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1.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是 中的一员。2.太阳是一颗 。它吸引着 、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 系。3.太阳系是 系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 的一小部分。4.太阳系的八颗行星A 、B 、C 、D 、E 、F 、G 、H 。5.地球为什么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1)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有适合生命存在的 、有液态 存在。(2)地球自身体积和 不大不小,可以吸引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1.太空探索研究包括太空观测、 探测、行星际探测、 探测、 建设等。2.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 航天与空间站建设、 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3.太空探索的意义(1)有助于推动 进步;(2)促进 的开发;(3)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起源;(4)认识宇宙环境对 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等。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1)认识过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①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④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结论:地球是一个 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约 千米;(2)最大周长(即赤道周长)约 千米;(3)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点拨:歌诀记忆地球大小地球形状是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六三七一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模型。2.认识地球仪:认识各部位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点拨: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假想的。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在地球上也是不存在的,人们在地球仪上所画的点和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地球。三、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项目 经线 纬线形状长度 各条经线长度都 最长,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指示方向 方向 方向位置关系 交于 相互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项目 经度 纬度度数起点 0°经线,又叫 0°纬线,又叫度数范围 0°~180° 0°~90°表示符号 东经用 表示,西经用 表示 北纬用 表示,南纬用 表示度数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增大叫 经;向西增大叫 经 从赤道开始,向北增大叫 纬;向南增大叫 纬半球划分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3.纬度地带的划分纬度地带 度数范围 具体范围 图示低纬度 0°~30° 0°~30°N、0°~30°S中纬度 30°~60° 30°N~60°N、30°S~60°S高纬度 60°~90° 60°N~90°N、60°S~90°S4.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区别(1)东、西经度(2)东、西半球点拨:判断某地的东西半球时,如果该地为东经,就和160°比较,比160°小就是东半球,比160°大就是西半球;如果该地是西经,就和20°比较,比20°小就是东半球,比20°大就是西半球。总结为口诀:“大西小东”。四、利用经纬网定位1.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2.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该点所在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3.写出某地的地理坐标,就是写出它的经度和纬度。比如上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就是 ,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位于 纬度地区。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天,约为 小时。3.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 时针方向。4.产生的地理现象(1)地球自转产生了 。地球是一个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是 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是 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2)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 的差异。5.影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跨不同经度区域的交流活动、旅行活动等受到时差的影响;等等。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 不停地公转。2.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3.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4.二分二至日的比较(以北半球为例)字母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季节A 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春季(3、4、5月)B 日前后 昼长夜短,昼最 、夜最 夏季(6、7、8月)C 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秋季(9、10、11月)D 日前后 昼短夜长,昼最 、夜最 冬季(12、1、2月)点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悉尼(南半球)是冬季。5.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项目 分界线 纬度热带与北温带 北回归线 23.5°N热带与南温带 南回归线 23.5°S北温带与北寒带 北极圈 66.5°N南温带与南寒带 南极圈 66.5°S点拨:四季变换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6.产生的地理现象: 变换、 的变化、 的变化、 的划分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影响:一年之中,夏季比冬季日出更早,日落更晚,白昼时间更长;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温带地区一年四季穿衣不同;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旗时间不同等。第一章 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1.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是 宇宙 中的一员。2.太阳是一颗 恒星 。它吸引着 行星 、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 太阳 系。3.太阳系是 银河 系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 宇宙 的一小部分。4.太阳系的八颗行星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 、E 木星 、F 土星 、G 天王星 、H 海王星 。5.地球为什么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1)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有适合生命存在的 温度 、有液态 水 存在。(2)地球自身体积和 质量 不大不小,可以吸引 大气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1.太空探索研究包括太空观测、 月球 探测、行星际探测、 火星 探测、 空间站 建设等。2.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 航天与空间站建设、 月球 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3.太空探索的意义(1)有助于推动 科技 进步;(2)促进 新资源 的开发;(3)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起源;(4)认识宇宙环境对 地球 的影响,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等。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1)认识过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①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④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结论:地球是一个 球 体。2.地球的大小(1)平均半径约 6 371 千米;(2)最大周长(即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3)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千米。点拨:歌诀记忆地球大小地球形状是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六三七一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模型。2.认识地球仪:认识各部位的名称① 地轴 、② 北极 、③ 经线 、④ 南极 、⑤ 纬线 。点拨: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假想的。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在地球上也是不存在的,人们在地球仪上所画的点和线是为了方便研究地球。三、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项目 经线 纬线形状 半圆弧 圆圈 长度 各条经线长度都 相等 赤道 最长,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指示方向 南北 方向 东西 方向位置关系 交于 南北极点 相互 平行 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项目 经度 纬度度数起点 0°经线,又叫 本初子午线 0°纬线,又叫 赤道 度数范围 0°~180° 0°~90°表示符号 东经用 E 表示,西经用 W 表示 北纬用 N 表示,南纬用 S 表示度数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增大叫 东 经;向西增大叫 西 经 从赤道开始,向北增大叫 北 纬;向南增大叫 南 纬半球划分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 赤道 3.纬度地带的划分纬度地带 度数范围 具体范围 图示低纬度 0°~30° 0°~30°N、0°~30°S中纬度 30°~60° 30°N~60°N、30°S~60°S高纬度 60°~90° 60°N~90°N、60°S~90°S4.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区别(1)东、西经度(2)东、西半球点拨:判断某地的东西半球时,如果该地为东经,就和160°比较,比160°小就是东半球,比160°大就是西半球;如果该地是西经,就和20°比较,比20°小就是东半球,比20°大就是西半球。总结为口诀:“大西小东”。四、利用经纬网定位1.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2.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该点所在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3.写出某地的地理坐标,就是写出它的经度和纬度。比如上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就是 20°S,40°W ,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南 半球,东、西半球中的 西 半球,位于 低 纬度地区。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地轴 的旋转运动。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 天,约为 24 小时。3.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 顺 时针方向。4.产生的地理现象(1)地球自转产生了 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 不透明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是 昼 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是 夜 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2)随着地球自转,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会出现 时间 的差异。5.影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跨不同经度区域的交流活动、旅行活动等受到时差的影响;等等。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 太阳 不停地公转。2.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年 。3.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4.二分二至日的比较(以北半球为例)字母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季节A 春分 3月21 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春季(3、4、5月)B 夏至 6月21 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昼最 长 、夜最 短 夏季(6、7、8月)C 秋分 9月23 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秋季(9、10、11月)D 冬至 12月22 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昼最 短 、夜最 长 冬季(12、1、2月)点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悉尼(南半球)是冬季。5.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项目 分界线 纬度热带与北温带 北回归线 23.5°N热带与南温带 南回归线 23.5°S北温带与北寒带 北极圈 66.5°N南温带与南寒带 南极圈 66.5°S点拨:四季变换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6.产生的地理现象: 季节 变换、 太阳直射点 的变化、 昼夜长短 的变化、 五带 的划分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影响:一年之中,夏季比冬季日出更早,日落更晚,白昼时间更长;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温带地区一年四季穿衣不同;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旗时间不同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地球 - 学生版.docx 第一章 地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