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我们的家》教案【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1.3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⑤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知道金属是常见的材料。【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1)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2)认识人类建造房屋的常见材料,如砖、玻璃、金属等,并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2.科学思维(1)比较、描述木头、砖、玻璃、金属等常见材料的特点。3.探究实践(1)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木头、砖、玻璃与金属等材料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4.态度责任(1)在观察几种建筑材料的活动中能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识别人类常用于建造房屋的常见材料,描述其结构特征。能初步说出生活中常见金属的名称及用途。难点: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差异,理解人类在建造房屋时如何选择和组合材料。【教学准备】学生:木材、砖块、玻璃、铁片、铝片等教师:学生分组材料、金银饰品、液态金属体温计等演示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聚焦 【ppt:2-3】 1.回顾:上节课学习了动物的家,我们知道了动物用什么材料建造家? 2.谈话:没错,动物们利用它们的智慧,使用了树枝、草、泥土等自然物来建造它们的家,这些材料简单、从大自然里直接获取。在远古时代,人类也是这样,利用自然物建造房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人类使用了更多的材料建造房子。你能简单说一说现代房子使用了哪些材料吗? 3.聚焦:同学们说了很多建造房屋的材料,那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家》,探究我们人类建造房屋的秘密。 预设:树枝、草、泥土等。 预设:砖、水泥、混凝土…… 由第一课自然物建家过渡到本课人造物建家,形成认知连接,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探索 【ppt:4-23】 (一)人们做房子的材料 1.出示任务:请同学观察教材上的不同房屋图(也可以提前准备不同房屋的卡片),观察不同房屋使用的材料,在图上做出标记。 2.全班同学共同研讨不同房屋使用的材料: 茅草屋:茅草; 土坯房屋:土、瓦、木、石头; 木屋:木、玻璃; 石墙房屋:石头、木 现代房屋:钢筋混凝土、玻璃、砖、金属等。 3.小结:原来人类除了茅草、树枝、泥巴,还使用木头、砖块、玻璃、金属等材料建造房子。 (二)观察并比较建造房子的材料 1.过渡:盖房子会用到多种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材料呢? 2.分别讲述木头、砖、玻璃、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并引导从颜色、光泽、手感、是否易碎等维度描述木头、砖、玻璃、金属等材料: ①木材:从森林中砍伐的原木,经过锯切、刨平后形成木材。这种材料无污染、纹理色调丰富、加工容易、怕火怕水…… ②砖:砖是粘土经高温烧制而成,砖结实、不易变形、但是易碎(不能用太大力撞)…… ③玻璃是沙砾与其他矿物质反应而制成。玻璃具有透明、透光、光滑、易碎等特点。 ④金属如铁,是由铁矿石加工而成。钢铁具有坚韧、不易折断、能传热导电、有些怕生锈等特点。 3.提问:人们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你还知道哪些建筑材料的加工? 4.根据学生的兴趣简单介绍混凝土的加工过程。 5.小结:像木材、砖、玻璃、金属这种材料,是人类加工天然原料制造的材料,变成自然界没有的物品,称为“人造物”。加工处理使得材料的特性得以转变。从而得到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满足现代社会人类对房屋使用的需求。 (三)探究金属的特性 1.过渡:大家发现了吗?金属材料在建造房屋时被广泛应用。金属到底有什么性能呢?它和其他材料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2.发布任务: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材料对比。 3.组织分组实验,选择金属铝、铜对比木材、石块、布料等对比。 4.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操作,巡视指导。 5.学生观察实验完后组织交流。 观察不同房屋使用了哪些材料。 说各种材料的特点。 预设: 玻璃是透明的、易碎,砖很硬、金属光亮等。 学生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 预设:我比较的是金属铝和木材,我发现铝光泽度高、不容易折断。 通过各式各样的房屋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房屋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先从学生生活经验,说一说材料,接着再呈现实物观察,从有意识有目的的感官经验获取材料信息,初步建立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研讨 【PPT:24-25】 组织学生研讨问题。 1. 人们用多种材料建造房子,这有什么好处? 2. 如果要造大门,用金属比用木头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从使用需求出发,思考材料选择的科学性,鼓励批判性思维。 4.继续追问:“建筑材料种类越多越好吗?”“金属门是不是就一定比木门好?”“什么样的情况选择金属门,什么样的情况选择木门” 等问题。 参与问题研讨。 预设: 组合使用,充分发挥每种材料的优势;保证质量的同时控制造价。 预设: 学生会碰撞出多种想法。 一方面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材料的结构与功能 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思维活动与能力发展 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在当前课程标准强调“深度学习”“真实问题解决”背景下尤为重要。拓展 【PPT:26-30】 展示课件阅读资料,介绍常见金属、合金等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交流。 了解金属相关知识,对感兴趣的内容提问交流。 拓宽视野小结与评价 【ppt:31】 组织学生整理本节课的思维导图,交流本节课收获与体会。 组织学生对照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整理本节课思维导图,交流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对照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评价促进发展,鼓励个性化思维,强化科学素养。【板书】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