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4)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5八下·海曙开学考)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2.(2024七下·宁海期末)如图自动水龙头,使用时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就会自动出水。这是因为人体能辐射出(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红光 D.紫光3.(2024七下·椒江期末)如图表示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的色散实验,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红外线和紫外线所在区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B.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小于红光C.①区域的光具有热效应D.②区域的光无法用肉眼观察4.(2024七下·金东期末)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如图。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方案 照射光源颜色 背景板颜色 叠加光源颜色A 白 红 蓝B 红 蓝 黄C 蓝 白 红D 绿 绿 黄A.A B.B C.C D.D5.(2024七下·萧山月考)桂花是杭州市市花,桂花的一种一一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6.(2024七下·萧山期中)下列关于不可见光应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红外线控制电视B.红外夜视仪能感应红外线C.验钞机验钞时发出紫光就是紫外线D.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健康,过量则有害7.(2024七下·鄞州期末)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以及绿色葡萄。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瓷盘呈白色,苹果呈黑色,葡萄呈红色B.瓷盘呈黄色,苹果呈红色,葡萄呈黑色C.瓷盘呈红色,苹果呈红色,葡萄呈绿色D.瓷盘呈黑色,苹果呈红色,葡萄呈黑色8.(2024七下·杭州期中)五一佳节,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科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那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科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9.(2024七下·镇海区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范围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10.(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额温枪是通过检测人体发出的紫外线从而快速测量体温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杀菌消毒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11.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如图)由大写汉字“冬”“北京”二字拼音、数字2022及奥运五环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奥运五环的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蓝色、黄色、黑色、绿色、红色。在无任何其他光源的情况下,用红光照射会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运五环全部呈红色B.奥运五环有4个呈黑色、1个呈红色C.奥运五环有1个呈黑色、4个呈红色D.奥运五环呈现的颜色和原来一样二、填空题12.(2024七下·余姚期末)如图所示,让一束阳光通过棱镜产生了七色光,A是 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 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 具有热效应。13.(2024七下·慈溪期末)2023年5月13日,我省多个地区的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彩色的光圈,如图。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日晕,它是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冰晶 形成的,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是 单色光。三、实验与探究题14.(2024七下·柯桥期中)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小明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穿过纸板的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带通过蓝色玻璃板,在白纸上观察到的光带颜色是 ;(2)用绿色的纸屏直接吸收经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带,观察到纸屏上出现的颜色是 ;(3)实验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吸收跟物体颜色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色光。15.(2024七下·北仑期中)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太阳膜的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cm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照射下,会转动):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s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cm、60cm、80cm,重复步骤②;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写出2种)(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通过 反映红外线的强弱。(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需要控制哪些变量进行实验? 。(写出1点即可)四、综合题16.(2024七下·拱墅月考)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1)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我们发现 (填“A区外侧”“AB之间”或“B区外侧”)温度计读数变化最明显;(2)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 。17.(2024七下·浦江期末)皮影戏是一种使用平面的、关节可动的物品,将其置于光源与半透明幕布(比如白纱布)之间,用以叙说故事的传统表演艺术.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自制皮影戏道具”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灯光照射皮影,使其呈现在幕布上,此次活动包括原理探究、项目评价、制作改进三个环节。【原理探究】(1)小组同学利用事先制作好的道具进行了皮影展示,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项目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小组同学制定了如下评价量规:自制皮影戏道具评价量规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皮影效果 可用两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 ? 无法改变大小装置搭建 内部元件稳定,不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内部元件较稳定,会翻转或移动 元件会轻易翻转或移动装置外形 外形简约、美观,材料外形轻便不易破损 外形简约,材料轻便但易破损 没有外包装(2)评价量规表格中“?”处应该写: ;(3)根据评价量规中评价指标“皮影效果”,该小组的道具的等级被评价为“优秀”;在幕布固定不动的前提下,结合图乙,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其中一种);【制作改进】(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宋代的皮影戏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屏幕中的角色“形象”五颜六色.于是同学们又将彩色的透明皮影放在幕布前面,然后用灯光投射出影像.如图丙,在照射一朵透明带绿叶的红花时,小组同学用了红光,请问幕布上会得到一朵怎样的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雨水进入透明瓶子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使焦点处温度升高,可能引发火灾。(2)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3)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比如筷子在水中 “折断”,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导致的 。(4)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形成水凸透镜,水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太阳光会聚于一点,这点的温度很高,会把枯叶点燃,导致森林火灾。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图示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符合题意;B、蜡烛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水中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处发生折射进入眼睛,人感觉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答案】B【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一切物体都会向周围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解答】 如图自动水龙头,使用时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就会自动出水。这是因为人体能辐射出红外线,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知识点】光的色散【解析】【分析】A.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B.根据图片分析三棱镜对光线偏折能力的强弱即可;CD.红光以外为红外线,紫光以外为紫外线,结合二者的特点和应用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即太阳光为复色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于红光,故B错误符合题意;C.①区域在红光以外,应该是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②区域在紫光以外,应该是紫外线,肉眼看不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解答】无论照射光源是何种颜色,背景板上都会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这是由于光被人挡住,在后面留下的阴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时无论叠加光源是何种颜色,都会在影子上叠加该叠加光源的颜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C符合题意;若背景板不是白色,当叠加光源的颜色与背景板的颜色相同时,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时呈白色,而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解答】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银桂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形成的,也就是反射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所有色光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答案】C【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红外线的主要效应是热作用,常用于红外加热、红外遥控、红外夜视等。紫外线的主要效应是化学作用,主要用于杀菌消毒、使荧光物质发光等。【解答】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电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等,所以红外夜视仪能感应红外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紫外线和红外线都不是可见光,我们眼睛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适量照射紫外线对人的健康有利,过量则对人体有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在红光照射下, 瓷盘会呈现红色, 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因为苹果本身是红色的, 它会反射红光, 从而在红光照射下保持红色。绿色葡萄会吸收红光, 不会反射任何颜色, 因此摄影师眼中没有光线进入, 葡萄呈现黑色。 故选C。8.【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解答】绿色只能反射绿光,蓝花只能反射蓝光,而透过滤色镜后都是黑色,说明透过的色光肯定不是蓝光和绿光,只能是红光,即滤色镜的颜色为红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9.【答案】D【知识点】光的色散【解析】【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2)红色光谱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3)紫色光谱之外的光称为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解答】AB、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在AB之外还有不可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故AB不符合题意;C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涂有荧光物质纸条放到这个地方,荧光物质会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A【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A.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BD.根据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C.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解答】A.额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身体发出的红外线得出感应体温数据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可以消毒杀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故C不符合题意;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答案】B【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反射【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解答】红光照射到奥运五环上,只有红色环能反射红光,观众看到的是红色;而红光照在其他四种颜色的奥运环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是黑色,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12.【答案】紫;B;红外线【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1)在光的色散现象中,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作用最强,对红光的偏折作用最弱;(2)红外线热作用强,在红光外侧。【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偏折程度更大的是光线A,所以A是紫光。(2)根据图片可知,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偏折能力较小的是光线B,则B为红光。则B的外侧为红外线,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13.【答案】折射;不是【知识点】光的色散【解析】【分析】太阳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发生光的色散,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不是单色光。【解答】由于小冰晶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太阳光穿过云层时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形成围绕太阳呈彩色光环的光现象,这一现象表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14.【答案】蓝色;绿色;相同;不相同【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1)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根据上面的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蓝色玻璃板为蓝色透明体,它只能透过蓝光,即白纸上看到的光带呈蓝色;(2)绿色光屏只能反射绿光,则用绿纸屏接收七色光带,看到的是绿色。(3)通过上述实验归纳总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通过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相同,吸收跟物体不同颜色的色光。15.【答案】刻度尺、停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控制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2)红外线越强,则光能风车的转速越大;(3)根据科学探究需要多次实验保证结论普遍性的要求分析。【解答】(1)根据步骤①可知,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时间要用到停表。根据步骤③可知,改变红外线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距离不同要用到刻度尺。(2)本实验用光能风车的风叶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即实验中运用到了转换法。(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可换用不同的红外线灯或改变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16.【答案】(1)A区外侧(2)只反射绿色的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1)红光外侧为红外线,它的热作用好。紫光的外面为紫外线,它的化学作用强;(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来决定。【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三棱镜对光线A的偏折作用最小,因此A为红光。A的外侧为红外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放在A区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2)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只反射绿色的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1)光的色散现象中,红光偏折最小,A的外侧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因此,当温度计玻璃泡放在A区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来决定,因此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只反射绿色的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17.【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将光源靠近物体(合理即可);带黑叶的红花【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2)根据其它两个等级的内容确定“合格”的标准;(3)当光源到幕布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靠近光源,则幕布上成的像越大;(4)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解答】(1)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学原理。(2)根据表格中皮影效果的“优秀”和“待改进”的标准可知,皮影效果“合格”的标准为: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和无法改变大小。(3)由图乙结合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将光源靠近物体;(4)红花能反射红色光,绿叶只能反射绿色光,用红色照射时,会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1 / 1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4)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5八下·海曙开学考)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火灾,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雨水进入透明瓶子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使焦点处温度升高,可能引发火灾。(2)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3)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比如筷子在水中 “折断”,是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导致的 。(4)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形成水凸透镜,水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太阳光会聚于一点,这点的温度很高,会把枯叶点燃,导致森林火灾。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图示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符合题意;B、蜡烛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水中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处发生折射进入眼睛,人感觉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24七下·宁海期末)如图自动水龙头,使用时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就会自动出水。这是因为人体能辐射出(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红光 D.紫光【答案】B【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一切物体都会向周围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解答】 如图自动水龙头,使用时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就会自动出水。这是因为人体能辐射出红外线,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4七下·椒江期末)如图表示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的色散实验,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红外线和紫外线所在区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B.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小于红光C.①区域的光具有热效应D.②区域的光无法用肉眼观察【答案】B【知识点】光的色散【解析】【分析】A.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B.根据图片分析三棱镜对光线偏折能力的强弱即可;CD.红光以外为红外线,紫光以外为紫外线,结合二者的特点和应用判断。【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即太阳光为复色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于红光,故B错误符合题意;C.①区域在红光以外,应该是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②区域在紫光以外,应该是紫外线,肉眼看不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4七下·金东期末)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如图。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方案 照射光源颜色 背景板颜色 叠加光源颜色A 白 红 蓝B 红 蓝 黄C 蓝 白 红D 绿 绿 黄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解答】无论照射光源是何种颜色,背景板上都会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这是由于光被人挡住,在后面留下的阴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时无论叠加光源是何种颜色,都会在影子上叠加该叠加光源的颜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C符合题意;若背景板不是白色,当叠加光源的颜色与背景板的颜色相同时,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2024七下·萧山月考)桂花是杭州市市花,桂花的一种一一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时呈白色,而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解答】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银桂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形成的,也就是反射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所有色光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2024七下·萧山期中)下列关于不可见光应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红外线控制电视B.红外夜视仪能感应红外线C.验钞机验钞时发出紫光就是紫外线D.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健康,过量则有害【答案】C【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红外线的主要效应是热作用,常用于红外加热、红外遥控、红外夜视等。紫外线的主要效应是化学作用,主要用于杀菌消毒、使荧光物质发光等。【解答】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电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等,所以红外夜视仪能感应红外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紫外线和红外线都不是可见光,我们眼睛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适量照射紫外线对人的健康有利,过量则对人体有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2024七下·鄞州期末)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以及绿色葡萄。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瓷盘呈白色,苹果呈黑色,葡萄呈红色B.瓷盘呈黄色,苹果呈红色,葡萄呈黑色C.瓷盘呈红色,苹果呈红色,葡萄呈绿色D.瓷盘呈黑色,苹果呈红色,葡萄呈黑色【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在红光照射下, 瓷盘会呈现红色, 因为它反射了红光。因为苹果本身是红色的, 它会反射红光, 从而在红光照射下保持红色。绿色葡萄会吸收红光, 不会反射任何颜色, 因此摄影师眼中没有光线进入, 葡萄呈现黑色。 故选C。8.(2024七下·杭州期中)五一佳节,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科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那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科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解答】绿色只能反射绿光,蓝花只能反射蓝光,而透过滤色镜后都是黑色,说明透过的色光肯定不是蓝光和绿光,只能是红光,即滤色镜的颜色为红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9.(2024七下·镇海区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范围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答案】D【知识点】光的色散【解析】【分析】(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2)红色光谱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3)紫色光谱之外的光称为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解答】AB、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在AB之外还有不可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故AB不符合题意;C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涂有荧光物质纸条放到这个地方,荧光物质会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4七下·海曙期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额温枪是通过检测人体发出的紫外线从而快速测量体温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杀菌消毒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答案】A【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A.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BD.根据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C.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判断。【解答】A.额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身体发出的红外线得出感应体温数据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可以消毒杀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故C不符合题意;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如图)由大写汉字“冬”“北京”二字拼音、数字2022及奥运五环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奥运五环的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蓝色、黄色、黑色、绿色、红色。在无任何其他光源的情况下,用红光照射会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运五环全部呈红色B.奥运五环有4个呈黑色、1个呈红色C.奥运五环有1个呈黑色、4个呈红色D.奥运五环呈现的颜色和原来一样【答案】B【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反射【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解答】红光照射到奥运五环上,只有红色环能反射红光,观众看到的是红色;而红光照在其他四种颜色的奥运环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是黑色,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12.(2024七下·余姚期末)如图所示,让一束阳光通过棱镜产生了七色光,A是 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 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 具有热效应。【答案】紫;B;红外线【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1)在光的色散现象中,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作用最强,对红光的偏折作用最弱;(2)红外线热作用强,在红光外侧。【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偏折程度更大的是光线A,所以A是紫光。(2)根据图片可知,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偏折能力较小的是光线B,则B为红光。则B的外侧为红外线,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13.(2024七下·慈溪期末)2023年5月13日,我省多个地区的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彩色的光圈,如图。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日晕,它是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冰晶 形成的,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是 单色光。【答案】折射;不是【知识点】光的色散【解析】【分析】太阳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发生光的色散,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不是单色光。【解答】由于小冰晶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太阳光穿过云层时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形成围绕太阳呈彩色光环的光现象,这一现象表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三、实验与探究题14.(2024七下·柯桥期中)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小明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穿过纸板的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带通过蓝色玻璃板,在白纸上观察到的光带颜色是 ;(2)用绿色的纸屏直接吸收经棱镜色散后的彩色光带,观察到纸屏上出现的颜色是 ;(3)实验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吸收跟物体颜色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色光。【答案】蓝色;绿色;相同;不相同【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1)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2)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根据上面的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蓝色玻璃板为蓝色透明体,它只能透过蓝光,即白纸上看到的光带呈蓝色;(2)绿色光屏只能反射绿光,则用绿纸屏接收七色光带,看到的是绿色。(3)通过上述实验归纳总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通过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相同,吸收跟物体不同颜色的色光。15.(2024七下·北仑期中)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太阳膜的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cm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照射下,会转动):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s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cm、60cm、80cm,重复步骤②;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写出2种)(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通过 反映红外线的强弱。(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需要控制哪些变量进行实验? 。(写出1点即可)【答案】刻度尺、停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控制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2)红外线越强,则光能风车的转速越大;(3)根据科学探究需要多次实验保证结论普遍性的要求分析。【解答】(1)根据步骤①可知,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时间要用到停表。根据步骤③可知,改变红外线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距离不同要用到刻度尺。(2)本实验用光能风车的风叶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即实验中运用到了转换法。(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可换用不同的红外线灯或改变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四、综合题16.(2024七下·拱墅月考)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1)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我们发现 (填“A区外侧”“AB之间”或“B区外侧”)温度计读数变化最明显;(2)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 。【答案】(1)A区外侧(2)只反射绿色的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1)红光外侧为红外线,它的热作用好。紫光的外面为紫外线,它的化学作用强;(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来决定。【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三棱镜对光线A的偏折作用最小,因此A为红光。A的外侧为红外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放在A区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2)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只反射绿色的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1)光的色散现象中,红光偏折最小,A的外侧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因此,当温度计玻璃泡放在A区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来决定,因此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只反射绿色的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17.(2024七下·浦江期末)皮影戏是一种使用平面的、关节可动的物品,将其置于光源与半透明幕布(比如白纱布)之间,用以叙说故事的传统表演艺术.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自制皮影戏道具”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灯光照射皮影,使其呈现在幕布上,此次活动包括原理探究、项目评价、制作改进三个环节。【原理探究】(1)小组同学利用事先制作好的道具进行了皮影展示,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项目评价】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小组同学制定了如下评价量规:自制皮影戏道具评价量规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皮影效果 可用两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 ? 无法改变大小装置搭建 内部元件稳定,不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内部元件较稳定,会翻转或移动 元件会轻易翻转或移动装置外形 外形简约、美观,材料外形轻便不易破损 外形简约,材料轻便但易破损 没有外包装(2)评价量规表格中“?”处应该写: ;(3)根据评价量规中评价指标“皮影效果”,该小组的道具的等级被评价为“优秀”;在幕布固定不动的前提下,结合图乙,你认为该小组同学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其中一种);【制作改进】(4)小组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宋代的皮影戏不仅栩栩如生,而且屏幕中的角色“形象”五颜六色.于是同学们又将彩色的透明皮影放在幕布前面,然后用灯光投射出影像.如图丙,在照射一朵透明带绿叶的红花时,小组同学用了红光,请问幕布上会得到一朵怎样的花? 。【答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将光源靠近物体(合理即可);带黑叶的红花【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2)根据其它两个等级的内容确定“合格”的标准;(3)当光源到幕布的距离一定时,物体越靠近光源,则幕布上成的像越大;(4)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解答】(1)如图甲所示,屏幕“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学原理。(2)根据表格中皮影效果的“优秀”和“待改进”的标准可知,皮影效果“合格”的标准为: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和无法改变大小。(3)由图乙结合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将光源靠近物体;(4)红花能反射红色光,绿叶只能反射绿色光,用红色照射时,会看到了一株“黑叶红花”。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4) 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4 光的反射和折射(4)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