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B B D C D A A
11 12 13 14 15
A D C B B
二、非选择题(45分)
16.(10分)
⑴抗美援朝战争(1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1分)
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分);兰新铁路、兰青铁路、包兰铁路(任写1点得1分);焦裕禄(1分);
⑶中共十二大(1分);
⑷举措: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任写3点得3分)
⑸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的基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捍卫国际的安全与世界和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国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开拓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1分)
17.(9分)
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意义: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
⑵改革开放(1分);深圳、珠海、汕头(任写1点得1分);
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分);
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1分);
⑸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要不断创新等(任写1点得1分)
18.(6分)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1分);
⑵忽视客观规律,急于求成。(1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
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⑷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在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土地政策不断改革创新,体现了我党的聪明智慧。等(1分)
19.(10分)
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分);习近平同马英九会晤(1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1分);
⑵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1979年,中美建交(1分);第二炮兵部队/火箭军(1分);
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
⑷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国防力量不断强大,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我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1分)
20.(10分)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绩(1分);
⑵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任写2点得2分);
⑶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设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工业布局改善,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写出一点即可,1分)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分);
⑷东方红1号(1分);袁隆平(1分);
⑸增强企业活力(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1分);
⑹可以从交通、城市面貌、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百姓生活水平等方面变化着手,表述符合实际可酌情给分。(1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12.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国际纷争
这反映了中国致力于
B.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八年级历史试题
A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C.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D.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3.1971年10月,有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
(总分:60分时间:50分钟形式:开卷)
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该评论意在赞扬中国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A.支援朝鲜军民抗击侵略
B.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
1.“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14.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中国访客,搭载他的飞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自治区建立D.青藏公路通车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十二号
2.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
15.2024年度十大新词流行语,“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AI大模型”等词语占据了半

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部
壁江山。这反映我国
分是
A.法制建设成就喜人
B.科技发展备受关注
A.中国工农红军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C.人民生活丰富多彩
D.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3.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二、非选择题(45分)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材料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
4.某资本家在1956年主动申请将工厂转为公私合营。这种转变得益于
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A.民族政策
B.赎买政策
C.八字方针
D.依法治国
材料二: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
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
5.中国共产党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深刻回答了不同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回答了20世
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时代课题”的思想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一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口号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以下口号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材料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突出的独特性、创新性和超越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吃水不忘打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
主义现代化理论、共同体理论…做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提供了以独立
C.“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赛”D.“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自主、和平共处、共建共赢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
7.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一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
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亿元,比上年增长68.2%。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战争名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角度说明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2分)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国有企业改革
8.下列名言名句,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篇章的是
A.特区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材料二中“这个期间”指的是哪一时期?写出这个期间在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1
C.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例及被誉为“党的好干部”英雄模范人物。(3分)
9.它是我国传统“因俗而治,从俗从宜”治边政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它()
A维护了民族团结B.解决了香港问题C.奠定了外交基础
D.深化了两岸关系
(3)写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名称。(1分)
10.2024年1月台湾地区“大选”落幕,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当选,随后赖清德在各种场合频
繁爆出台独言论,扬言要阻止两岸统一,这反映当前妨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是(
A.台湾岛内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台湾民众反对两岸统
(4)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国采取了哪些
C国际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D.“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举措?(3例即可)(3分)
1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神圣职责。2005年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强调实
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1分》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九二共识”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