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同盟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把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作为至高无上的使命,并为之奋斗一生。下列属于他参与的革命活动的是(  )
①建立华兴会 ②创办《民报》
③成立兴中会 ④发动广州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世纪初,在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各种进步书籍和报刊纷纷涌现。下图所示著作宣传的思想应是(  )
A.“有田同耕”思想 B.反封建礼教思想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维新变法思想
3.  原创·教材改编P48 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兴中会
4.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其中“民生”就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家国情怀 烈士墓园是纪念烈士的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下图所示烈士墓园纪念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6.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一文中指出:“……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孙中山意在号召(  )
A.推翻清政府 B.变法自强
C.发展资本主义 D建立革命政党
7.历史解释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
A.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B.关注民生问题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主张绝对平均
8.孙中山认为:“《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主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由此可见,《民报》(  )
A.与维新派实现了政治联合
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C.赞成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9.素养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话思想】
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早期思想发生的变化。
【史料实证 析政党】
材料二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创办中国同盟会的目的,指出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影响。
【历史解释 谈联系】
材料三
图1 图2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中两幅图片的关系。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
1.B 2.C 3.A
4.D 【解析】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D项正确。
5.C
素养提升
6.A 【解析】 根据材料“……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者,其意在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A项正确。
7.B
8.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民报》宣传民主共和思想,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加速了革命进程,D项正确。
9.(1)开始是学医救人,后来提出政治改良主张,最后走上革命道路。
(2)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力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图1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图2是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