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时间 位移第2课时 位移—时间图像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合作探究】任务1 用图像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下表是汽车在各时刻的位置信息。时刻t/s 0 5.0 10.0 15.0 20.0位置x/m 0 100 200 300 4001.如图,以时刻t为横轴,以位置x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试结合表中汽车在各时刻的位置信息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2.x-t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含义是什么?3.x-t图像是否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4.甲、乙两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①甲、乙两物体是不是同时出发的?是不是从同一位置出发的?②甲、乙两个物体在0~10 s内的位移各为多少?③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什么?1.在直角坐标系中选①________为横轴,选②________为纵轴,可以作出物体的位置—时间图像。用位置—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物体在每一时刻的③________或者每一段时间间隔内的④________。2.若取物体运动的⑤________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位置与位移大小相等,位置—时间图像就称为位移—时间图像(又称⑥________图像)。活动 问题讨论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1)AB段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何种运动?为什么?(2)OA段与BC段相比较,位移相同吗?所用时间相同吗?(3)OA段与BC段相比较,运动方向相同吗?为什么?应用 分析位移—时间图像中的相遇问题(多选)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中xm是终点位置。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乌龟虽然中途落后,但最终还是比兔子先到达终点C.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但最终还是先到达终点D.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地出发的,但兔子让乌龟先爬行了一段时间(1)龟、兔在开始出发时的位置相同吗?(2)横轴有截距、图像有交点分别表示什么?【归纳总结】1.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的是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2.位移—时间图像的交点表示相同时刻位置相同,也就是物体相遇。任务2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学校实验室中,常用如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1.仔细观察老师拿来的器材,写出上图中相对应部位的名称。2.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种类与工作电压是怎样的?3.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由什么决定?4.两种打点计时器打点方式有何不同?1.两种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性质 约为8 V交流电源 220 V交流电源打点频率 一般电源频率为50 Hz,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打点方式 振针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打点 电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成点阻力来源 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振针与纸带打点接触时的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2.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注意事项(1)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2)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完成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应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选填“交流8 V”或“交流220 V”)电源,电源频率为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D、E五个点进行研究,这五个点和刻度尺标度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可求出A、C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C、E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归纳总结】为了减小误差,测量纸带上多段位移时,应该把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准第一个点,然后不要挪动刻度尺,依次读出各点对应位置的示数,再算出各段位移的大小。【随堂检测】1.(任务1)(多选)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物体从t=0时刻开始运动;x-t图像是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B.物体经8 s回到初始位置C.在0~8 s内物体位移一直增大D.在0~8 s内物体的路程为160 m2.(任务1)(多选)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0~2 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 s内,A、B两人相遇一次C.0~5 s内,A、B两人一直都在运动D.0~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3.(任务2)(多选)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电的频率通常为50 Hz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那么说明纸带的运动是先慢后快D.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要接在220 V电源上4.(任务2)(改编)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A.两节1.5 V干电池 B.8 V直流电源C.8 V交流电源 D.220 V交流电源(2)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装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3)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C=________ mm,AD=________ mm;若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2个点未画出,则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参考答案合作探究任务1问题引领1.如图所示。2.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所处的位置。如果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O,则位置与位移大小相等(x=Δx), 位置—时间图像就成为位移—时间图像,又称x-t图像。从 x-t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3.x-t图像不是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这里的x-t图像都表示直线运动。4.①两物体既不是同时出发的,也不是从同一位置出发的。甲在t=0时刻出发,出发点在x=15 m处;乙在t=5 s时出发,出发点在x=0处。②甲、乙两个物体在0~10 s内的位移分别为x甲=20 m-15 m=5 m,x乙=20 m-0=20 m。③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知识生成 ①时刻t ②位置x ③位置 ④位移 ⑤初始⑥x-t应用探究活动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是因为AB段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在这段时间内位置(或位移)没有发生变化。(2)OA段,物体的位移从零增加到最大;BC段,物体的位移从最大减小到零;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所用时间不同。(3)OA段与BC段相比较,运动方向不同;因为OA段位移增加,BC段位移减小。例1 【答案】BD【提示】(1)相同。(2)横轴有截距表示兔子不是从0时刻开始出发的,图像有交点表示该点对应时刻乌龟与兔子位置相同。【解析】由图可知,乌龟和兔子是同地出发的,乌龟在t=0时刻开始运动,兔子在t1时刻开始运动,A项错误,D项正确;图像第一个交点表示乌龟和兔子位置相同,两者第一次相遇,图像第二个交点表示乌龟追上了兔子,第二次相遇后乌龟反超兔子,先到达终点xm,B项正确,C项错误。任务2问题引领1.①振针,②复写纸,③限位孔,④纸带,⑤纸带,⑥墨粉纸盘。2.两种计时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约为8 V,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 V。3.打点周期T由交流电源的频率f决定,关系为T=。4.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方式为振针打点,即当接通电源时,在线圈和永久磁体的作用下,打点计时器上的振片振动起来,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起来,若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方式为电火花打点,即当计时器接通220 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和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利用火花放电在运动的纸带上留下墨粉痕迹而显示出点迹。应用探究例2 (1)交流8 V 0.10 s (2)3.15 6.15【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8 V交流电,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即打点周期为0.02 s,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5×0.02 s=0.10 s。(2)刻度尺最小分度值是0.1 cm,所以计数点C的读数应记录为3.15 cm,E的读数应记录为9.30 cm,则C、E间的距离为9.30 cm-3.15 cm=6.15 cm。随堂检测1.BD 【解析】x-t图像描述的是做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虽然图像是抛物线,但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A项错误;从图像可以看出,物体在0~8 s内的最大位移为80 m,8 s时回到初始位置,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总路程为160 m,B、D两项正确,C项错误。2.BD 【解析】0~2 s内,A离原点(坐标位置为0的点)的距离减小,B离原点(坐标位置为0的点)的距离增大,A、B的运动方向相反,A项错误;x-t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者相遇,根据图像可得出A、B在0~2 s内相遇一次,B项正确;2 s~4 s,B静止,C项错误;在前5 s内,A的位移xA=0-60 m=-60 m,B的位移xB=30 m-0=30 m,比较位移的大小是比较位移的绝对值,可知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D项正确。3.AC 【解析】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我国交流电的频率通常为50 Hz,A项正确;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B项错误;点与点之间时间间隔相等,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运动是先慢后快,C项正确;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要接在8 V左右的电源上,D项错误。4.(1)D (2)ABDEC (3)14.0 25.0 0.06【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2)实验步骤是:①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②安装纸带;③接通电源;④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⑤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即ABDEC。(3)由图示可知AC=1.40 cm=14.0 mm ,AD=2.50 cm=25.0 mm ;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均有2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0.02 s=0.06 s。1.2 时间 位移【学习目标】第1课时1.通过任务1及其活动,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定义,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能在时间轴上表示时刻与时间间隔。(物理观念)2.通过任务2及其活动,理解路程、位移的概念,能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路程、位移的区别与联系,知道矢量与标量。(物理观念、科学思维)3.通过任务3及其活动,会用坐标系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第2课时1.通过任务1及其活动,认识位移—时间图像,理解其物理意义。(物理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任务2及其活动,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及其对应的位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自主预习】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1:银川至西安北高速铁路全线总长约618 km,规划运营速度为250 km/h,预留350 km/h提速条件,列车7:10从银川站出发,10:28到达西安北站,全程用时3小时18分钟。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全线总长约“618 km”指的是位移还是路程?(2)7:10从银川站出发,“7:10”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3)全程用时“3小时18分钟”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4)如果开车从银川站到西安北站,有多条路线,这些路线的路程相同吗?位移相同吗?思考2:电磁打点计时器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电源频率为50 Hz时,两次打点的时间间隔是多少?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新闻联播在北京时间19:00开始播出”,其中19:00指的是时间间隔。( )(2)智能手表记录某人晨练跑了4 km,指的是此人晨练运动的路程。 ( )(3)出租车司机打表收费,是根据出租车通过的位移来收取费用的。 ( )(4)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温度的正、负号表示大小。 ( )(5)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记录的仅是位移信息。 ( )第1课时 时刻和时间间隔 位置和位移 直线运动的位移【合作探究】任务1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 请阅读G7358次列车时刻表(2025年4月7日数据)。1.时刻表呈现的到站时间、出发时间、停留时间中,这些“时间”指代的意思相同吗? 哪些时间对应的是一个状态? 哪些时间对应的是一段过程?2.如果用时间轴描述G7358次列车的运行情况,怎样表示?时刻与时间间隔表示方法有何区别?1.时刻: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①________来表示。2.时间间隔: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②________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③________。应用1 辨别时刻和时间间隔(原创)(多选)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于2025年2月7日20:00举行,20时08分运动员入场式开始。天幕式总长80分钟,其中仪式部分约50分钟,文艺表演点火仪式和主题歌约30分钟。关于上面的数字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08分指的是时刻B.20时08分指的是时间间隔C.80分钟指的是时刻D.8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应用2 用坐标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几个词是指时间还是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或线段表示:第1 s末;第1 s;第2 s末;第2 s初;第2 s;前2 s;第3 s内。时间轴上如何表示时刻与时间间隔?【归纳总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表示方法(1)时刻:在表示时间的数轴(时间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如第2 s末、第2 s初等,是状态量。如图所示。(2)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如2 s内、第2 s内等,是过程量。如图所示。任务2 位置和位移的区别 如图所示,下课后王同学和张同学沿不同路径从A位置走到B位置,所走路程不同。李同学从A位置出发,走了与张同学相同的路程到达了C位置。1.王同学和张同学所走路程不同,位置变化相同吗?李同学与张同学所走路程相同,位置变化相同吗?2.可以用路程来具体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吗?如果不能,应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呢?可以怎样表示?1.物理学中,用④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⑤________来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这叫作⑥________。2.像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⑦________。像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作⑧________,比如温度、质量等。物体的位置与时刻相对应,物体的位移与⑨________相对应。应用1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下列生活中涉及位移和路程的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会上参加400米比赛的一位同学,他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是相同的B.某次导航推荐的一条路径显示为52 km,这个52 km是指位移大小C.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D.从家到学校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路径,路程可能不同,但位移是相同的应用2 位移与路程的计算图片是某人的锻炼行进图,外围是一个半径为R的圆,中央部分是两个半圆,人从A点出发沿A-B-C-O-A-D-C行进,最后到达C点,求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路程和位移。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归纳总结】1.位置与位移的关系【归纳总结】2.位移与路程的比较物理量 位移 路程定义 物体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意义 表示位置的变化 表示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长度性质 矢量 标量图示 物体沿不同路径从A运动到B,位移相同,路程不同关系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通常情况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任务3 直线运动的位移 高速公路上常见的指示牌如图所示,指示牌上显示此处距黟县6 km,距祁门24 km,能够让驾驶员有充分的准备。1.指示牌上显示的是路程还是位移?请说明理由。2.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做直线运动,我们可以沿着运动轨迹建立一维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位置,那么怎样表示物体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呢?3.如图所示,一质点沿着x轴从A点运动到B点,再从B点运动到C点,求该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ΔxAB和从B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ΔxB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可以用其末位置坐标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Δx来表示,即Δx=⑩________,若Δx的符号为正,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________;若Δx的符号为负,则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________。应用 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选自教科版教材例题)某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如图所示。它在10:00经过西单路口,10:06经过天安门,10:10到达王府井路口。已知西单路口距天安门1.8 km,王府井路口距天安门1.2 km。求该汽车从西单路口到王府井路口以及它再从王府井路口返回西单路口这两个过程的位移。长安街示意图沿长安街建立直线坐标系,坐标轴正方向向东。可以以天安门为坐标原点O,也可以以这段运动的起点西单路口为坐标原点O。在坐标轴上标出上述各点的位置坐标,用末位置坐标减去初位置坐标即可求出位移。【归纳总结】建立一维坐标系时,取不同的点为坐标原点,各位置的坐标是不同的,但是各段位移是相同的。【随堂检测】1.(任务1)(改编)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 s末到第5 s初经历了1 s的时间间隔B.我们学校这次运动会田径100 m的最好成绩是12.8 s,这个“12.8 s”指的是时刻C.小王迟到了,老师对他说:“希望你下次在7点50分以前到校。”其中“7点50分”指的是时刻D.物体在第3 s内运动了4 m,其中“第3 s内”指的是时刻2.(任务1、2)(多选)北京时间2024年7月29日凌晨2时40分,在巴黎奥运会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以56秒21的成绩摘得铜牌。已知100米蝶泳比赛的泳池长度为50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秒21”是时间间隔B.凌晨2时40分是时间间隔C.完成100米蝶泳决赛的过程,运动员的路程为50 mD.完成100米蝶泳决赛的过程,运动员的位移为03.(任务2)(改编)(多选)如图所示,A、B是静止在台球桌面上的两个球,台球运动员将球A击向球台侧壁C点,球A碰壁后反弹与球B相碰,最后球A停在球B的初始位置,已知C点与球A、球B初始位置间的距离分别为0.6 m和0.8 m,且AC⊥BC。关于球A从开始被击到撞后停止的全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球A通过的路程是1.4 mB.球A通过的路程是1.0 mC.球A通过的位移大小是0.8 mD.球A通过的位移大小是1.0 m4.(任务3)(改编)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 s末对应的坐标记录在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1 2 3 4 5x/m 0 5 -4 -3 -6 2A.质点在前3 s内通过的路程为12 mB.质点在前4 s内通过的路程最大C.质点在第2 s内经过的位移小于前2 s内经过的位移D.质点在第4 s内经过的位移小于第5 s内经过的位移参考答案自主预习思考1:(1)全线总长约“618 km”是路程。(2)7:10从银川站出发,“7:10”是时刻。(3)全程用时“3小时18分钟”是时间间隔。(4)这几条路线的路程大概率不同;位置变化相同,所以位移相同。思考2:电磁打点计时器主要由接线柱、线圈、永久磁体、振片、振针、限位孔、复写纸等部分组成。如果电源频率是50 Hz,则两次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判断 (1)× (2)√ (3)× (4)√ (5)×第1课时 时刻和时间间隔 位置和位移 直线运动的位移 合作探究任务1问题引领1.不同。到站时间、出发时间分别对应一个状态,指的是时刻;停留时间对应一段过程,指的是时间间隔。2.时间轴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时刻对应时间轴上一点,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一段。知识生成 ①点 ②线段 ③时间应用探究例1 AD 【解析】题中20时08分对应的是一个时间点,指的是时刻;80分钟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指的是时间间隔。例2 【提示】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时间。【解答】第1 s末、第2 s末、第2 s初都是时刻,可以分别用下图中的点A、B、A表示,第1 s、第2 s、前2 s、第3 s内都是指时间间隔,可以分别用下图中的线段OA、AB、OB、BC来表示。任务2问题引领1.由情境可知王同学和张同学的位置变化相同,李同学与张同学的位置变化不同。2.由上可知,路程不足以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物理学中用位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位移可用一条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该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直观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知识生成 ④路程 ⑤有向线段 ⑥位移 ⑦矢量 ⑧标量 ⑨时间间隔应用探究例3 D 【解析】400米比赛的跑道有弯曲部分,故路程与位移大小不同,A项错误;导航显示的52 km是预计路程,B项错误;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0时,路程不一定为零,C项错误;从家到学校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路径,路程可能不同,但位移是相同的,D项正确。例4 【解答】人所经过的路程是人所走的所有的路线的长度,人沿圆弧A→B→C→O→A→D→C行进的过程中,人经过的路程为大圆的周长和小圆周长的和,所以经过的总路程为3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为2R,方向由A指向C。任务3问题引领1. 显示的是路程,因为长距离的高速公路都是弯曲的。2.位移可用末位置坐标与初位置的坐标之差来表示,即用Δx=x2-x1来表示,若Δx的符号为正,则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一致;若Δx的符号为负,则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即指向x轴的负方向。3.ΔxAB=xB-xA=-2 m-3 m=-5 m,该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ΔxAB大小为5 m,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ΔxBC=xC-xB=1 m-(-2 m)=3 m,该质点从B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ΔxBC大小为3 m,方向与x轴正方向一致。知识生成 ⑩x2-x1 正方向 负方向应用探究例5 【解答】方法1 以天安门为位置坐标的原点O,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甲所示,各点的位置坐标:西单路口xA=-1.8 km,王府井路口xB=1.2 km。从西单路口到王府井路口的位移Δx=xB-xA=1.2 km-(-1.8 km)=3.0 km,方向向东。从王府井路口返回到西单路口的位移Δx'=xA-xB=-1.8 km-1.2 km=-3.0 km,负号表示方向向西。甲 以天安门为坐标原点建立直线坐标系方法2 以西单路口为位置坐标的原点O,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乙所示,各点的位置坐标:天安门xA=1.8 km,王府井路口xB=3.0 km。从西单路口到王府井路口的位移Δx=xB-xO=3.0 km-0=3.0 km,方向向东。从王府井路口返回到西单路口的位移Δx'=xO-xB=0-3.0 km=-3.0 km,负号表示方向向西。乙 以西单为坐标原点建立直线坐标系随堂检测1.C 【解析】第4 s末与第5 s初在时间轴上是同一个点,是指同一时刻,A项错误;学校运动会田径100 m的最好成绩是12.8 s,这个“12.8 s”指的是时间间隔,B项错误;“希望你下次在7点50分以前到校。”这里的“7点50分”是时间点,指的是时刻,C项正确;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第3 s内,指1 s的时间长度,是时间间隔,D项错误。2.AD 【解析】在时间轴上,“56秒21”对应一段长度,是时间间隔,A项正确;“凌晨2时40分”对应一个点,是时刻,B项错误;完成100米蝶泳决赛的过程,运动员的位移为0,路程是100 m,C项错误,D项正确。3.AD 【解析】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球A通过的路程为l=0.6 m+0.8 m=1.4 m,A项正确,B项错误;位移大小是初、末位置的直线距离,即位移x= m=1.0 m,C项错误,D项正确。4.D 【解析】质点在前3 s内通过的路程s≥(5+5+4+1)m=15 m,A项错误。第5 s内质点仍在运动,所以质点在前4 s内通过的路程不是最大,B项错误。质点在第2 s内经过的位移为-4 m-5 m=-9 m,大小为9 m;前2 s内经过的位移为-4 m-0=-4 m,大小为4 m;第4 s内经过的位移为-6 m-(-3 m)=-3 m,大小为3 m;第5 s内经过的位移为2 m-(-6 m)=8 m;比较位移的大小是比较位移的绝对值,可知质点在第2 s内经过的位移大于前2 s内经过的位移,质点在第4 s内经过的位移小于第5 s内经过的位移,C项错误,D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 第1课时 时刻和时间间隔 位置和位移 直线运动的位移.docx 1.2 第2课时 位移—时间图像 位移和时间的测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