. 思维导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如下图思维导图的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民族的形成 B. 社会制度变革与政权更迭C. 中外多元文明的碰撞 D. 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10. 下图是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图(累计)。这反映了( )A.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 D.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九年级(1)班同学以“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为主题,制作了相关知识图谱(下表)。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项目 发展演变路线范围 陆、海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 欧、亚、非三大洲→欧、亚、非、美全球航路交通工具 动力:自然力→机械力 工具:骆驼、帆船→蒸汽轮船、火车重要人物 中国:张骞、郑和等 世界:哥伦布、麦哲伦等贸易往来 中国传到西方的有:丝绸、瓷器、茶叶、指南针等 西方传入中国的有:珠宝、香料、数学等11. 上表中交通工具的动力由自然力向机械力转变,是由于( )A. 航海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B. 黑奴贸易不断扩大的需要C. 蒸汽机运用于交通领域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12. 综合上表中的信息,对历史上水陆交通发展带来的共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密切了各地经济文化联系 B. 促进了人口向非洲的迁移C. 实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D. 造成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13. 在重庆地区建立大夏政权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是( )A. 服直 B. 张修 C. 明玉珍 D. 马相14.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 )A. 隶属四川省的市 B. 中华民国陪都 C. 中华民国首都 D. 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15. 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时间长达(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又10个月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7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 2005年3月,某学校九年级同学以“回眸强国史诗,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与他们一同完成下列问题。【思想之光】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理论犹如一盏明灯,它的光芒会照耀人类前进的方向。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1)材料一体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容?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这一运动所标举的哪两大口号?材料二 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曾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1949年的秋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说是经历了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的历程。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国力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成就展示了中国的力量(3)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处,请将下图中①②③④⑤补充完整。【赓续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激励和推动我们朝着共同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4)同学们在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后,开始整理活动笔记。请从下面资料库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参照左侧示例完成你的1个活动笔记。(温馨提示:选取示例提供内容不得分)资料卡精神谱系: “长征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代表人物: 毛泽东、杨靖宇、邱少云、黄继光、邓稼先、钱学森、杨利伟、翟志刚活动笔记示例 精神:东北抗联精神 代表人物:杨靖宇 精神内涵:英勇奋战,不屈不挠的精神。 活动笔记 精神: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 精神内涵:________________17.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经说,美国建国以来,仅有16年没有打仗,是“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在美国发动或参与的200多场战争中,对美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战争主要有:独立战争、美墨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1)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处完成下表中美国发动或参与的战争。名称 发生时间 性质A__________ 1775年 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 1861年 内战、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B__________ 帝国主义争霸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全面爆发) C__________(2)在“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选一个,指出其历史影响。(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日本和德国在美国支持或默许,大力提高军力。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一届任总统时曾经直接提醒美国政府:德国和日本都在重建军队,这对美国来说不是好事。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和战争期间的相关史实说明其观点的正确性。(4)参与“美国热衷于发动战争原因探讨”活动。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说:美国之所以要在世界的范围内制造各种麻烦,甚至于发动战争,核心原因就是战争能给美国带来经济收入,促进美国经济发展。请你说明其正确的理由。材料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3月23日央视网《习近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5)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①当前,百年变局缓慢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6)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在当今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下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方案表全球问题 中国方案 解决途径与意义国家统一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给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世界和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效化解了民族冲突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政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际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 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主张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成果共享 共建“一带一路”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等,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积极而深远请根据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中国方案(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请把“中国方案”和“解决途径与意义”综合起来考虑)。(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书写。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测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选项中。【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A【11~12题答案】【答案】11. C 12. 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7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题答案】【答案】(1)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2)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天安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3)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②三大改造;③原子弹;④中共十九大;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示例: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代表人物:邱少云(或黄继光);精神内涵: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17题答案】【答案】(1)A:美国独立战争;B:1914年;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或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德国和日本不断扩军备战,建立法西斯专政,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等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灾难;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遭受重大损失。(4)美国通过战争可以售卖武器,获取巨额利润;控制资源产地,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5)①错误;②正确。(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18题答案】【答案】示例:观点: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了国际关系行为,减少了国际冲突,促进了世界和平。共建“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综上所述,中国方案从不同方面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