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共2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共27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导入新课:
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 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 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这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
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 ”
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我国国内经济相当落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等受到严重摧残,全国百业凋敝,百废待兴。而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形势对和平与发展的呼吁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前的背景
1、政治:“四人帮”被粉碎,但依旧思想僵化,国家的重心仍在阶级斗争上。
2、经济:1978年全国GDP1500亿美元,远低于日本的1.01万亿美元。人均GDP385元,人均收入171元,平均每人每月14元人民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计划经济体制
3、与世界比较: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竟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的。而日本炼钢厂已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严重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
时代背景
北京日报记者梁衡自述:作为记者我应该算见过世面的人了。一次回京,见办公室一群人围着一件东西看,这是报社驻西柏林记者带回的一张绵纸,八寸见方,雪白柔软,上面压印着极精美的花纹。大家就考我,是什么物件,我无论如何答不上来。那位记者说:“这是人家公共厕所里的擦手纸。”天啊,我简直要晕了过去。“老外这样的阔气,又这样的浪费呀!”我把这张纸带回驻地,给很多人传看,无不惊得合不上嘴。
不久,我第一次出国,飞机上喝水用一种硬塑杯,晶莹剔透,比玻璃杯还漂亮,喝完便扔。但我觉得实在是一件艺术品,舍不得扔掉,想一直带回国内。回国飞机上,该送咖啡了,便将空的茶杯递了过去。不想这位洋空姐用吃惊、鄙夷的眼光,深深地瞪了我一眼,那潜台词是:“你这个中国土包子!”我一时羞愧难当,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抽了我一鞭子似的目光。
议一议:
材料中反映了什么状况?
中国人民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1.改革开放的开启
一. 改革开放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开启标志: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3)意义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知识拓展
改革
开放
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开放,即对外开放,就是主动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什么是改革开放?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改革开放的实质: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2)逐步深化阶段:1992年——2012年
(3)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
农村改革率先突破
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80年设立四个特区
1988年设立海南省、海南特区
1990年开放浦东。至此,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01入世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进入新阶段
全面深化阶段
开启阶段
1984第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重点转向城市;★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
2.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对内
改革
对外
开放
1978
1984
1980
1984
1988
1990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
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1978年——1992年)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精讲点拨: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2)逐步深化阶段:1992年——2012年
1992年
2003年
1993年
2001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精讲点拨: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
(3)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相关链接: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会议 召开时间 中心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十九届三中全会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稳步推进
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世界
新时代人民生活有了新需要
美丽中国建设
成效显著
中国的巨大变化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稳步推进
北京奥运会&冬奥会举办
毛乌素沙漠治理
中国的巨大变化
2.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四个改变
三次飞跃
一个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P34-P35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1)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堂小结
进程
意义
1.开启:十一届三中全会
2.起步阶段
3.改革开放新阶段
4.全面改革开放新时代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四个面貌
三个飞跃
重要法宝
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1980年,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巩固练习
2.《大江大河》讲述了在1978年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瑙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视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②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若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④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巩固练习
3.自贸试验区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三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实现开门红、制度创新取得新进展、合作联动实现新突破,奋力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
①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改革开放是实现新时代湖南发展的法宝
③改革和开放是近代和当代中国的历史常态
④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新时代湖南发展面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巩固练习
C
4.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GDP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0207亿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见,改革开放( )
①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③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动力,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了现代化奋斗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巩固练习
B
1.(2025 安徽,3,3 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描绘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锚定 2035 年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 5 年改革任务, 以 300 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统筹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 各领域改革。这就是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当( )
①注重顶层设计, 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②坚持实事求是,植根于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③顺应时代要求,着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完善制度机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真题再现
2.(2025 广东,2,3 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走城乡融合发展 之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2024 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 6.3%, 比城镇快 1.9 个百分点。以上材料表明( )
①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调整城乡关系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之路
④城乡关系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全面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再现
B
3.(2025 河南,2,3 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 牵引作用。十余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以 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列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的重点”,这是因为( )
①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②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
③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再现
A
4.(2024 广东, 1,3 分)邓小平同志在 1979 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 年 1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
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
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再现
C
5.(2024 河北,2,3 分)1975 年,托马斯·海贝勒作为社会人类学专业博士生第一次到访中国。40 多年来,多次 访问中国的海贝勒见证了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说:“一切都随着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实施 而改变。”中国的巨大变化表明,改革开放( )
①为实现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④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真题再现
D
6.(2024 浙江6 月选考,3,2 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周密部署;十八届三中全 会以来,党中央积极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 由此可见( )
①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②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不断向纵深推进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真题再现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