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二课通常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为了生存,人类的先祖也在不断地努力——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为“新石器时代”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新石器时代中国远古居民学会了什么?●南庄头遗址发现家养狗遗存(距今约10000年)●贾湖遗址发现家养猪遗存(距今约9000年)●磁山遗址发现家养鸡遗存(距今约8000年)●百家遗址发现家养牛遗存(距今约7000年) 兴隆洼遗址:距今约8000年,有房址153座,成排平行排列,外围环绕椭圆形壕沟 裕民遗址:距今约8000年,有房址20余座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新石器时代中国远古居民还学会了什么?结合以上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说说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包括哪些?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我国,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有农业,然后人类的食物,乃能为无限制的扩充,人口的增加,才能无限制。人类才能定居。一切物质文明,乃有基础。——吕思勉《中国通史》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们把考古发现集中出现的地方称作遗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说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思考我国原始农业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产生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①看图名:区别地图的类型,了解地图的主题;②看图例:弄清符号的含义, 了解事情发展的态势;③看要素:重要山川,河流,沿海,沿江,集中区域等。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多;沿河流分布(如长江、黄河)。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阅读教材P11—12,完成下表,并对比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相同点。约7000年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木结构水井、种植水稻、骨耜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陶器、玉器、骨哨、雕刻、天然漆约6000年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渔钩、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骨器、石器、彩陶、陶埙等都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都种植作物,饲养家畜(猪、狗),产生原始手工业(陶器)都过着定居生活结合《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探究为什么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自然环境的不同是导致原始人类采取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我们将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考古遗存的总和称 作考古学文化。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12-13,完成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相关信息?发现地点典型代表时代特征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半坡居民、双槐树遗址、灵宝西坡遗址距今约5900-4400年黄河下游、淮河中下游焦家遗址、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时间氏族社会出现贫富分化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是 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重要遗址,距今约5000年。大房屋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部落事物的场所。墓地规模和随葬品看不出显著差别。特大型房基遗址F105:这是一座占地516平方米的带回廊特大宫殿基址,被认为是中国史前最大的单体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大型人工防护壕沟:揭示了西坡远古城池的布局,包括公益活动区、居住区、作坊区和墓葬区等。 大型墓葬区: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和陶器等随葬品,反映了仰韶文化中期复杂的社会特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成套玉器成套陶器出现精美的陶器、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的步伐。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贰·文明的奠基: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磨制石器农作物种植定居生活制作陶器饲养家畜黄河流域: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