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01 核心考点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近代中国的2300多件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了解到了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曾经有这样一幅广为流传的漫画:一条金色的巨龙贴着地面挣扎着,它的头被“东洋人”压着,全副武装的“法兰西”和“德意志”正切割着它的四肢,“沙俄”和“英吉利”正为了龙尾争得怒目圆瞪,“美利坚”在一旁剥着龙鳞。可悲的是,动弹不得的巨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肢解。对于中华民族这段历史时期,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①无数仁人志士学习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实现富国强兵,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统治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3.《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一影响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构和议会制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④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封建帝制⑤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A.①→③→⑤ B.①→④→② C.③→⑤→② D.④→③→⑤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方向,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再属于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阶段,绝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由此可见( )①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需要资产阶级的参与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我国伟大社会革命的起始阶段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④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衔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1925年,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立下《国事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孙中山毕生奋斗,还是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②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改变了旧中国社会性质③废除不平等条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根本无法实现④这一时期中国所进行的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考点2 社会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6.通过下图可以看出( )①顺应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水平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看完微电影,小吴认为,由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私人经济,到社会主义改革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我们又回到了历史的出发点。下列能够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条件②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趋势③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方针政策的延续④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023年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70周年,70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中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性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②证明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就中国发展中国③社会主义工业化旨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生产关系④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下列选项符合《共产党宣言》这一论断的是( )①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 )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02 高考真题1.(2025·安徽·高考真题)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思主义( )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江西·高考真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发展生产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B.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4.(2024·安徽·高考真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5.(2024·湖南·高考真题)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浙江·高考真题)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这里,“我们的工作”指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根本变革生产关系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D.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7.(2023·浙江·高考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03 时政押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顶风冒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③探索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和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其精神遗产至今激励着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C.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D.抗战胜利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是“十月革命后,广大的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因此,对于这场革命,无产阶级“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是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而参加”。会议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印证了( )①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无产阶级要掌握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领导权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百年屈辱进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①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②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试卷第2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1页第0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01 核心考点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近代中国的2300多件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了解到了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中国人民探索救国路。在复兴之路展厅里小王看到了近代中国的2300多件展品,了解到了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知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①②正确。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不属于材料所示时间内,排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错误。2.曾经有这样一幅广为流传的漫画:一条金色的巨龙贴着地面挣扎着,它的头被“东洋人”压着,全副武装的“法兰西”和“德意志”正切割着它的四肢,“沙俄”和“英吉利”正为了龙尾争得怒目圆瞪,“美利坚”在一旁剥着龙鳞。可悲的是,动弹不得的巨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肢解。对于中华民族这段历史时期,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①无数仁人志士学习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实现富国强兵,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统治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本题为逆向选择题,②③符合题意。“无数仁人志士学习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实现富国强兵,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①排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④排除。3.《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一影响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构和议会制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④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封建帝制⑤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A.①→③→⑤ B.①→④→② C.③→⑤→② D.④→③→⑤【答案】C【详解】①: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构和议会制,但材料强调的是《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影响,①排除。④: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联合无产阶级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必要性,其指导思想并非源自《共产党宣言》,④不合题意。③: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③应该排在第一位。⑤: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⑤应该排第二位。②:1978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应该排第三位。正确顺序是③→⑤→②。故本题选C。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历史方向,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再属于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阶段,绝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由此可见( )①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需要资产阶级的参与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我国伟大社会革命的起始阶段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④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衔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说明我国当时的革命需要资产阶级的参与,①错误。②④: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我国伟大社会革命的起始阶段,也说明社会主义革命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衔接,②④正确。③: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③错误。故本题选C。5.1925年,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立下《国事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孙中山毕生奋斗,还是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②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改变了旧中国社会性质③废除不平等条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根本无法实现④这一时期中国所进行的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①说法正确。②: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说法错误。③:在列强压迫和旧中国国力衰弱的背景下,废除不平等条约缺乏实际支撑,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彻底实现,③说法正确。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5年中国革命已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考点2 社会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6.通过下图可以看出( )①顺应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水平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图片展示的是我国三大改造的部分场景(农业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据此可知,我国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水平,①正确。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正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排除。④:图中展示的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任务才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排除。故本题选A。7.看完微电影,小吴认为,由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私人经济,到社会主义改革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我们又回到了历史的出发点。下列能够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条件②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趋势③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方针政策的延续④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社会主义改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这些可以反驳小吴的观点,①④符合题意。先有社会主义改造,后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②③排除。故选B。8.1953年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023年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70周年,70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中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性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②证明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就中国发展中国③社会主义工业化旨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生产关系④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现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①符合题意。②:70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飞越,中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性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证明了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就中国发展中国,②符合题意。③:社会主义工业化旨在发展生产力,而不是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生产关系,③错误。④:材料强调70年来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没有涉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下列选项符合《共产党宣言》这一论断的是( )①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①错误。②: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错误。③: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统治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证明力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③正确。④: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下列选项符合《共产党宣言》这一论断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④正确。故本题选D。10.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 )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②正确。 ③: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③排除。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直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非“创造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④排除。故本题选A。02 高考真题1.(2025·安徽·高考真题)1920年前后,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逐步划清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气象。这种新气象意味着马克思主义( )①成功实现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已经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自觉追求③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了新方向④在中国进入了全面系统的传播阶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详解】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20 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刚在中国广泛传播,还没有成功实现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①错误。②:材料中提到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经过摸索转向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湘江评论》等报刊纷纷刊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得到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认可,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②正确。③: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就能够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来思考中国的革命问题,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指明新的方向,③正确。④: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端。五四运动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在《新青年》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该选项的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C。2.(2024·江西·高考真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②发展生产力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④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错误。②: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错误。③:“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③正确。④:“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这表明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④正确。故本题选D。3.(2024·浙江·高考真题)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B.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答案】D【详解】A: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故A排除。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故B排除。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故C排除。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故D正确。故本题选D。4.(2024·安徽·高考真题)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答案】D【详解】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不选。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B不选。C: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C不选。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D正确。故本题选D。5.(2024·湖南·高考真题)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世界反殖民主义和反帝斗争提供了榜样和动力,①正确。②:新中国成立时(1949年),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尚未完全消灭剥削制度(如民族资产阶级仍存在)。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完成后,才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②错误。③: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政治基础,使中国从旧社会转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③正确。④:“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用于描述十月革命(1917年),新中国成立虽影响重大但更侧重于改变中国和地区格局,而非全球性“新纪元”,④错误。故本题选B。6.(2024·浙江·高考真题)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这里,“我们的工作”指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根本变革生产关系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D.完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答案】A【详解】A:毛泽东豪迈地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工作”指的是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人民当家作主,A符合题意。B:根本变革生产关系,是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不符合题意。C:党的八大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不符合题意。D: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们的工作”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D排除。故本题选A。7.(2023·浙江·高考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③④: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03 时政押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顶风冒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③探索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和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①正确。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苏联模式。但苏联模式本身存在一些弊端,而且中国与苏联国情有别,简单照搬苏联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曲折主要是因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急于求成等多方面原因,而不是没吸收苏联经验,②说法错误。③: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③正确。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和矛盾,只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等方式加以解决,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其精神遗产至今激励着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B.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C.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D.抗战胜利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C【详解】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A说法错误。B: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B说法错误。C: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遭受列强侵略战争失败,而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地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C说法正确。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是“十月革命后,广大的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因此,对于这场革命,无产阶级“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是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而参加”。会议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印证了( )①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无产阶级要掌握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领导权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③: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没有体现“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知识,①③排除。②④:中国民主革命是“十月革命后,广大的世界革命之一部分”,这说明中国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取得领导权,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4.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百年屈辱进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 )①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②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①③正确。②: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②错误。④: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建立起来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取得全面胜利后,④错误。故本题选A。试卷第2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原卷版).docx 第0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