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上·慈溪期中)以下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是g的单位,是密度的单位,是速度的单位。
【解答】压强等于压力与面积的比值。那么压强的单位就由压力单位(N)和面积单位(m2)复合而成,即压强的单位是N/m2,而物理上用Pa取代了N/m2。
故答案为:B。
2.(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初中生受到的重力约为100N
B.初中生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C.初中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D.初中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1200Pa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初中生一秒钟走两步,一步的距离约为0.6m,可知速度约为1.2m/s。
【解答】A、一个中学生质量约50kg,受到的重力在
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生身体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平时计算时取水的密度1000kg/m3,故B不符合题意;
C、初中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故C符合题意;
D、初中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等于自身的重力
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正在上升的小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挂在墙上的小球
【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进行判断。
【解答】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
A、图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
B、图中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故B错误;
C、图中重力的方向斜向上,故C错误,
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4八上·慈溪期中)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ABD.由公式分析;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公式可知,密度变小,故A正确;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公式可知,密度变小,故B错误;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不变,故C错误;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5.(2024八上·慈溪期中)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冰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D.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可知,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
(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一定,惯性不会改变。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要判断物体的动与静,就要比较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解答】A、把冰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冲过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故B正确;
C、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与运动员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对冰面有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运动员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
C.乒乓球拍上黏贴橡胶 D.黑板擦使用粗纤维做擦面
【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以滚动代替滑动,也可以减小摩擦力。
【解答】A、圆珠笔的笔尖有小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故A符合题意;
BCD、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黑板擦使用粗糙纤维做擦面,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慢
C.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D.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答案】D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静止变运动;②运动变静止;③速度大小改变;④运动方向改变。
【解答】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改变,故A不合题意;
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慢,运动状态改变,故B不合题意;
C.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不变但是方向改变,故C不合题意;
D.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因此运动状态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4八上·慈溪期中)我国已研造出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km/h在运行时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进行分析。
【解答】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另一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另一侧压强大于人车之间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BCD错误,A正确。
故答案为:A。
9.(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  )
A.用打气筒向篮球内打气 B.吸盘式挂衣钩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 D.用吸管吸饮料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需要额外施加作用力,不是由大气压导致的。
【解答】A、用打气筒向篮球内打气,依靠活塞对气体产生的压强,而不是大气压强,故A符合题意;B、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B不合题意;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则滴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试剂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滴管,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则吸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吸管,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2024八上·慈溪期中)连通器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连通器:底部连通、上端开口。
【解答】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底部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之间都可以构成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船只顺利通行,故B不符合题意;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故C符合题意;
D、下水道存水管是一个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形成水封,可以防止难闻气味进入室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24八上·慈溪期中)以下做法,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刀刃磨得很薄 B.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可知,可通过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解答】A、刀刃磨得很薄,受力面积减小,由可知,压强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盲道上凸起的圆点,受力面积减小,由可知,压强增大,可以通过脚的感觉不同引导盲人前进,故B不符合题意;
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受力面积减小,由可知,压强增大,有利于快速击碎窗户玻璃,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可以增大受力面积,由可知,压强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等于()
A.3:5 B.3:2 C.2:5 D.9:10
【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设每个正方体的受力面积为S,重力为G,根据计算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甲:地面受到的压力为3G,受力面积为2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G,受力面积为3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那么:。
故答案为:D。
13.(2024八上·慈溪期中)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中,男运动员站立在水平冰面上将女运动员托起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时受力平衡或者不受力,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解答】A、男运动员向上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向下受到重力和女运动员的压力。因为静止,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两个力之和,故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男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故A错误;
B、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托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男运动员向上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向下受到重力和女运动员的压力,女运动员的压力大小等于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因为静止,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两个力之和,故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小于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二者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受力物体都是男运动员,但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故二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2024八上·慈溪期中)张老师在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
A.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B.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C.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D.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有关,与玻璃管的位置、水银的量等因素无关。
【解答】ABD、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外界大气压不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使玻璃管稍微倾斜少许,向水银槽里加入少许水银,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这三个方法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故ABD不符合题意;
C、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 B.pA【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进行判断。
【解答】由图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hA=hB=hC,因为
ρ盐水>ρ清水>ρ酒精
所以pA>pB>pC。
故答案为:A。
16.(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以及A对桌面的压强分别如何变化(  )
A.变大,不变 B.不变,变小 C.变大,变大 D.不变,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A在竖直方向静止,说明受力平衡,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支持力与A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可知重力与压力大小相等,重力不变,所以压力不变。
【解答】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物体A的重力不变,故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物体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B。
17.(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是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始终竖直向下。是否受到手的推力,要看其与手的位置关系,因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即当球与手分离,手不再给球推力。另外实心球在空气中飞行,还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
【解答】实心球离开手之前,受到重力和手的支持力的作用,实心球离开人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B。
18.(2024八上·慈溪期中)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可知,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小车移动距离最远。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A、该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故A错误;B、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其速度改变得越慢,其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
D、运动的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会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9.(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解答】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20.(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如图乙水平拉力F的作用,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内,木块的平均速度为
B.第3秒末,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C.第5秒末,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4N
D.第6秒末如果撤去拉力F,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时,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和推力大小无关,可知第2-6秒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
【解答】A、由丙图可知,前2s物体速度为零,仍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C、第4~6秒末,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4N,滑动摩擦力等于4N,由丙图可知第3秒末,木块正在做加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平衡,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二者不变,第3秒末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还等于4N,故B错误,C正确;
D、由丙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力也平衡,故所受合力为零,第6秒末撤去拉力F,木块受力不再平衡,将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2024八上·慈溪期中)2020年6月12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宁波举行的第一场龙舟赛——“中烟杯”2020年宁波市第二届龙舟比赛在东钱湖陶公岛区战鸣锣开赛,来自市直属工会系统的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公司、宁波镇海炼化利安德化学有限公司等15支龙舟代表队参加竞逐。
(1)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3)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是   的。
【答案】运动状态;相互;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龙舟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1)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龙舟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龙舟前进时,船桨向后划水,同时水会对船桨产生一个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的。
(3)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龙舟是运动的。
22.(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在A处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力大一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答案】作用点;大小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
【解答】[1]图中,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在A处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感觉到用不同的力,推开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3.(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   沸腾(填“继续”或“停止”)。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   ,(填“升高”或“降低”),在厨房中我们使用的   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答案】停止;升高;高压锅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体压强大小有关,气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解答】[1][2]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瓶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瓶内的水不再沸腾。
[3]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缩短加热的时间的。
24.(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答案】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丁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甲乙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实验甲和乙中,都是桌腿朝下,即受力面积相同;甲上面有砝码,因此甲对海绵的压力大,且甲中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那么得到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相同而改变受力面积,还要都放在海绵上,故选丁。
25.(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个容器中是同种液体,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两空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由p=ρ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解答】[1]由题和图可知,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所以A、B两点的深度关系hA<hB,若两容器内装的是同种液体,液体的密度相同,因为p=ρgh,所以A、B两点的压强关系为pA<pB。
[2]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即pA'=pB'……①
因为p=ρgh,hA<hB,所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
又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所以从A、B两点以下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pA″>pB″……②
而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A'+pA″
p乙=pB'+pB″
所以p甲>p乙。
26.(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小;不变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p=ρgh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由于装置上下不同宽,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应根据F=pS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解答】[1]把该容器正放在该桌面上,水的深度增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2]倒置前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细下粗的,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水的重力。
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容器侧壁,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水的重力,所以倒放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3]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7.(2024八上·慈溪期中)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
(2)通过比较C、D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   。
【答案】(1)内凹
(2)深度
(3)同一深度,相同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橡皮膜在水中受到水的压力而向内凹。
(2)结合图像和,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进行分析。
(3)根据图像可知,ABC中液体压强和深度均相同而橡皮膜朝向不同,U形管的高度差相同,说明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同。
【解答】(1)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橡皮膜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会向内凹。
(2)C、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A、B、C三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橡皮膜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会向内凹。
(2)C、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A、B、C三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8.(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华使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中,应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
(2)某次正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水平   。
(3)小华利用图丙中场景①和②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请指出她在实验中明显的不当之处:   。
(4)在某次实验中,小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若用和分别表示和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   (填“>”“<”或“=”)。
(5)实验中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改用图戊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效果更好,在图戊实验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   。
【答案】(1)匀速直线
(2)3.4;向左
(3)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4)=
(5)不一定;右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木块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
(2)读数前先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再进行读数。
(3)根据图像可知,实验存在两个变量。
(4)根据图像可知,两个阶段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知摩擦力大小不变,则拉力大小不变。
(5)根据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及运动速度无关,可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解答】(1)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大小为3.4N,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4N,摩擦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3)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只有压力不同,其它条件均相同。由图丙可知,①和②两场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不同,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无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4)由图可知,木块在和内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成正比,说明木块在和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拉力也相等,即F1=F2。
(5)在图戊实验中,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这两因素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与木板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实验时不一定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力的方向相反,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左,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右。
(1)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大小为3.4N,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4N,摩擦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3)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只有压力不同,其它条件均相同。由图丙可知,①和②两场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不同,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无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4)由图可知,木块在和内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成正比,说明木块在和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拉力也相等,即F1=F2。
(5)在图戊实验中,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这两因素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与木板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实验时不一定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力的方向相反,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左,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右。
29.(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答案】排尽筒内的空气;;偏小;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目的是排尽空气,减小误差。
(2)根据计算压强。
(3)注射器内的空气会抵消一部分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所以会导致测得的结果偏小。
(4)根据F=pS计拉动活塞需要的压力大小,小于测力计的量程即可。
【解答】(1)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减小测量误差。
(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

(3)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相反,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大,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4)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为100000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可得
F=pS=100000Pa×0.0002m2=20N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故理由是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0.(2024八上·慈溪期中)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A所受的重力和它所受的支持力。
【答案】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和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垂直画图。
【解答】物体放在斜面上不会影响重力的方向,仍为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大小为30N,选取标度为10N,由此作出重力G的图示,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大小为20N,如图所示:

31.(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   kg/m3。
【答案】B;BCA;1.125×103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
(2)应先测出醋和烧杯的总质量,将部分醋倒入量筒,测量这部分醋的体积,再测量剩余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两次质量的差值为量筒内的醋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密度。
(3)根据(2)中提示的计算方式,代入图中数据计算密度。
【解答】(1)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所以左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在调平过程不能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故B符合题意。
(2)要正确测量醋的密度,需先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故操作顺序是BCA。
(3)由图知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2.4g=82.4g
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剩=20g+10g+5g+2.4g=37.4g
量筒中的醋的质量为m=m总 m剩=82.4g 37.4g=45g
醋的体积为V=40cm3
所以醋的密度为ρ= =1.125g/cm3=1.125×103kg/m3。
32.(2024八上·慈溪期中)快递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快递单号、规划运输路线,还能自动充电,在物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型号快递机器人,整机质量,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g取)请回答:
(1)该机器人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秒;
(2)求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快递机器人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快递机器人载着的快递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求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
【答案】(1)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路程为,所需的时间为
(2)快递机器人质量为8kg,则空载的快递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
快递机器人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故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快递机器人载着2kg的快递,此时总重力为
快递机器人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时间。
(2)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机器人的重力,结合计算压强。
(3)匀速行驶,机器人受力平衡,动力等于摩擦阻力。
(1)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路程为,所需的时间为
(2)快递机器人质量为8kg,则空载的快递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
快递机器人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故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快递机器人载着2kg的快递,此时总重力为
快递机器人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为
答:(2)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104Pa;
(3)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为10N。
33.(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铁桶的重力为,桶的底面积为,往桶里倒入的水,水的深度为,平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台面上。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力;
(3)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答案】(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100×10-4m2=15N
(3)桶里水的重力
G水=m水g=2.5kg×10N/kg=25N
台面受到桶的压力
F'=G桶+G水=20N+25N=45N
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p=ρgh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根据F=pS计算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由于容器不规则,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水的重力。
(3)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等于水和桶的总重力除以桶与水平台面间的接触面积。
(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100×10-4m2=15N
(3)桶里水的重力
G水=m水g=2.5kg×10N/kg=25N
台面受到桶的压力
F'=G桶+G水=20N+25N=45N
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1 / 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上·慈溪期中)以下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
A. B. C. D.
2.(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初中生受到的重力约为100N
B.初中生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
C.初中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D.初中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为1200Pa
3.(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正在上升的小球
B.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挂在墙上的小球
4.(2024八上·慈溪期中)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5.(2024八上·慈溪期中)2018年2月22日,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冰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是静止的
D.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6.(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
C.乒乓球拍上黏贴橡胶 D.黑板擦使用粗纤维做擦面
7.(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慢
C.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D.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8.(2024八上·慈溪期中)我国已研造出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80km/h在运行时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9.(2024八上·慈溪期中)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大气压的是(  )
A.用打气筒向篮球内打气 B.吸盘式挂衣钩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 D.用吸管吸饮料
10.(2024八上·慈溪期中)连通器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
11.(2024八上·慈溪期中)以下做法,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刀刃磨得很薄 B.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12.(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等于()
A.3:5 B.3:2 C.2:5 D.9:10
13.(2024八上·慈溪期中)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中,男运动员站立在水平冰面上将女运动员托起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2024八上·慈溪期中)张老师在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
A.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B.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C.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D.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15.(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
A.pA>pB>pC B.pA16.(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以及A对桌面的压强分别如何变化(  )
A.变大,不变 B.不变,变小 C.变大,变大 D.不变,不变
17.(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是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18.(2024八上·慈溪期中)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9.(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
A. B.
C. D.
20.(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受到如图乙水平拉力F的作用,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内,木块的平均速度为
B.第3秒末,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C.第5秒末,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4N
D.第6秒末如果撤去拉力F,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1.(2024八上·慈溪期中)2020年6月12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宁波举行的第一场龙舟赛——“中烟杯”2020年宁波市第二届龙舟比赛在东钱湖陶公岛区战鸣锣开赛,来自市直属工会系统的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公司、宁波镇海炼化利安德化学有限公司等15支龙舟代表队参加竞逐。
(1)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向后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3)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是   的。
22.(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在A处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力大一点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3.(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   沸腾(填“继续”或“停止”)。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   ,(填“升高”或“降低”),在厨房中我们使用的   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24.(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25.(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个容器中是同种液体,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两空选填“>”、“=”或“<”)。
26.(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2024八上·慈溪期中)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
(2)通过比较C、D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   。
28.(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华使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中,应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
(2)某次正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水平   。
(3)小华利用图丙中场景①和②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请指出她在实验中明显的不当之处:   。
(4)在某次实验中,小华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木块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若用和分别表示和时间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可判断   (填“>”“<”或“=”)。
(5)实验中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改用图戊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效果更好,在图戊实验中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   。
29.(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30.(2024八上·慈溪期中)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A所受的重力和它所受的支持力。
31.(2024八上·慈溪期中)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   kg/m3。
32.(2024八上·慈溪期中)快递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快递单号、规划运输路线,还能自动充电,在物流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型号快递机器人,整机质量,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g取)请回答:
(1)该机器人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秒;
(2)求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快递机器人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快递机器人载着的快递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求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
33.(2024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铁桶的重力为,桶的底面积为,往桶里倒入的水,水的深度为,平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台面上。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力;
(3)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是g的单位,是密度的单位,是速度的单位。
【解答】压强等于压力与面积的比值。那么压强的单位就由压力单位(N)和面积单位(m2)复合而成,即压强的单位是N/m2,而物理上用Pa取代了N/m2。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初中生一秒钟走两步,一步的距离约为0.6m,可知速度约为1.2m/s。
【解答】A、一个中学生质量约50kg,受到的重力在
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生身体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平时计算时取水的密度1000kg/m3,故B不符合题意;
C、初中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故C符合题意;
D、初中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等于自身的重力
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进行判断。
【解答】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
A、图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
B、图中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故B错误;
C、图中重力的方向斜向上,故C错误,
D、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A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 ABD.由公式分析;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公式可知,密度变小,故A正确;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公式可知,密度变小,故B错误;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不变,故C错误;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可知,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
(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一定,惯性不会改变。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要判断物体的动与静,就要比较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解答】A、把冰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冲过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故B正确;
C、以滑行中的运动员作为参照物,观众与运动员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运动员用力蹬冰面对冰面有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运动员一个向前的力,运动员就会向前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以滚动代替滑动,也可以减小摩擦力。
【解答】A、圆珠笔的笔尖有小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故A符合题意;
BCD、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黑板擦使用粗糙纤维做擦面,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静止变运动;②运动变静止;③速度大小改变;④运动方向改变。
【解答】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改变,故A不合题意;
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慢,运动状态改变,故B不合题意;
C.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不变但是方向改变,故C不合题意;
D.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因此运动状态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进行分析。
【解答】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另一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另一侧压强大于人车之间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故BCD错误,A正确。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大气压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需要额外施加作用力,不是由大气压导致的。
【解答】A、用打气筒向篮球内打气,依靠活塞对气体产生的压强,而不是大气压强,故A符合题意;B、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B不合题意;
C、用胶头滴管吸取化学试剂,则滴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试剂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滴管,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则吸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吸管,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连通器:底部连通、上端开口。
【解答】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底部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之间都可以构成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船只顺利通行,故B不符合题意;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故C符合题意;
D、下水道存水管是一个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原理形成水封,可以防止难闻气味进入室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可知,可通过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解答】A、刀刃磨得很薄,受力面积减小,由可知,压强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盲道上凸起的圆点,受力面积减小,由可知,压强增大,可以通过脚的感觉不同引导盲人前进,故B不符合题意;
C、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受力面积减小,由可知,压强增大,有利于快速击碎窗户玻璃,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可以增大受力面积,由可知,压强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设每个正方体的受力面积为S,重力为G,根据计算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甲:地面受到的压力为3G,受力面积为2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G,受力面积为3S,那么对地面的压强为:;
那么:。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时受力平衡或者不受力,平衡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
【解答】A、男运动员向上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向下受到重力和女运动员的压力。因为静止,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两个力之和,故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男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故A错误;
B、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托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男运动员向上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向下受到重力和女运动员的压力,女运动员的压力大小等于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因为静止,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两个力之和,故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小于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二者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受力物体都是男运动员,但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故二者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有关,与玻璃管的位置、水银的量等因素无关。
【解答】ABD、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外界大气压不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使玻璃管稍微倾斜少许,向水银槽里加入少许水银,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这三个方法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故ABD不符合题意;
C、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进行判断。
【解答】由图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hA=hB=hC,因为
ρ盐水>ρ清水>ρ酒精
所以pA>pB>pC。
故答案为:A。
16.【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A在竖直方向静止,说明受力平衡,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支持力与A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可知重力与压力大小相等,重力不变,所以压力不变。
【解答】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物体A的重力不变,故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物体A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始终竖直向下。是否受到手的推力,要看其与手的位置关系,因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即当球与手分离,手不再给球推力。另外实心球在空气中飞行,还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
【解答】实心球离开手之前,受到重力和手的支持力的作用,实心球离开人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
故答案为:B。
18.【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可知,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小,小车移动距离最远。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A、该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故A错误;B、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其速度改变得越慢,其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
D、运动的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会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9.【答案】B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解答】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20.【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体静止时,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和推力大小无关,可知第2-6秒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
【解答】A、由丙图可知,前2s物体速度为零,仍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C、第4~6秒末,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4N,滑动摩擦力等于4N,由丙图可知第3秒末,木块正在做加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平衡,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二者不变,第3秒末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还等于4N,故B错误,C正确;
D、由丙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力也平衡,故所受合力为零,第6秒末撤去拉力F,木块受力不再平衡,将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1.【答案】运动状态;相互;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1)龙舟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两个物体上。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1)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由静止迅速前进,龙舟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龙舟前进时,船桨向后划水,同时水会对船桨产生一个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的。
(3)以地面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龙舟是运动的。
22.【答案】作用点;大小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作用点。
【解答】[1]图中,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在A处用不同大小的力推门,感觉到用不同的力,推开门的难易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3.【答案】停止;升高;高压锅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体压强大小有关,气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解答】[1][2]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瓶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瓶内的水不再沸腾。
[3]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缩短加热的时间的。
24.【答案】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丁
【知识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甲乙两个实验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然后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实验甲和乙中,都是桌腿朝下,即受力面积相同;甲上面有砝码,因此甲对海绵的压力大,且甲中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那么得到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相同而改变受力面积,还要都放在海绵上,故选丁。
25.【答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由p=ρ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解答】[1]由题和图可知,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所以A、B两点的深度关系hA<hB,若两容器内装的是同种液体,液体的密度相同,因为p=ρgh,所以A、B两点的压强关系为pA<pB。
[2]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即pA'=pB'……①
因为p=ρgh,hA<hB,所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
又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所以从A、B两点以下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pA″>pB″……②
而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A'+pA″
p乙=pB'+pB″
所以p甲>p乙。
26.【答案】变大;变小;不变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p=ρgh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由于装置上下不同宽,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应根据F=pS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解答】[1]把该容器正放在该桌面上,水的深度增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2]倒置前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细下粗的,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水的重力。
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容器侧壁,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水的重力,所以倒放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3]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27.【答案】(1)内凹
(2)深度
(3)同一深度,相同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橡皮膜在水中受到水的压力而向内凹。
(2)结合图像和,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进行分析。
(3)根据图像可知,ABC中液体压强和深度均相同而橡皮膜朝向不同,U形管的高度差相同,说明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同。
【解答】(1)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橡皮膜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会向内凹。
(2)C、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A、B、C三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橡皮膜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会向内凹。
(2)C、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形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A、B、C三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8.【答案】(1)匀速直线
(2)3.4;向左
(3)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4)=
(5)不一定;右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木块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
(2)读数前先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再进行读数。
(3)根据图像可知,实验存在两个变量。
(4)根据图像可知,两个阶段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知摩擦力大小不变,则拉力大小不变。
(5)根据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及运动速度无关,可知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解答】(1)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大小为3.4N,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4N,摩擦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3)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只有压力不同,其它条件均相同。由图丙可知,①和②两场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不同,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无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4)由图可知,木块在和内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成正比,说明木块在和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拉力也相等,即F1=F2。
(5)在图戊实验中,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这两因素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与木板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实验时不一定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力的方向相反,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左,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右。
(1)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大小为3.4N,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4N,摩擦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3)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只有压力不同,其它条件均相同。由图丙可知,①和②两场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不同,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无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4)由图可知,木块在和内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均成正比,说明木块在和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同一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拉力也相等,即F1=F2。
(5)在图戊实验中,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这两因素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与木板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实验时不一定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力的方向相反,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左,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水平向右。
29.【答案】排尽筒内的空气;;偏小;甲;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目的是排尽空气,减小误差。
(2)根据计算压强。
(3)注射器内的空气会抵消一部分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所以会导致测得的结果偏小。
(4)根据F=pS计拉动活塞需要的压力大小,小于测力计的量程即可。
【解答】(1)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减小测量误差。
(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

(3)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相反,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大,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4)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为100000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可得
F=pS=100000Pa×0.0002m2=20N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故理由是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0.【答案】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和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垂直画图。
【解答】物体放在斜面上不会影响重力的方向,仍为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大小为30N,选取标度为10N,由此作出重力G的图示,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大小为20N,如图所示:

31.【答案】B;BCA;1.125×103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调平天平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
(2)应先测出醋和烧杯的总质量,将部分醋倒入量筒,测量这部分醋的体积,再测量剩余醋和烧杯的总质量。两次质量的差值为量筒内的醋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密度。
(3)根据(2)中提示的计算方式,代入图中数据计算密度。
【解答】(1)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所以左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在调平过程不能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故B符合题意。
(2)要正确测量醋的密度,需先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故操作顺序是BCA。
(3)由图知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2.4g=82.4g
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剩=20g+10g+5g+2.4g=37.4g
量筒中的醋的质量为m=m总 m剩=82.4g 37.4g=45g
醋的体积为V=40cm3
所以醋的密度为ρ= =1.125g/cm3=1.125×103kg/m3。
32.【答案】(1)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路程为,所需的时间为
(2)快递机器人质量为8kg,则空载的快递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
快递机器人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故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快递机器人载着2kg的快递,此时总重力为
快递机器人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为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时间。
(2)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机器人的重力,结合计算压强。
(3)匀速行驶,机器人受力平衡,动力等于摩擦阻力。
(1)已知机器人的速度为,路程为,所需的时间为
(2)快递机器人质量为8kg,则空载的快递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
快递机器人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故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快递机器人载着2kg的快递,此时总重力为
快递机器人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为
答:(2)空载的快递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104Pa;
(3)快递机器人此时所需的动力为10N。
33.【答案】(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100×10-4m2=15N
(3)桶里水的重力
G水=m水g=2.5kg×10N/kg=25N
台面受到桶的压力
F'=G桶+G水=20N+25N=45N
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p=ρgh计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根据F=pS计算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由于容器不规则,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水的重力。
(3)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等于水和桶的总重力除以桶与水平台面间的接触面积。
(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100×10-4m2=15N
(3)桶里水的重力
G水=m水g=2.5kg×10N/kg=25N
台面受到桶的压力
F'=G桶+G水=20N+25N=45N
桶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