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1)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1)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1)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八下·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是宁波网红景点的照片,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红杉林的倒影
B.日湖中的锦鲤
C.广场里的灯光秀
D.天封塔下的树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解答】A、红杉林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B、湖中的锦鲤,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灯光秀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
D、树影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5八下·江北期末)小科骑车去四明山游玩,途中经过一段盘山公路时,通过观察公路拐弯路口的广角镜来判断对面是否有车辆驶过。如图所示,广角镜涉及到的原理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 公路拐弯路口的广角镜一般是凸面镜。凸面镜属于反射镜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将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中,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原本视野之外的物体。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5八下·江北期末)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 A.光线斜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由空气斜射入中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确;
B.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B错误;
C.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C错误;
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D错误。
故选A。
4.(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我们的眼睛能看到课本上的字,这是因为(  )。
A.眼睛里射出了光 B.空气中充满了光线
C.光会发生折射 D.光在纸面上发生了反射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解答】A、眼睛不能射出光,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故该选项错误。
B、空气中不是充满了光线,而是有光传播,故该选项错误。
C、光的折射不是我们能看到课本上字的主要原因,故该选项错误。
D、课本上的字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能看到,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5.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如图所示),此时地面留下了他的影子。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妈妈摄“影”————光的反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直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各个现象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 A.妈妈的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的鱼“影”,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即鱼“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6.(2025·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一只白鹭在水面上方飞行,小科在湖边看到水中也有一只“白鹭”在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鹭”是空中白鹭的实像
B.水中的“白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白鹭靠近水面时,则水中“白鹭”变大
D.若白鹭向上飞,则水中“白鹭”也向上飞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其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ABC、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白鹭靠近水面时,水中的“白鹭”大小不变,故AC错误,B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的“白鹭”与空中的白鹭距离水面的距离大小相等,若白鹭向上飞,则水中“白鹭”也向下飞,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5八下·海曙期中)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在教室里的任何方位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光滑表面,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3)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4)根据反射定律分析入射角变化时反射角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变化情况。
【解答】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 时,入射角为 90° - 20° =70° ,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70°,不是20° ,故错误。
B、在教室里任何方位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表面粗糙,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正确。
C、入射角增大\5° 时,反射角也增大 5° ,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5° + 5° =10° ,不是 5° ,故错误。
D、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4七下·温州期末)反光板是摄影常用器材,其一侧表面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可以反射光,另一侧无反光涂层,通常为黑色(如图)。下列反光板摆放方式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分析能否照亮脸部。
【解答】BD、由于无反光涂层一侧为黑色,黑色能吸收所有色光,不能反光,不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所以不能用无反光涂层来反光,故BD不符合题意;
AC、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一侧可以反射光,所以用反光涂层来反光;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反光涂层平放时,太阳光经过反射到达人脸,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4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图甲为镜面反射,图乙为漫反射。【解答】A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是发生了漫反射,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其原理如图乙所示,故A错误,B正确;
CD、黑板的某些部位由于反复摩擦,使其表面变得光滑,发生了镜面反射,造成了黑板反光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其原理如图甲所示,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4七下·德清期末)为了避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造成事故,目前许多汽车都配备了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如图所示是HUD成像的原理示意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反射呈现在前方,增强驾驶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所看到的HUD内容是实像
B.阴天比晴天时HUD显示效果会更好
C.驾驶员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D.副驾驶无法看到HUD内容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因此驾驶员所看到的HUD内容为虚像,A错误符合题意;
B.阴天时镜面反射形成的光线不是很刺眼,因此阴天比晴天时HUD显示效果会更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题意可知,行车数据竖直成像,显示器水平放置,二者夹角为90°。像与 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45°,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在镜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副驾驶没有在反射光的范围内,因此副驾驶无法看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到    (选填“潮湿的沥青路面”或“干燥的沥青路面”)更暗。
【答案】镜面反射;潮湿的沥青路面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在不同表面上反射的两种主要方式:镜面反射:光线在光滑表面(如镜子、玻璃或金属)上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光线平行且方向一致,形成清晰的光束。 漫反射:光线在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失去方向性,导致反射光线不集中,适用于日常物体如纸张和墙壁。 这两种反射现象的特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光的性质。
【解答】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镜面反射;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到潮湿的沥青路面更暗。因为潮湿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全部反射到一个方向;其他的方向看过去都是黑暗的;
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潮湿的沥青路面
12.(2024七下·临海期末)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光斑B。
(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为   ;
(2)如果水位上升,光斑B会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答案】106°;向上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1)入射角与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之和为90°,据此计算出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即可;
(2)根据水位的高度变化确定入射点的位置改变,进而确定反射光线与刻度尺交点的位置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37度,
则入射角为90°-37°=53°;
根据“反射角=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53°;
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53°+53°=106°。
(2)如果水位上升,那么反射点左移,因此反射光线向左平移,那么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因而与刻度尺的交点上移。
13.(2024七下·温州期中)雨后天晴的夜晚,两位同学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a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暗处;b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亮处。
(1)同学对地上暗亮的感觉形成部位在   ;
(2)请你对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做法给以合理地解释。   
【答案】(1)人眼
(2)a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亮处是水面;而月光经地面发生漫反射,只有少量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暗处是地面
【知识点】光的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1)亮暗变化是因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数量不相等。
(2)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从不同方向射出,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沿某个方向平行射出。【解答】(1)人们对暗亮的感觉形成部位在人的眼睛,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则人眼感觉越亮。
(2)a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亮处是水面;而月光经地面发生漫反射,只有少量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暗处是地面。
(1)人们对暗亮的感觉形成部位在人的眼睛,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则人眼感觉越亮。
(2)a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亮处是水面;而月光经地面发生漫反射,只有少量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暗处是地面。
14.(2024七下·浦江期中)在古城挖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巧妙地引用太阳光水平照入挖掘隧道,解决了挖掘时的采光问题,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补全光路。
【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1)由题意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从而正确做出平面镜的位置。
(2)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由题意可知,引用的太阳光水平照入隧道,过入射点先做出水平方向的反射光线,再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最后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下图所示:
三、综合题
15.“印象西湖”是一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和流传千古的美妙传说,都在夜色里绽放。图为“印象西湖”某一实景,湖面“月亮灯笼”在水中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月亮灯笼”与它在水中像的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若“月亮灯笼”以速度0.2m/s向上远离水面,则它在水中的像将以   m/s远离灯笼。
【答案】光的反射;相同;0.4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成的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湖面“月亮灯笼”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照射到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成的是虚像,则“月亮灯笼”与它在水中像的大小相同。
若“月亮灯笼”以速度0.2m/s向上远离水面,它在水中的像也以速度0.2m/s向上远离水面,则它在水中的像将以0.4m/s的速度远离灯笼。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相同:0.4。
16.(2024七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当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以同样的角度对着黑板和大理石照射时,发现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合理地解释和分析。
【答案】用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生的是漫反射;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光的滑大理石墙面照射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同一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
【解答】用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生的是漫反射;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光的滑大理石墙面照射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
1 / 1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1)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5八下·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是宁波网红景点的照片,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红杉林的倒影
B.日湖中的锦鲤
C.广场里的灯光秀
D.天封塔下的树影
2.(2025八下·江北期末)小科骑车去四明山游玩,途中经过一段盘山公路时,通过观察公路拐弯路口的广角镜来判断对面是否有车辆驶过。如图所示,广角镜涉及到的原理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3.(2025八下·江北期末)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2025七上·拱墅开学考)我们的眼睛能看到课本上的字,这是因为(  )。
A.眼睛里射出了光 B.空气中充满了光线
C.光会发生折射 D.光在纸面上发生了反射
5.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如图所示),此时地面留下了他的影子。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妈妈摄“影”————光的反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直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
6.(2025·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一只白鹭在水面上方飞行,小科在湖边看到水中也有一只“白鹭”在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鹭”是空中白鹭的实像
B.水中的“白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白鹭靠近水面时,则水中“白鹭”变大
D.若白鹭向上飞,则水中“白鹭”也向上飞
7.(2025八下·海曙期中)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在教室里的任何方位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8.(2024七下·温州期末)反光板是摄影常用器材,其一侧表面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可以反射光,另一侧无反光涂层,通常为黑色(如图)。下列反光板摆放方式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的是(  )
A. B.
C. D.
9.(2024七下·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2024七下·德清期末)为了避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造成事故,目前许多汽车都配备了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如图所示是HUD成像的原理示意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反射呈现在前方,增强驾驶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驾驶员所看到的HUD内容是实像
B.阴天比晴天时HUD显示效果会更好
C.驾驶员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D.副驾驶无法看到HUD内容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二、填空题
11.(2025八下·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到    (选填“潮湿的沥青路面”或“干燥的沥青路面”)更暗。
12.(2024七下·临海期末)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光斑B。
(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为   ;
(2)如果水位上升,光斑B会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13.(2024七下·温州期中)雨后天晴的夜晚,两位同学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a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暗处;b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亮处。
(1)同学对地上暗亮的感觉形成部位在   ;
(2)请你对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做法给以合理地解释。   
14.(2024七下·浦江期中)在古城挖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巧妙地引用太阳光水平照入挖掘隧道,解决了挖掘时的采光问题,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补全光路。
三、综合题
15.“印象西湖”是一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和流传千古的美妙传说,都在夜色里绽放。图为“印象西湖”某一实景,湖面“月亮灯笼”在水中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月亮灯笼”与它在水中像的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若“月亮灯笼”以速度0.2m/s向上远离水面,则它在水中的像将以   m/s远离灯笼。
16.(2024七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当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以同样的角度对着黑板和大理石照射时,发现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合理地解释和分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解答】A、红杉林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B、湖中的锦鲤,原理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灯光秀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
D、树影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 公路拐弯路口的广角镜一般是凸面镜。凸面镜属于反射镜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将光线反射到我们的眼中,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原本视野之外的物体。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A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 A.光线斜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由空气斜射入中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确;
B.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B错误;
C.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C错误;
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解答】A、眼睛不能射出光,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故该选项错误。
B、空气中不是充满了光线,而是有光传播,故该选项错误。
C、光的折射不是我们能看到课本上字的主要原因,故该选项错误。
D、课本上的字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能看到,故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各个现象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 A.妈妈的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的鱼“影”,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即鱼“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其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ABC、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白鹭靠近水面时,水中的“白鹭”大小不变,故AC错误,B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的“白鹭”与空中的白鹭距离水面的距离大小相等,若白鹭向上飞,则水中“白鹭”也向下飞,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光滑表面,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3)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4)根据反射定律分析入射角变化时反射角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变化情况。
【解答】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 时,入射角为 90° - 20° =70° ,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70°,不是20° ,故错误。
B、在教室里任何方位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黑板表面粗糙,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正确。
C、入射角增大\5° 时,反射角也增大 5° ,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5° + 5° =10° ,不是 5° ,故错误。
D、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分析能否照亮脸部。
【解答】BD、由于无反光涂层一侧为黑色,黑色能吸收所有色光,不能反光,不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所以不能用无反光涂层来反光,故BD不符合题意;
AC、涂有光滑的反光涂层一侧可以反射光,所以用反光涂层来反光;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反光涂层平放时,太阳光经过反射到达人脸,能使拍摄对象的面部更亮,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图甲为镜面反射,图乙为漫反射。【解答】A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是发生了漫反射,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其原理如图乙所示,故A错误,B正确;
CD、黑板的某些部位由于反复摩擦,使其表面变得光滑,发生了镜面反射,造成了黑板反光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其原理如图甲所示,故C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因此驾驶员所看到的HUD内容为虚像,A错误符合题意;
B.阴天时镜面反射形成的光线不是很刺眼,因此阴天比晴天时HUD显示效果会更好,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题意可知,行车数据竖直成像,显示器水平放置,二者夹角为90°。像与 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45°,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在镜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副驾驶没有在反射光的范围内,因此副驾驶无法看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镜面反射;潮湿的沥青路面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在不同表面上反射的两种主要方式:镜面反射:光线在光滑表面(如镜子、玻璃或金属)上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光线平行且方向一致,形成清晰的光束。 漫反射:光线在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失去方向性,导致反射光线不集中,适用于日常物体如纸张和墙壁。 这两种反射现象的特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光的性质。
【解答】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镜面反射;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到潮湿的沥青路面更暗。因为潮湿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全部反射到一个方向;其他的方向看过去都是黑暗的;
故答案为:镜面反射;潮湿的沥青路面
12.【答案】106°;向上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1)入射角与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之和为90°,据此计算出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即可;
(2)根据水位的高度变化确定入射点的位置改变,进而确定反射光线与刻度尺交点的位置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37度,
则入射角为90°-37°=53°;
根据“反射角=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53°;
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53°+53°=106°。
(2)如果水位上升,那么反射点左移,因此反射光线向左平移,那么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因而与刻度尺的交点上移。
13.【答案】(1)人眼
(2)a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亮处是水面;而月光经地面发生漫反射,只有少量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暗处是地面
【知识点】光的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1)亮暗变化是因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数量不相等。
(2)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从不同方向射出,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沿某个方向平行射出。【解答】(1)人们对暗亮的感觉形成部位在人的眼睛,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则人眼感觉越亮。
(2)a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亮处是水面;而月光经地面发生漫反射,只有少量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暗处是地面。
(1)人们对暗亮的感觉形成部位在人的眼睛,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则人眼感觉越亮。
(2)a同学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有较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亮处是水面;而月光经地面发生漫反射,只有少量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暗处是地面。
14.【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1)由题意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从而正确做出平面镜的位置。
(2)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由题意可知,引用的太阳光水平照入隧道,过入射点先做出水平方向的反射光线,再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最后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下图所示:
15.【答案】光的反射;相同;0.4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成的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湖面“月亮灯笼”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照射到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成的是虚像,则“月亮灯笼”与它在水中像的大小相同。
若“月亮灯笼”以速度0.2m/s向上远离水面,它在水中的像也以速度0.2m/s向上远离水面,则它在水中的像将以0.4m/s的速度远离灯笼。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相同:0.4。
16.【答案】用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生的是漫反射;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光的滑大理石墙面照射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同一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
【解答】用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时,发生的是漫反射;当他用相同的角度对着光的滑大理石墙面照射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所以黑板上出现的光斑明显比光滑的大理石墙面上的光斑明亮。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