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同步练习)--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1
题型01 摩擦力的概念 2
题型02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3
题型03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5
创新拓展练 6
新题速递 11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摩擦力的概念
1.(2025 浙江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3块砖对第4块砖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mg、竖直向下 B.mg、竖直向上
C.2mg、竖直向下 D.2mg、竖直向上
2.(2025 萧山区一模)书本“筷子提米”实验中,玻璃杯和米被筷子慢慢提起(如图所示),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
A.米对筷子产生的压力
B.筷子对玻璃杯向上的提力
C.米对玻璃杯向上的摩擦力
D.筷子对米向上的摩擦力
3.(2025 临安区一模)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向后蹬地时(脚未离地),此时左脚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前 D.水平向后
题型02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小华在训练爬杆和爬绳时,先后顺着杆向下匀速直线滑落和沿着绳匀速向上爬,握杆的力小于抓绳的力,且下滑时速度大于爬升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均竖直向上
B.绳子更粗糙,所以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C.抓绳的力更大,所以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D.下滑时速度更大,所以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5.(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F=30N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在足够长的物体B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0N,方向向右
B.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2N,方向向左
C.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N,方向向右
D.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2N,方向向右
6.(2024春 鄞州区校级月考)有人想水平地夹持一叠书,他用手在这叠书的两端加一压力F=200N,如图所示,如每本书的质量为1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0,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此人可能夹持书的最大数目为(  )
A.16 B.18 C.22 D.24
题型03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7.(2024秋 海曙区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脚踏板和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齿轮与链条咬合紧密
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
8.(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各大景区都推出的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
B.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C.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9.(2024秋 慈溪市期中)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
C.乒乓球拍上黏贴橡胶
D.黑板擦使用粗纤维做擦面
创新拓展练
10.(2025 西湖区模拟)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
A.甲 B.乙 C.丙 D.丁
11.(2025 浙江模拟)骑行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活动。下列关于自行车物理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车轮轴与轴承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
B.轮胎和脚踏板上的花纹属于有害摩擦
C.刹车时按压把手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摩擦
D.加速骑行可以减小自行车与地面间的摩擦
12.(2025 婺城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在 0~2s 内拉力F等于7N
C.在 0~6s内拉力F等于5N
D.在 2~6s 内拉力F等于7N
13.(2024秋 鄞州区校级期末)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14.(2024秋 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D.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零
15.(2024秋 海曙区期末)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6N,水平向左 B.4N,水平向右
C.6N,水平向右 D.4N,水平向左
16.(2025 舟山二模)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17.(2024 鹿城区校级一模)橡皮泥具有取材方便、容易变形且变形后不反弹、可重复使用和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科学实验材料。如图所示,小温将一块重2牛的橡皮泥贴在黑板上,用10牛的力推着黑板匀速向右运动,此时橡皮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10牛,向上 B.10牛,向左 C.2牛,向上 D.2牛,向左
18.(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物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得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他们应用该规律及相关知识分析了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已知物体A重10N,B、C重均为5N,不计绳重及其与滑轮的摩擦。当在绳端挂上物体B时(如图甲),物体A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A所受摩擦力为f1;接着把物体C放在A上,三者停止运动时(如图乙),A所受摩擦力为f2;再用力F竖直向下拉物体B,使物体A、C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变)。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f1=5N,f2=0N,F=7.5N
B.f1=2.5N,f2=0N,F=2.5N
C.f1=2.5N,f2=5N,F=7.5N
D.f1=5N,f2=5N,F=2.5N
19.(2024秋 慈溪市期中)如图,用F=1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10N,向左 B.4N,向右 C.10N,向右 D.4N,向左
新题速递
20.(2024秋 鄞州区期中)下列说法与其对应的科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
A.自行车轮胎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举重运动员上场之前会在手心涂碳酸镁粉末是为了增大摩擦
C.体操运动员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为了减小摩擦
D.用光滑的材料做滑梯是为了增大摩擦
21.(2024秋 乐清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为v2(v2>v1)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以地面为参考物)。下列有关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t1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C.t1﹣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D.t2﹣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22.(2024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如图为可骑行前轮驱动(图中左侧轮)电动行李箱,当行李箱向左侧运动时,行李箱前、后轮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方向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3.(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传送带上的物体相连,物体与传送带接触面粗糙,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将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且摩擦力变大
B.物体保持稳定状态,且摩擦力不变
C.弹簧向右伸长量变大
D.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且摩擦力变小
24.(2024 浙江一模)小明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用力传感器显示拉力F的大小。如图所示,让驱动装置带动传送带顺时针运行,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B.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传送带受到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若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变大,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
D.若将同样大小的铁块置于木块上方,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
25.(2024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F1和F2的作用,拉力F1和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根据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t=3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t=7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在4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
26.(2025 路桥区二模)某同学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拉动木板过程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数据(不考虑滑轮重力以及绳子的摩擦力)。
(1)在2﹣4秒的时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以下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2﹣4秒,木块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该实验需要F匀速拉动木板
C.因为水平桌面粗糙,拉力F大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27.(2025春 临平区月考)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     运动。
(2)由图乙和图丙可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这是应用了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28.(2024秋 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在18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9.(2025春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
(1)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地面受到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30.(2025秋 北仑区期末)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     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为1.6N。
(2)图乙中,放在木板上的铝块和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
(3)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31.(2025春 椒江区期末)家里的罐头(如图甲所示)瓶盖因太紧而拧不开,于是小科在瓶盖外包上毛巾,再用力拧,毛巾打滑,瓶盖还是没动。爸爸让他换一条湿毛巾试试,果然湿毛巾不再打滑,瓶盖打开了,由此他觉得水有助于增大摩擦力,但为什么许多公共场合的地面在用水清扫过后会摆放“小心地滑”的牌子(如图乙所示)。水到底是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呢?为了解决困惑,小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滴数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拉力/牛 3.16 3.34 3.72 3.92 3.02 2.80 2.82 2.82
(1)请你推断:当水的滴数为32时,摩擦力大小为     牛。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很难做到匀速,在不更换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小科想到另一种测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保持不动,    。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请解释人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时容易向后摔倒的原因:    。
32.(2025 桐乡市模拟)“双减”实施后,小科热衷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他找来家里几只不同的鞋子,利用测力计设计以下实验来比较“鞋子的防滑性能”。在家里的水平地板上,先用测力计将一只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如图是他的实验示意图。他分别缓慢拉动5只不同鞋子,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结果记录如下表。
鞋类 男凉拖鞋 女凉拖鞋 棉拖鞋 运动鞋 皮鞋
示数/N 1.0 0.7 0.7 1.8 2.2
(1)小科在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通过     比较鞋子的防滑性能。
(2)根据实验结果,小科得出,在这几种鞋子中,皮鞋防滑性能最好。小明认为小科的实验方案不够严谨,没有控制     相同。
(3)小明还建议“用尺码相同5只不同鞋子进行试验,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请你评价小明的建议。     。
33.(2025 永康市模拟)2025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中国代表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而北京也正式成为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小康在观看冬奥会冰壶比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康和小永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由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表:
质量m/g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滑行距离s/m 0.36 0.35 0.35 0.36 0.35 0.36 0.36
(1)木块每次都从O点由静止下滑,因此到达A点时的     相同。
(2)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实验后小康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质量m/g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滑行距离s/m 0.36 0.35 0.34 0.33 0.32 0.31 0.30
请你评价小康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
(4)小永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假如木块和钩码在水平面滑行的初速度和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相同,则木块和钩码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请从功和能的角度帮小永向老师解释原因: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1
题型01 摩擦力的概念 2
题型02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3
题型03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5
创新拓展练 6
新题速递 11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摩擦力的概念
1.(2025 浙江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3块砖对第4块砖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mg、竖直向下 B.mg、竖直向上
C.2mg、竖直向下 D.2mg、竖直向上
【答案】A
【解答】解:将4块砖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在竖直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4mg,两个相等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
2f=4mg,f=2mg。
由此可见:第1块砖和第4块砖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均为2mg。
将第1块砖和第2块砖当作一个整体隔离后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在竖直方向共受到两个力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2mg,木板对第1块砖向上的摩擦力f=2mg;由平衡条件可得二力已达到平衡,第2块砖和第3块砖之间的摩擦力必为零。
将第3块砖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mg,第4块砖对第3块砖向上的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f′=mg,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第3块砖对第4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下。
故选:A。
2.(2025 萧山区一模)书本“筷子提米”实验中,玻璃杯和米被筷子慢慢提起(如图所示),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
A.米对筷子产生的压力
B.筷子对玻璃杯向上的提力
C.米对玻璃杯向上的摩擦力
D.筷子对米向上的摩擦力
【答案】C
【解答】解:将玻璃杯和米当作一个整体,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了起来停在空中时处于静止状态,则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的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025 临安区一模)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向后蹬地时(脚未离地),此时左脚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前 D.水平向后
【答案】C
【解答】解: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受到水平向前的静摩擦,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题型02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小华在训练爬杆和爬绳时,先后顺着杆向下匀速直线滑落和沿着绳匀速向上爬,握杆的力小于抓绳的力,且下滑时速度大于爬升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均竖直向上
B.绳子更粗糙,所以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C.抓绳的力更大,所以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D.下滑时速度更大,所以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答案】A
【解答】解:小华在爬杆或爬绳时,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因小华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道f=G,
由于在两种情况下,小华的重力不变,所以两种情况下,他受到的摩擦力相等,与爬的速度和握力的大小没有关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F=30N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在足够长的物体B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0N,方向向右
B.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2N,方向向左
C.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N,方向向右
D.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2N,方向向右
【答案】C
【解答】解:
A、对A受力分析: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受到B的摩擦力为30N,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A对B的摩擦力为30N,方向水平向左,故A错误;
BC、对整体分析,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地面对B的摩擦力,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30N﹣22N=8N,方向水平向右,故C正确,B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时相互的,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N,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左,故D错误。
故选:C。
6.(2024春 鄞州区校级月考)有人想水平地夹持一叠书,他用手在这叠书的两端加一压力F=200N,如图所示,如每本书的质量为1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0,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此人可能夹持书的最大数目为(  )
A.16 B.18 C.22 D.24
【答案】B
【解答】解:设有n本书,将所有的书当作整体,受力分析:书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手对书向上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
由题意知,2F静≥G书,即2μ1F≥nmg......①
再考虑除最外侧两本书( n﹣2本)的其它书当作整体,受力分析:书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最外侧两本书对中间书向上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
由题意知,2F静'≥G书',即2μ2F≥( n﹣2)mg......②
由①②,解得:n≤18;
故最多可以有20本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题型03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7.(2024秋 海曙区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脚踏板和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齿轮与链条咬合紧密
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
【答案】B
【解答】解:A、自行车脚踏板和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齿轮与链条咬合紧密,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各大景区都推出的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
B.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C.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B
【解答】解:A.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故A正确;
B.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和橡皮艇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橡皮艇加速下滑,是因为橡皮艇受到重力的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B。
9.(2024秋 慈溪市期中)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
C.乒乓球拍上黏贴橡胶
D.黑板擦使用粗纤维做擦面
【答案】A
【解答】解:
A、圆珠笔的笔尖有小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符合题意;
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黑板擦使用粗纤维做擦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创新拓展练
10.(2025 西湖区模拟)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均静止不动,说明水平方向上都受平衡力,
甲受到水平向右3N的拉力,则摩擦力为3N,水平向左;
乙受到水平向左5N的拉力,则摩擦力为5N,水平向右;
丙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0N﹣7N=3N,合力方向水平向左,则摩擦力为3N,水平向右;
丁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2N﹣10N=2N,合力方向水平向右,则摩擦力为2N,水平向左;
综上所述,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甲。
故选:A。
11.(2025 浙江模拟)骑行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活动。下列关于自行车物理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车轮轴与轴承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
B.轮胎和脚踏板上的花纹属于有害摩擦
C.刹车时按压把手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摩擦
D.加速骑行可以减小自行车与地面间的摩擦
【答案】C
【解答】解:A、车轮轴与轴承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故A错误;
B、轮胎和脚踏板上的花纹属于有益摩擦,防止脚打滑,故B错误;
C、刹车时手捏把手,是通过杠杆增大了车闸和车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
D、加速骑行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自行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2.(2025 婺城区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在 0~2s 内拉力F等于7N
C.在 0~6s内拉力F等于5N
D.在 2~6s 内拉力F等于7N
【答案】D
【解答】解:A.该题中没有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的任何提示,故A错误;
B.在0~2s内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即此时的拉力F大于重力和摩擦力,所以无法确定,故B错误;
C.在0~6s内,先加速后匀速,所以此时的拉力是变化的,故C错误;
D.由乙图可见,在2~6s铁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因此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根据平衡力的特点,f+G=F,所以F=G+f=5N+2N=7N,故D正确。
故选:D。
13.(2024秋 鄞州区校级期末)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答案】A
【解答】解: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与v所示方向相反。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2024秋 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D.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零
【答案】B
【解答】解:A、甲图中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且f=F,又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F,乙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
B、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所以两种情况下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故B正确;
CD、甲图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F,即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乙图中A物体与B相对静止,A物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为零;故C、D错误;
故选:B。
15.(2024秋 海曙区期末)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6N,水平向左 B.4N,水平向右
C.6N,水平向右 D.4N,水平向左
【答案】B
【解答】解:物块B静止不动,以B为研究对象,B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B受到弹簧测力计对它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F示=4N,方向水平向右。
故选:B。
16.(2025 舟山二模)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答案】D
【解答】解:货物与皮带相对挤压,假如接触面光滑,货物会向下滑动,故货物相对皮带有向下滑动的趋势,货物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相反,沿斜面向上。
故选:D。
17.(2024 鹿城区校级一模)橡皮泥具有取材方便、容易变形且变形后不反弹、可重复使用和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科学实验材料。如图所示,小温将一块重2牛的橡皮泥贴在黑板上,用10牛的力推着黑板匀速向右运动,此时橡皮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10牛,向上 B.10牛,向左 C.2牛,向上 D.2牛,向左
【答案】C
【解答】解:贴在黑板上的橡皮泥受到的重力和黑板施加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橡皮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竖直向上;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物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得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他们应用该规律及相关知识分析了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已知物体A重10N,B、C重均为5N,不计绳重及其与滑轮的摩擦。当在绳端挂上物体B时(如图甲),物体A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运动,A所受摩擦力为f1;接着把物体C放在A上,三者停止运动时(如图乙),A所受摩擦力为f2;再用力F竖直向下拉物体B,使物体A、C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变)。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f1=5N,f2=0N,F=7.5N
B.f1=2.5N,f2=0N,F=2.5N
C.f1=2.5N,f2=5N,F=7.5N
D.f1=5N,f2=5N,F=2.5N
【答案】D
【解答】解:在图甲中,物体A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水平向右的B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桌面对A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f1等于物体B的重力,即:f1=5N;
A的重力是10N,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N,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比值为:0.5;
接着把物体C放在A上,三者停止运动时(如图乙),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A受到水平向右的B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桌面对A的静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2=5N;
再用力F竖直向下拉物体B,使物体A、C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变),此时的压力为10N+5N=15N;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则此时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15N×0.5=7.5N;
A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B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F、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A处于平衡状态,则F=7.5N﹣5N=2.5N。
故选:D。
19.(2024秋 慈溪市期中)如图,用F=1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10N,向左 B.4N,向右 C.10N,向右 D.4N,向左
【答案】B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用F=1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A、B之间有相对滑动,AB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物块相对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为水平向右,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新题速递
20.(2024秋 鄞州区期中)下列说法与其对应的科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
A.自行车轮胎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举重运动员上场之前会在手心涂碳酸镁粉末是为了增大摩擦
C.体操运动员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为了减小摩擦
D.用光滑的材料做滑梯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D
【解答】解:A、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
B、举重运动员上场之前会在手心涂碳酸镁粉末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正确;
C、体操运动员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故C正确;
D、用光滑的材料做滑梯,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D。
21.(2024秋 乐清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为v2(v2>v1)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以地面为参考物)。下列有关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t1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C.t1﹣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D.t2﹣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A
【解答】解:根据图象分析有:0﹣t1时间内木块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t1﹣t2小物块向右匀加速,t2﹣t3当速度增加到与皮带相等时,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摩擦力消失。
A.由图可知,t1时刻小物块向左运动到速度为零,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此后反向运动,故A符合题意;
B.在0﹣t1时间内小物块向左减速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t1﹣t2时间内小物块向右加速运动,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摩擦力一直向右;故B不符合题意;
C.t1﹣t2时间内,小物块在滑动摩擦动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t2﹣t3时间内,当速度增加到与皮带相等时,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摩擦力消失,小物块开始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2024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如图为可骑行前轮驱动(图中左侧轮)电动行李箱,当行李箱向左侧运动时,行李箱前、后轮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方向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当行李箱向左侧运动时,行李箱前轮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给前轮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向前的摩擦力推动行李箱前行;行李箱的后轮相对地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地面给前轮的摩擦力向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传送带上的物体相连,物体与传送带接触面粗糙,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将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且摩擦力变大
B.物体保持稳定状态,且摩擦力不变
C.弹簧向右伸长量变大
D.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且摩擦力变小
【答案】B
【解答】解:AB、由题意可知,当物体放到传送带上时,由于传送带与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会产生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则弹簧会伸长一段长度,当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同时,物体将保持稳定状态;当传送带的速度逐渐增大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再改变,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摩擦力不变,弹簧的拉力不变,所以弹簧向右伸长量不变,故C错误;
D、传送带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但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4.(2024 浙江一模)小明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用力传感器显示拉力F的大小。如图所示,让驱动装置带动传送带顺时针运行,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B.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传送带受到大小为F、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若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变大,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
D.若将同样大小的铁块置于木块上方,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
【答案】C
【解答】解:A.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传送带向右转动,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所以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A错误;
B.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由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传送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故B错误;
C.若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变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故C正确;
D.若将同样大小的铁块置于木块上方,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增大,力传感器的示数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25.(2024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F1和F2的作用,拉力F1和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根据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t=3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t=7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在4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答】解:A、由图丁可知,t=1s时小车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F1和向右的拉力F2、静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为0;由图可知,此时的F1=3N,F2=1N,则静摩擦力为:f=F1﹣F2=3N﹣1N=2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故A错误;
B、由v﹣t图像可知,4s~6s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由图可知,此时的F'1=6N,F'2=3N,则f'=F'1﹣F'2=6N﹣3N=3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t=3s时,F1大于F2,小车向左运动,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3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正确;
C、t=7s时,F''1=0N,F''2=2N,小车向左减速运动,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3N,故C错误;
D、在4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则小车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此时的两个拉力不同,则小车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6.(2025 路桥区二模)某同学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拉动木板过程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数据(不考虑滑轮重力以及绳子的摩擦力)。
(1)在2﹣4秒的时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3.6  N。
(2)以下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
A.2﹣4秒,木块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该实验需要F匀速拉动木板
C.因为水平桌面粗糙,拉力F大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答案】(1)3.6;(2)AC。
【解答】解:(1)图乙中,2﹣4秒的时侯,拉力传感器的示数约为1.8N,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1.8N=3.6N,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3.6N;
(2)A.本实验中,向右拉动木板,木块相对地面一直是静止,故A正确;
B.该实验无论木板是否匀速运动,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和两者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相同,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故B错误;
C.因为水平桌面粗糙,拉力F等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与木板与桌面间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摩擦力之和,所以F大于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故C正确,故选AC。
故答案为:(1)3.6;(2)AC。
27.(2025春 临平区月考)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由图乙和图丙可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拔河比赛时队员要穿鞋底带有花纹的运动鞋参赛,这是应用了  甲、丙  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
【答案】(1)匀速直线;(2)压力;(3)甲、丙。
【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甲、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可得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差。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3)甲、丙。
28.(2024秋 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在18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右  (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14  N.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14  N。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4N,方向向左;B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4N;摩擦力水平向右;
以A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为18N,同时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物体B对它的摩擦力,二者之和为18N,
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18N﹣4N=14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还为14N。
故答案为:右;14;14。
29.(2025春 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
(1)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地面受到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答案】(1)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4N,方向水平向右;
(2)地面受到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是2N,方向水平向右。
【解答】解:(1)物块B静止不动,受平衡力作用;以B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B受到弹簧测力计对它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F示=4N,方向水平向右;
(2)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B会给A一个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4N,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受B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及拉力F的作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6N﹣4N=2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受到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是2N,方向水平向右。答:(1)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4N,方向水平向右;
(2)地面受到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是2N,方向水平向右。
30.(2025秋 北仑区期末)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  匀速直线运动  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为1.6N。
(2)图乙中,放在木板上的铝块和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3)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等于。
【解答】解:(1)竖直向上拉测力计,通过定滑轮使铝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即测力计的示数。
(2)甲中弹簧测力计拉力为1.6N,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为2N。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图乙中接触面间的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图丙可知,铝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等于。
31.(2025春 椒江区期末)家里的罐头(如图甲所示)瓶盖因太紧而拧不开,于是小科在瓶盖外包上毛巾,再用力拧,毛巾打滑,瓶盖还是没动。爸爸让他换一条湿毛巾试试,果然湿毛巾不再打滑,瓶盖打开了,由此他觉得水有助于增大摩擦力,但为什么许多公共场合的地面在用水清扫过后会摆放“小心地滑”的牌子(如图乙所示)。水到底是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呢?为了解决困惑,小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滴数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拉力/牛 3.16 3.34 3.72 3.92 3.02 2.80 2.82 2.82
(1)请你推断:当水的滴数为32时,摩擦力大小为  2.82  牛。
(2)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很难做到匀速,在不更换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小科想到另一种测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保持不动, 用力拉玻璃板  。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大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直至稳定不变  。
(4)请解释人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时容易向后摔倒的原因: 湿滑的地面水多,摩擦力突然减小,行人的脚速度会增大,上半身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后摔倒。  。
【答案】( 1 ) 2.82;
(2)拉动下面的玻璃板;
(3)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大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直至稳定不变;
(4)湿滑的地面水多,摩擦力突然减小,行人的脚速度会增大,上半身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后摔倒。
【解答】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拉力随水的滴数的变化规律,观察表格第7、8、9此实验数据,拉力大小应该不变,此时摩擦力不变,第8次实验,当水的滴数为32时,摩擦力大小为2.82N;
(2)当拉动下面的玻璃板时,无论玻璃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上面的木块对它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保持不动,用力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得稳定;
(3)由表格数据可知,前4次实验过程中,水滴数增加,摩擦力增大,第5次实验后,水滴数增加,摩擦力变小且趋于平稳,故能得出的结论: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大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直至稳定不变;
(4)人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时容易向后摔倒的原因:湿滑的地面水多,摩擦力突然减小,行人的脚速度会增大,上半身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后摔倒。
故答案为:
( 1 ) 2.82;
(2)拉动下面的玻璃板;
(3)水量在一定范围内会增大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直至稳定不变;
(4)湿滑的地面水多,摩擦力突然减小,行人的脚速度会增大,上半身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后摔倒。
32.(2025 桐乡市模拟)“双减”实施后,小科热衷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他找来家里几只不同的鞋子,利用测力计设计以下实验来比较“鞋子的防滑性能”。在家里的水平地板上,先用测力计将一只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如图是他的实验示意图。他分别缓慢拉动5只不同鞋子,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结果记录如下表。
鞋类 男凉拖鞋 女凉拖鞋 棉拖鞋 运动鞋 皮鞋
示数/N 1.0 0.7 0.7 1.8 2.2
(1)小科在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通过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比较鞋子的防滑性能。
(2)根据实验结果,小科得出,在这几种鞋子中,皮鞋防滑性能最好。小明认为小科的实验方案不够严谨,没有控制  压力  相同。
(3)小明还建议“用尺码相同5只不同鞋子进行试验,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请你评价小明的建议。  不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
【答案】(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压力;(3)不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解答】解:(1)实验中鞋子的防滑性能不能直接测量出来,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比较鞋子的防滑性能,这用到了转换法;
(2)根据表格数据知匀速拉动皮鞋的拉力大,滑动摩擦力大,因实验中没有控制鞋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同,所以不能判断出皮鞋防滑性能最好;
(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受力面积无关,所以不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压力;(3)不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33.(2025 永康市模拟)2025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中国代表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而北京也正式成为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小康在观看冬奥会冰壶比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康和小永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由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表:
质量m/g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滑行距离s/m 0.36 0.35 0.35 0.36 0.35 0.36 0.36
(1)木块每次都从O点由静止下滑,因此到达A点时的  速度  相同。
(2)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与质量无关  。
(3)实验后小康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质量m/g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滑行距离s/m 0.36 0.35 0.34 0.33 0.32 0.31 0.30
请你评价小康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小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做实验记录数据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便更改数据  ;
(4)小永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假如木块和钩码在水平面滑行的初速度和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相同,则木块和钩码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请从功和能的角度帮小永向老师解释原因: 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木块和钩码具有的动能越大,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就越多,所以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  。
【答案】(1)速度;(2)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3)小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做实验记录数据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便更改数据;(4)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木块和钩码具有的动能越大,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就越多,所以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
【解答】解:(1)木块每次都从O点静止下滑,到达A点的速度相同。
(2)由题中的数据记录表格可以发现随着质量的增加虽然滑行距离略有变化,但不明显,可以认为是误差的原因,所以可得结论: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与质量无关。
(3)小康改动数据,所以其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做实验记录数据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便更改数据。
(4)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木块和钩码具有的动能越大,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就越多,所以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
故答案为:(1)速度;(2)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3)小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做实验记录数据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便更改数据;(4)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木块和钩码具有的动能越大,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就越多,所以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