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本溪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本溪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本溪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纪念碑能透漏出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所示,碑文中写到“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可见,该纪念碑的作用为(  )
A. 确定某古迹的兴衰及历史
B. 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与缅怀
C. 记录文人雅客的奇闻轶事
D. 歌颂党和国家的丰功伟绩
2.2024年11月29日,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返回祖国。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被誉为(  )
A. “钢铁战士” B. “党的好战士” C. “和平卫士” D. “最可爱的人”
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上条文引自(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下面知识结构图中▲处应填写内容是(  )
三大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和平购买、公私合营
A.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 B.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国有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针对这一弊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政企分开 C. 公私合营 D. 招商引资
6.如图是某小组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时间轴,其中②时期体现的历史主题是(  )
A. 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 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 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 伟大时代,国家复兴
7.我们穿越时光,置身历史现场,感受历史人物发挥的时代作用。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8.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B. 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世界第一
C. 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D.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9.如图所示诗句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乡愁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A. 渴望祖国统一 B. 反对外来势力 C. 赞同“一国两制” D. 期盼文化交流
10.某班同学搜集了如图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历史主题是(  )
A. 全方位外交 B. 工业化起步 C. 现代化国防 D. 两岸的交往
11.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我们在研究“万隆会议”的史实时,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
A. 关于万隆会议的漫画 B. 反映万隆会议的电视剧
C. 台湾地区关于万隆会议的报道 D. 记者拍摄万隆会议的照片
12.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
A.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大国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13.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如图表三幅图片,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  )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互联网
A. 交通设施的改善 B. 通讯方式的演变 C. 娱乐方式的进化 D. 教育方式的改变
14.下面为某同学拟定的某课学习目录。请问他学习的内容是(  )
★崛起:封建庄园外商业城市兴起
★自治:封建专制下争取自治权利
★文化:封建神学中萌生自由之花
A.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B.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C.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5.在中世纪的欧洲,权力与荣耀常常被捆绑在一起,相互照耀,互为映衬。这是一种贵族间的权力传承以及忠诚的象征,土地的封赐是他们之间互相维系的纽带。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A. 中央集权制 B. 封君封臣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某校八年历史兴趣小组以“革新推动中国发展”为主题制作成果文化墙,请你参与完成。
板块一
制度革新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国两制
板块二
外交革新 知识卡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知识卡二: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相处……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消除互相间可能存在的疑虑和恐惧。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板块三
科技革新
(1) 请将“制度革新”板块中的制度与作用(特征、意义)对号入座。
示例: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B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______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______
(2) 知识卡一中,“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原则?请写出“这些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知识卡二中,周恩来参加的“亚非会议”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3) 请在“科技革新”板块中任选一位人物,仿照示例,简述其入选理由。
示例:选择图一。入选理由:钱学森,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7.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欢天喜地 建国】
材料一图文所示
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受检阅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始的(仪式),有30万民众参加了,广大民众通过亲身经历威严、神圣的庆典仪式,逐渐接纳了新中国神圣的形象。
——摘编自谢春涛《中共党史十二讲》
(1) 材料一中的“仪式”指的是什么史事?该“仪式”有何历史意义?
【改天换地 兴国】
材料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1954年,①______在北京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1956年,②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摘编自席学武《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①”“②”分别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翻天覆地 富国】
材料三如图所示
(3)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此时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开放格局的形成源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项重要举措?
(4) 作为初中生,你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18.“东北振兴,辽宁先行”。某电视台将推出“辽宁 与时代同行”历史文化节目,邀请你参与设计节目环节。
【纪念伟大精神】
(1) 请写出图一纪念馆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的两位战斗英雄。参观过图二纪念馆,谈谈你有何感悟?
【探寻工业奠基】
如表所示:“一 五”计划期间,辽宁创造许多历史第一
时间 事件
1953年 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6年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 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 依据如表,“一 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哪类工业?这一计划对我国有怎样的意义?
【国防航天荣光】
卡片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奖人: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
获奖原因:孙家栋主导设计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等,推动卫星导航、深空探测发展,为“两弹一星”事业立下卓越功勋。 卡片二
航天英雄
获奖人:杨利伟(辽宁省绥中县人)
获奖原因: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 卡片一反映的国防成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卡片二描述的事件体现了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达到了怎样的地位?
19.某班同学开展项目学习,下面是各组学生承担的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制作名片——了解法制】
(1) 请将下面“法制”名片补充完整。
法律一
名称:《汉谟拉比法典》
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地位:① ______ 。 法律二
名称:《十二铜表法》
国家:② ______
地位: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任务二【学习历史——了解人物】
(2) 任务二中,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形成的局面是什么?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三【论证观点——了解变革】
(3) 请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论证观点:“恰当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元首制统治
☆大化改新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A
6.B
7.B
8.C
9.A
10.C
11.D
12.A
13.B
14.C
15.B
16.【小题1】A;D;C
【小题2】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用: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方针:求同存异
【小题3】示例一:选择图二。入选理由:袁隆平是著名农业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性粮食问题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示例二:选择图三。入选理由:屠呦呦是我国著名药学家,20世纪70年代,她发现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7.【小题1】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小题2】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中共八大
【小题3】“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行改革开放
【小题4】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等
18.【小题1】黄继光、邱少云(蒋道平、杨根思)。我要向雷锋学习钉子精神;向雷锋学习;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小题2】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小题3】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小题1】①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②罗马共和国
【小题2】局面: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小题3】示例:
观点:恰当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论述: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综上所述,恰当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