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亿利东方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集宁区亿利东方学校
亿利东方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素养期末综合评价
七年级
历史
试卷
分值:50分
时间:4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九品中正制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
内。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书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自由报考之惟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对材料中唐代选官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选官标准仅限于门第
B,自由报考无任何限制
C.有利于扩大选官范围
D.这一制度是唐朝首创
2.下图是四川地区出土的画像砖,图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
3人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启动杆头,达到眷米的效果。据此可知()
A.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
B.劳动者精通力学理论
C.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
D.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体劳动
3.“蕃人旧时不耕犁,相学如今就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句最能反映唐朝()
A,民族交融加强
B.社会风气开放
S的坐家国件得
C,民族政策开明
D.文学艺术多彩
4.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载:五代乱世“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藩帅劫财之风,其于盗贼,强
夺枉杀,无复人理”。这主要反映了五代时期()
的史风中出时
林林器动
A.藩镇雄霸一方合T京n中新同B.社会混乱动荡
C.军队战力薄弱
D,发生严重灾荒
5。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
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技术成就为()帕导微
A.改进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分士国D.转轮排字法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连营。八百里分磨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名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A.豪迈的报国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
C.飘逸的山水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
7.下图反映了唐、来时期人口占比分布情况。这直接推动了()
益人
总人口
50万
约00万
图一囊(750年)人口占比分布
图二北宋初期(1078年)人口占比分布
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8。明末清初,广东南海县九江乡“鱼塘十之八,田十之二”,到乾嘉时期,“民多改业桑、鱼,树艺之夫,百
不得一”,曾经的稻米主产区和输出区几乎不再生产稻谷。其稻米“尽仰赖于他乡”。除鱼桑之业,还有甘蔗
柑橘种植,都被乡民视为获利途径。这一现象()
A.反映农耕面积扩大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加快自然经济瓦解D.表明手工工场产生
9,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的一系列研学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
查阅文献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尼布楚条约》
实地考查
承德避暑山庄、伊犁将军府
参观博物馆
金奔巴瓶、《平定准噶尔图卷》
A.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B.边疆内地管理方式一致
C.文学和艺术的高度繁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国是三论》一书评论道:“中国面临大海,文物制度久已发达,人民所需无一不足.因此,上至朝
廷,下至百姓,有自傲自大之风,不愿主动求市场与知识于海外,终于沦落到受他国侵略的地步。据此推
断中国“终于沦落到受他国侵略的地步”是因为()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C.清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00
D.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二、综合题(3大题,共30分)
11.(10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0
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和明朝中央管理体制示意图
00,88
面的法法史出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