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轮复习课件-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五: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轮复习课件-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026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教师寄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时政热点】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2024年07月30日 《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制度基础
制度保障
做好蛋糕
分好蛋糕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所有制
经济体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经济与社会
目标
分配制度
制度基础
制度保障
做好蛋糕
分好蛋糕
1、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2、国有经济的作用★★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优势★★
4、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怎么做★★
5、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
6、企业成功的因素★★★
背诵清单
///////
///////
1
2
///////
3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知识建构 思维导向
核心知识 精讲突破
///////
4
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
01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考什么 怎么考
1. 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2.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1.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2.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性看待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 (1)以深化国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等热点素材为背景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育考生的科学认知素养。
(2)依托时政材料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态度和政策,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培育考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认知素养
学习目标
考情统计
课本 高考真题 涉及考点 预测
第一课 2023·广东(5/17);2023·浙江(10/30); 2023·湖南(17);2022·辽宁(4);2022·山东(2); 2024·湖北(1) 国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考查,第三课内容尤为重要。
第二课 2023·广东(4);2023·江苏(9);2023·湖南(4); 2023·天津(5/13);2023·辽宁(3/4);2024·江苏(20);2024·湖北(2);2024·黑吉辽(4)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第三课 2023·江苏(10);2023·天津(4); 2023·北京(12/13/19);2023·浙江(11-13); 2023·辽宁(19);2023·新课标(14/15); 2023·山东(2/3/17);2023·湖北(2/3/5/17); ;2024·湖北(2/16);2024·黑吉辽(3) 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实体经济、人民中心 第四课 2023·广东(3);2023·天津(13);2023·山东(4);2022·北京(10/11);2022·山东(3)2024·湖北(16)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02 知识建构 思维导向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
劳动与生产资料
相辅 共同
相成 发展
公有制的构成、地位
公有制的作用
主体地位的体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资产占优势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的构成
非公有制的地位
非公有制的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市场/法治环境
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知识体系】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03 核心知识 精讲突破
1、物质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所有制
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物质资料 生产 原因
地位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地位
作用
我国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内容
地位
要求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容
地位
作用
主体地位体现
2、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促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
②作出贡献: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发展生产: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
④实现共富: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资产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命脉)
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既要注意量的优势,又要注意质的提高。
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③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别 侧重
表现
联系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主体是一个比重概念,体现所占百分比。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主导是一个权重概念,强调相对重要程度。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分布上的优势;都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1.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国有资产占优势;
3.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并不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易错辨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点拨:(X)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易错点拨
【考点精讲】
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拓展】习近平经济思想
基本内容:(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
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进入新发展阶段;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构建新发展格局; ⑥推动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国有企业 实现形式
地位
①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②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
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时政速递
1.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和表现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在量上增加这三个要素的投入,还要推动这三个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质的跃升。
(1)新的要素:
新型劳动者(掌握新科技的创新人才、战略人才、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大军)
新型劳动资料(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工具等)
新型劳动对象(新能源;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新的表现:
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的产业为主要载体,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新”主要体现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应用所催生出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质”主要体现在质量、品质、效率、效能等方面的大幅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
突破提升1:关于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行业
电力电网/电信/铁路/煤炭
国家安全行业
国防工业/造币/航空航天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水利/环保设施/城市公共交通
重要行业
关键领域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生产关系的核心、经济制度的基础:
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生产资料所有制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我国当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突破提升3:关于所有制的六个地位
内容
地位
作用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商投资经济
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①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 ②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人成分
①主体:外国投资者
②范围: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企业、中外共同设立企业的的外商投资部分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②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港澳台投资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性质、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的。
(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地位)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 ,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意义)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时代要求,制度自信)
1.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4.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经济
易错点拨
【考点精讲】
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非公有制经济。
点拨:(X)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结合起来的新的所有制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②私营经济等同于民营经济
点拨:(X)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私营经济是从企业资产所有权的经济性质上来说的,民营经济是从公司的经营机制上来说的,二者不能等同。
易错点拨
【考点精讲】
考点一: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时政热点】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时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聚焦关键技术的新企业。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强产权保护,着力的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其发展。
必须发展壮大 国有经济
1.全面把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①从生产力角度看: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②从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看: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③从资本运行角度看: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
考点二: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制度改革 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创新经营 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
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种服务。主要由供应服务、销售服务、加工服务、信息服务等构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否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突破提升6: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①统分结合,就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统一由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散承包给农民;
②双层经营,就是将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分为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两个层次,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并保留某些统一经营的职能, 农户拥有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权。
知识延伸: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权分置改革
内容
意义
“三权”就是指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注意:农村土地的性质)
“承包权”归签订承包合同的农民所有;
“经营权”则是农村土地流转后的实际经营者所有。
重点是放活经营权,核心要义就是明晰赋予经营权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权能。
①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利于推动了家庭分散经营向农业规模化经营转变,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推广,促进农业现代化。
③通过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经营性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基础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和大规模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其他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易错点拨
【考点精讲】
考点二: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考点二: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知识拓展: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只有战略定位准确,企业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破产。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通过企业兼并、联合和重组/整合上下游资源,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优势;
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合作/协同分享,占领技术制高点;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市场与两种资源
政策环境角度 (国家)
企业管理角度
社会责任角度 (企业家)
①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②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法治环境),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直接干预/参与企业生产,≠降低经营风险)
①要全面构建清亲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爱国敬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2.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名词点击】
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弘扬企业家精神  
第一,希望大家增强爱国情怀。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
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
第二,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
第三,希望大家诚信守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
第四,希望大家承担社会责任。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第五,希望大家拓展国际视野。……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企业家精神
13.(2023·湖南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严格保护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广大民营企业奋力拼搏,发挥经营自主灵活的优势,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不断迸发,民营经济已成为发展主力军和转型升级排头兵,还是创新创业主战场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来自哪里。
第一步:审设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来自哪里。
经济与社会的知识
用什么说明?
说明什么?
怎么说明?
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来自哪里
①政府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的措施
②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国家政府
企业自身
(2023·湖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严格保护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广大民营企业奋力拼搏,发挥经营自主灵活的优势,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不断迸发,民营经济已成为发展主力军和转型升级排头兵,还是创新创业主战场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来自哪里。
第二步:审材料。定位知识。
①(找关键词句)注意是否有教材语言或同义表述;②看材料层次,如分段、句号、分号等。
(2023·湖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严格保护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广大民营企业奋力拼搏,发挥经营自主灵活的优势,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不断迸发,民营经济已成为发展主力军和转型升级排头兵,还是创新创业主战场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来自哪里。
①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②国家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③民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找准市场定位,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④民营企业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就业,承担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