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八)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含答案)-2026年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阶段检测(八)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含答案)-2026年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阶段检测(八)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辽宁合格考)人们对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是哲学起源的现实基础。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考和关切,中国的先贤们才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说明哲学(  )
A.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产生于人类满足自己好奇心的需要
D.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追问和思考
2.(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解和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先人们积极认识、利用自然,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表明(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哲学产生于实践活动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3.(2025·徐州合格考模拟)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我国航天科技的每次进步都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上述事实表明(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C.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和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2025·淮安合格考模拟)著名教育家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下列与这一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B.存在即被感知
C.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D.气者,理之依也
5.(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世界万物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④→③→① D.④→①→③
6.(2025·邳州合格考模拟)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材料表明(  )
A.要与时俱进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要坚持在认识与实践的反复互动中探索世界
7.(2025·徐州合格考模拟)“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B.自然界、人类社会中所有事物的总和
C.从自然界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D.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8.(2025·南京合格考模拟)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的
C.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
D.世界上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9.(2024·福建合格考)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草床已经消失,海底“植树造林”是目前修补海草床的一种方式。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先采集海草种子,进行人工育苗,等海草植株长到一定程度再移植到海底的“海草培育移植法”,大大提高了海草种子的成活率。这说明(  )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人可以突破客观规律实现预期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5·如皋合格考模拟)某团队研究发现,通过调控参与植物微生物群形成的基因,可促使保护水稻免受病害的有益细菌增加,这一发现有望减少作物对某些农药的需求。这告诉我们(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联系具有条件性,应积极创造事物之间的自在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某地坚持“一盘棋策略”,突出城乡一体、资源融通,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
B.部分处于主导地位
C.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
D.整体要服务于关键部分
12.(2025·盐城合格考模拟)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这说明(  )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要立足部分,统筹全局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事物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13.(2024·辽宁合格考)我国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次浪费看似微小,积累起来,数量就会触目惊心。只要人人厉行节俭,必将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这表明(  )
A.事物发展从质变开始
B.事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C.事物质变是量变引起的
D.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14.(2025·泰州合格考模拟)互联网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一方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资本、利益、社会心理等驱动下,呈现出鲜明的传播、放大效应,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理是(  )
①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揭露、分析并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2025·海门合格考模拟)下图漫画《必须把先走的路走好》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C.矛盾双方的对立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16.(2025·海门合格考模拟)下列对成语俗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蔷薇花总是有刺——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2025·徐州合格考模拟)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天水,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网络社交媒体助推下迎来高光时刻。专家们就怎样打造热门城市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立足城市特色和优势,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和策略;把握好宣传的节奏,运用多种可能的方式提高城市美誉度。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专家们关于打造热门城市看法的合理性。
18.(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民营经济的生存与发展命运,它们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根本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与发展面貌。民营经济既富民,又兴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温饱到小康、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动力。民营企业因改革开放而生,见证了改革,得益于改革更推动着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永远在路上。
结合材料,说说民营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进程中蕴含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智慧。
参考答案
阶段检测(八)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D 材料并未体现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A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哲学和具体知识的关系,B排除。哲学来源于实践,而不是产生于人类满足自己好奇心的需要,C排除。
2.A 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B不选。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指导作用,而没有体现哲学的来源,C不选。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不选。
3.D 材料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没有体现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不可取代具体科学,B错误。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C错误。
4.A 朱熹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C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5.D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排除。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④→①→③,D正确。
6.A 材料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教条,死搬硬套,由此可见,我们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A正确。
7.A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上所有具体物质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而不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所有事物的总和,B错误。C、D仅仅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进行分析,指向世界上的某一个领域,未能涵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选。
8.C 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无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A错误。运动都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错误。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D错误。
9.A “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的说法绝对,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②排除。人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突破客观规律,④排除。
10.A 自在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能被创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创造事物之间的自在联系”“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联系”说法错误,②④排除。
11.C 材料强调整体,而不是强调部分,A错误。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排除。“整体要服务于关键部分”说法错误。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务于整体,D排除。
12.A 应立足整体,统筹全局,B错误。材料未体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不符合题意。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D错误。
13.C 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而不是从质变开始的,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未涉及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B排除。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而不是循环往复,D错误。
14.C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错误。材料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没有体现矛盾具有同一性,③不符合题意。
15.B 《必须把先走的路走好》强调抓主要矛盾,不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与题意不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促进了事物的发展,C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且材料未涉及,D不选。
16.D 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而不是关键部分决定整体,①说法错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不是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②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各城市要立足城市特色和优势,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和策略。
(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各城市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各地的城市资源发展旅游业。
18.(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成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民营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民营企业因改革开放而生,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既富民,又兴国,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4)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坚持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