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美版《故宫遇上卢浮宫》教学设计(第1课)课题 故宫遇上卢浮宫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感知故宫与卢浮宫的建筑形制、藏品之美,体会中西艺术的不同审美取向。 艺术表现:能用简洁图示或语言归纳两座宫苑的布局、装饰特点。 创意实践:借助“数字博物馆”工具,完成“一件藏品”的跨文化联想小海报。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文化理解:理解“文化遗产”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地位,树立尊重、保护、共享意识。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以“故宫”与“卢浮宫”双视角并列呈现,通过宏观建筑—微观藏品—文化理念三条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为后续中外艺术专题学习奠基。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网络检索、PPT 简单制作能力。 2.对故宫相对熟悉,对卢浮宫多停留在“蒙娜丽莎”层面,缺乏整体认识。 3.喜欢短视频、图文打卡,需要教师创设“沉浸式”体验与任务驱动。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教学重点 故宫与卢浮宫在建筑布局、藏品类型中的“同”与“异”。教学难点 透过形式差异理解背后“东方式礼制与天人合一”“西方式理性与宗教人文”的文化根源。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导入 播放一段融合故宫与卢浮宫建筑、藏品精彩片段的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刚刚的视频里,大家看到了哪两个著名的地方?关于故宫和卢浮宫,对于它们对中外文明发展的贡献,你们对它了解多少?” 过渡语:“大家的感受都非常敏锐!故宫和卢浮宫,一个是东方艺术的宝库,一个是西方艺术的殿堂,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独特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探寻《故宫遇上卢浮宫》的奇妙之旅。”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回应教师问题,分享自己对故宫和卢浮宫的直观感受,如故宫很壮观、很有中国传统味道,卢浮宫看起来很华丽、很有西方特色等。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故宫和卢浮宫的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初步引导学生关注两者的差异。环节二: 知识新授 任务一:了解故宫与卢浮宫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 故宫卢浮宫概况 ①师播放故宫视频并提问:关于故宫你了解多少? ②小结:故宫概况 ③师播放故宫视频并提问:关于故宫你了解多少? ④小结:卢浮宫概况 任务二:了解故宫与卢浮宫的异同点和文化交融之处。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故宫建筑解读 展示故宫全景图、中轴线示意图、太和殿等主要建筑高清图片,运用 PPT 演示文稿,详细讲解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作为明清两代皇家宫殿的历史地位。结合图片,分析故宫 “天人合一” 的设计理念,强调中轴线对称布局体现的封建等级秩序,介绍宫殿建筑如太和殿在建筑结构(斗拱等)、色彩运用(红墙黄瓦)等方面的特色以及故宫的珍藏品。 过渡语:“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宏,承载着深厚的东方文化。那远在西方的卢浮宫,它的建筑又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呢?” 3.卢浮宫建筑解读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分析卢浮宫在整体布局上的不同点有哪些? 呈现卢浮宫整体建筑外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它和故宫的装饰有哪不同?讲述卢浮宫从中世纪城堡逐步演变为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历程。分析卢浮宫建筑风格,卢浮宫融汇古典主义、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形制,壮丽雄伟、富丽堂皇,展厅四壁及顶部有精美的壁画及浮雕。对比卢浮宫与故宫在建筑空间布局(如开放与封闭性)上的不同。 师呈现图片并提问:故宫与卢浮宫展厅布局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了解了两座宫殿的建筑特色,它们的馆藏更是丰富得令人惊叹。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和卢浮宫的艺术藏品世界。” 3.藏品介绍 分别选取故宫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如《三龙二凤冠》、三羊尊(青铜器)(介绍其历史背景、造型特点、青铜工艺)、金镶宝石朝冠耳炉等作品;介绍藏品的创作年代、材质、艺术风格与文化价值。 卢浮宫的经典藏品,如《蒙娜丽莎》(讲解达·芬奇绘画技巧、人物神秘微笑背后的可能含义)、《胜利女神》雕塑(分析雕塑动态、表现手法、古希腊文化内涵)等作品。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简要介绍藏品的创作年代、材质、艺术风格与文化价值。 4.对比发现: 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其中的区别与联系了吗?并思考产生这些共性与差异的根源在哪里?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观察图片,思考故宫建筑布局与设计理念的关系,可适时提问,如 “为什么太和殿的屋顶样式这么特殊?” 观察卢浮宫建筑图片,对比之前所学故宫建筑,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并回答两者在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上的差异,如 “卢浮宫的建筑感觉更开放,不像故宫被围墙围得那么严实”。 观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认真欣赏藏品图片与视频,聆听教师讲解,感受不同藏品的艺术魅力,可小声交流自己对藏品的直观感受。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系统了解故宫建筑的基本信息、为接下来内容做铺垫。 让学生系统了解故宫建筑的基本信息、设计特色与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认知与图像识读能力。 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卢浮宫建筑特色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让学生感受西方建筑艺术的魅力与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拓宽学生艺术视野,让学生初步接触中外经典艺术作品,提升图像识读与文化理解能力,为后续对比分析藏品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善于发现的能力和总结能力。环节三: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回顾故宫与卢浮宫在建筑、藏品方面的特色与差异,强调两者都是人类艺术史上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次点明中外艺术虽风格各异,但都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持续探索艺术世界。 认真聆听教师总结,梳理本节课重点知识,加深对中外艺术瑰宝的认识。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强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升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作业布置 查阅故宫和卢浮宫的艺术品,开展归类学习。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故宫和卢浮宫的“数字博物馆”。依托数字平台,分别从它们的藏品中选择自己认为典型的作品,进行归类学习。拓展 迁移联想 故宫和卢浮宫是中外文明互鉴的典范。请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看看哪些事物是中外文化相互影响形成的。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丰富活动,学生对故宫与卢浮宫的建筑和藏品有了较深入理解,小组合作探究也锻炼了学生多方面能力。但部分学生在文化内涵挖掘与审美判断表达上仍显不足,后续教学可增加文化背景故事分享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审美讨论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理解与审美判断素养;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后续需优化分组策略与监督机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与成长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