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质量监测卷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本学科为闭卷考试,全卷共 20道题,考试时量 60分钟,满分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2. 20世纪 50年代,面对部分新解放区农民仍然遭受地主压迫的情况,中共中央决定实施( )A.和平解放西藏 B.“一五”计划C.土地改革 D.农业合作化3.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选取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将抗美援朝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场战争其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打败了美国侵略者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升战略威慑力量4.统计数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是《“一五计划” 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该数据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 )A.农、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B.各行业均取得显著的增长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5.太原六味斋创办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有着“六味压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公私合营,六味斋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公私合营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成立生产合作社 B.政企分开C.无偿征收 D.赎买政策八年级历史问卷第 1页共 6页6. 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坐标。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是( )A. 政治协商、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B. 良好开端、大跃进、八字方针C. 伟大转折、小岗村、松绑 D. 中国梦、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7.一幅图片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历史故事。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时段是(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新时期 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8. 1960年,中央大刀阔斧地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降低重工业的生产指标。1962年,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减少 44万个。与此同时,化肥、农用机械、农用电力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则保留下来,并不断增长。这些措施( )A.促进了国民经济各领域高速发展 B.贯彻了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C.说明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十分严重 D.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9.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把热血洒在戈壁滩,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这体现了他们( )A.爱民亲民、迎难而上的精神 B.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C.廉洁奉公、对党忠诚的精神 D.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11.右图为“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据此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B.经济特区的设立C.改革开放的实行D.香港、澳门的回归12.乔冠华先生曾总结新中国外交:(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全方位”。这说明新中国外交( )A.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寻求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C.缺乏成熟的外交理论依据 D.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13.周恩来总理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材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大杂居、小聚居的现实特点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C.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 D.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需要八年级历史问卷第 2页共 6页14.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A.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D.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15. 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邓小平同志历史地位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A.祖国统一的推动者B.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者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引领者16.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穿得个性 吃得健康 住得舒服 行得快捷A.磨砺利剑,科技强军 B.改革开放,生活巨变C.迎接挑战,科技创新 D.百花齐放,文化繁荣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分)二、非选择题:(共 4小题,其中第 17题 12分,第 18题 14分,第 19题 12分,第 20题 14分,共 52 分。)1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期间,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土地改革委员会指导和处理土改的各项事宜。为了发动群众,工作团、工作队深入农村,通过召开诉苦会、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和举办农民积极分子短训班等形式,宣传党的土改方针、政策,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包括中农在内的农民协会,以此作为土改的主要执行机关。——摘编自《人民日报》(1950年 7月 5日)(1)阅读材料一,概括党和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土地改革。(4分)八年级历史问卷第 3页共 6页材料二 1953—1956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单位:百万吨(2)依据材料二写出 1953—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写出导致该变化的历史事件。(4分)材料三 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6年与 1979年部分情况对比表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1976年 3.5万斤 230斤 32元1979年 13.3万斤 700斤 400元注:斤是非法定计量单位,1斤=0.5千克。(3)材料三表格中小岗村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4分)材料二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 1月 1日社论(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2分)这一规划在重工业、交通运输业上各有何重大成就?(分别举出一例)(2分)材料三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吴晓波《激荡三十年》(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解释说明“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2分)八年级历史问卷第 4页共 6页材料四图 5 1992—2012年某市 GDP增长示意图(4)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 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2分)综上,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2分)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文献 1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于条约期满而止。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政府所让与其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1912年 1月 2日)文献 2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第五十五条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9月 29日)八年级历史问卷第 5页共 6页(1)根据材料一,比较两份文献在外交政策上的不同点,(2分)并分析原因。(4分)材料二 经过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外交工作,新中国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到 195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有 25个,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家璇《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2)20世纪 50 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这一结论。(2分)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参与国际事务大事记(部分)1952年,加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971年,第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①_________________1972年,加入世界气象组织198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01年,加入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②_________________2014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7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3)将材料三中①②处补充完整。(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的特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2分)八年级历史问卷第 6页共 6页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1-10 ACACD BABDB 11-16 CDADC B17(1)确立领导机构;宣传土改政策;建立执行机关。(4分,答两点即可)(2)不断增加。三大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4分)(3)与1976年相比,1979年小岗村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18.(1)第一步:新中国成立。(2分)第二步:三大改造的完成。(2分)(2)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任答一个,1分);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任答一个,1分)(3)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4)中共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任答一点,2分)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需全面科学;经济发展战略应符合时代需要等。(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一点,2分)19【示例一】观点: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2分)论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8分)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一定会实现。(2分)【示例二】观点: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分)论述: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之路,但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8分)总之,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要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示例三】观点:正确的理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2分)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8分)总之,正确的理论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2分)20(1)不同:民国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新中国不承认不平等条约。(2分)原因:民国政府软弱,希望得到列强支持;新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分)(2)史实: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准则;1955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任答一点,2分)(3)①重返联合国;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2分)(4)国家综合实力、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等。(2分)(任答一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docx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