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192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C.帮助改组国民党,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2.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是抱有无穷希望的,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  )
A.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B.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D.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
3.1926年,《北伐誓师词》中写道:“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保我平等,还我自由。”由此可见,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巩固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抗击西方列强的侵略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战争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上海工人发动武装起义
D.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5.下面是1918—1926年工人罢工次数统计图。对图中④处解读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蓬勃发展 B.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北伐胜利进军
6.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的《民国日报》和共产党的《向导》周报都积极宣传革命思想。这些宣传活动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了国共两党的社会威望
B.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
C.打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促进了当时文化事业的发展
7.学科融合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的发展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兄弟携手】
材料一 诸君要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兄弟齐心】
材料二 1926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8月26日 国民革命军6个团对湖北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双方互有胜负,汀泗桥几度易手
8月27日 张发奎亲督国民革命军三十五团和独立团占领汀泗桥,之后与吴佩孚部在贺胜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时间 史实
8月29日 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7军取得贺胜桥大捷
8月31日 大军集结武昌城下,9月初国民革命军向武汉三镇发动攻势
9月10日 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昌,吴佩孚率残部逃往河南信阳。至此,吴佩孚部队基本被消灭
【兄弟反目】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与此同时,工农运动走向低沉,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进入低潮。
——范玉书《学党史 知党情 跟党走》
(1)材料一中的“军官学校”是指什么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学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人数急剧减少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经历的变化。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
1.A 2.B
3.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土匪军阀,为虎作怅。帝国主义,以枭以张”“保我平等,还我自由”等可知,北伐军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军阀、土匪和帝国主义势力,寻求统一全国,以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A项正确。
4.D
素养提升
5.D 【解析】 根据“1918—1926年工人罢工次数统计图”可知,④处对应时间为1926年,这一年工人罢工次数显著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随着北伐胜利进军,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罢工次数显著增多,D项正确。
6.B
7.(1)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的支持;等等。
(3)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
(4)由合作领导革命到分裂对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