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 知识清单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1.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 亿。
2.人口增长特点
(1)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 。
(2)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 。
(3)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3.人口增长表示方法
(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 表示。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 率-人口 率。
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
5.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长影响,还受人口 因素的影响。
6.一个地区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甚至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会产生 等问题;
(2)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 等问题。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2.人口分布
(1)人口稠密区:亚洲 部和 部、 洲西部及 东部。
(2)人口稀疏区
地区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① 地处高纬地带,终年
② 地处低纬雨林地带,气候
③ 地处 ,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④ 地处沙漠,气候
点拨: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图中①②两地都位于平原地区,但气候过于严寒或湿热,这些地区人口稀少。
三、世界不同的人种
1.人种的划分: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种人、 种人和 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2.特征及分布
人种 肤色 毛发 面部特征 主要分布地
黄种人 淡黄色 头发黑直,体毛中等 面庞扁平 洲东部和东南部
白种人 很浅 发色很浅,头发波状,体毛较多 鼻梁高、嘴唇薄 洲、 洲、大洋洲,以及非洲 部、亚洲西部等
黑种人 黝黑 头发卷曲,体毛很少 嘴唇较厚 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点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
3.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一、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1.分类: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 和 。
2.乡村和城镇的景观差异
(1)原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2)表现
项目 乡村 城镇
生产活动 、 、 等农业生产活动 、 等方面的工作
房屋建筑 密度 且低矮;建筑风格基本一致 密度 ,高楼多,建筑风格多样
服务设施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商业服务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道路交通 交通线路狭窄、稀少 道路纵横交错,有的甚至呈现网络状、立体化
自然环境 保留更多的自然风貌 原有的自然环境大部分已被改造。一般建有绿地
二、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1.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备 充足、地形 、 便利等条件的村落,容易发展为城镇。
2.城镇生活便利, 和学习机会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不断 。
3.城镇不断发展,规模扩大,可能“吞并”周边的 ,有的城市在老城之外发展了现代化的新城。
4.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 。部分偏远乡村可能会 。
5.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我们要处理好 与特色城乡景观 的关系。一些特色城乡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马来西亚西北沿海的乔治城。
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
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1. 、 、 、 、 、 ,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点拨:巧记世界的主要语言
汉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语联合国;英语使用范围广,汉语使用人最多。
3.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 和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三大宗教的对比
宗教 发源地 代表建筑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分布广泛。主要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和东南部, 和东部
佛教 亚洲南部 、 等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二、不同的文化习俗
1.衣食住行等地方文化习俗与 环境关系密切。
2.饮食习惯
项目 欧洲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拉丁美洲
主要食物 面包、牛肉 米饭 玉米饼
餐具 刀叉 筷子 玉米饼
原因 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粮食作物以 为主 粮食作物以 为主
3.传统服饰:实用性强,适应环境。在气候寒冷地区,传统服饰多以 制品为主,便于 ;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传统服饰则以 制品或 织品为主,便于 。
4.传统的交通方式: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的交通方式不同。在亚洲东南部某些地区,河道纵横,陆路交通不便,人们常用 作交通工具;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区古老的商道上,仍有商队靠 运输。
5.传统的民居
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往往 ,建筑结构受 的影响较大。欧洲北部林木资源丰富,人们用 建造房子;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人们多用 建造房子。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1.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  80 亿。
2.人口增长特点
(1)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  缓慢 。
(2)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  迅速 。
(3)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3.人口增长表示方法
(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  自然增长率 表示。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  出生 率-人口  死亡 率。
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低 ,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  高 。
5.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长影响,还受人口  迁移 因素的影响。
6.一个地区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甚至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会产生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 等问题;
(2)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  资源消耗多、就业困难、贫困 等问题。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 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2.人口分布
(1)人口稠密区:亚洲  东 部和  南 部、  欧 洲西部及  北美 东部。
(2)人口稀疏区
地区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① 地处高纬地带,终年  严寒 
② 地处低纬雨林地带,气候  湿热 
③ 地处  高原 ,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④ 地处沙漠,气候  干旱 
点拨: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图中①②两地都位于平原地区,但气候过于严寒或湿热,这些地区人口稀少。
三、世界不同的人种
1.人种的划分: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黄 种人、  白 种人和  黑 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2.特征及分布
人种 肤色 毛发 面部特征 主要分布地
黄种人 淡黄色 头发黑直,体毛中等 面庞扁平   亚 洲东部和东南部
白种人 很浅 发色很浅,头发波状,体毛较多 鼻梁高、嘴唇薄   欧 洲、  北美 洲、大洋洲,以及非洲  北 部、亚洲西部等
黑种人 黝黑 头发卷曲,体毛很少 嘴唇较厚   非 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点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
3.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一、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1.分类: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  乡村 和  城镇 。
2.乡村和城镇的景观差异
(1)原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2)表现
项目 乡村 城镇
生产活动   耕种 、  放牧 、  捕鱼 等农业生产活动   工业 、  服务业 等方面的工作
房屋建筑 密度  小 且低矮;建筑风格基本一致 密度  大 ,高楼多,建筑风格多样
服务设施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商业服务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道路交通 交通线路狭窄、稀少 道路纵横交错,有的甚至呈现网络状、立体化
自然环境 保留更多的自然风貌 原有的自然环境大部分已被改造。一般建有绿地
二、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1.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备  水源 充足、地形  平坦 、  交通 便利等条件的村落,容易发展为城镇。
2.城镇生活便利,  就业 和学习机会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不断  增加 。
3.城镇不断发展,规模扩大,可能“吞并”周边的  乡村 ,有的城市在老城之外发展了现代化的新城。
4.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  接近 。部分偏远乡村可能会  消失 。
5.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我们要处理好  发展 与特色城乡景观  保护 的关系。一些特色城乡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马来西亚西北沿海的乔治城。
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
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1.  汉语 、  英语 、  法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汉语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英语 。
点拨:巧记世界的主要语言
汉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语联合国;英语使用范围广,汉语使用人最多。
3.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和  佛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三大宗教的对比
宗教 发源地 代表建筑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亚洲西部   教堂  分布广泛。主要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清真寺    亚洲的西部 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 和东部
佛教 亚洲南部   佛塔 、  寺庙 等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二、不同的文化习俗
1.衣食住行等地方文化习俗与  自然 环境关系密切。
2.饮食习惯
项目 欧洲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拉丁美洲
主要食物 面包、牛肉 米饭 玉米饼
餐具 刀叉 筷子 玉米饼
原因   畜牧 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粮食作物以  水稻 为主 粮食作物以  玉米 为主
3.传统服饰:实用性强,适应环境。在气候寒冷地区,传统服饰多以  皮毛 制品为主,便于  保暖 ;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传统服饰则以  棉麻 制品或  丝 织品为主,便于  散热 。
4.传统的交通方式: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的交通方式不同。在亚洲东南部某些地区,河道纵横,陆路交通不便,人们常用  船 作交通工具;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区古老的商道上,仍有商队靠  骆驼 运输。
5.传统的民居
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往往  就地取材 ,建筑结构受  气候 的影响较大。欧洲北部林木资源丰富,人们用  木头 建造房子;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人们多用  石材 建造房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