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1《时代的主题》教案项目 内容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我国积极推动国际和平与发展实践的学习,深刻理解并高度认同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和平发展理念,坚定支持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努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信心。2.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对国际时事热点的分析,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内涵、现状及相互关系,理性看待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国际政治观。3.法治意识:认识到国际法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应遵守国际法准则,增强尊重国际法、维护国际法治的意识,坚决反对任何破坏国际法治的行为。4.公共参与:积极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动态,主动参与对国际问题的讨论与思考,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见解与建议,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培养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教材分析 本框《时代的主题》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第一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详细阐述了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含义。和平问题关乎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其重要性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增长超过战争因素,争取长期和平国际环境具有现实可能。发展问题主要聚焦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在相对和平环境中取得显著进步,经济全球化成为基本特征,人们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越发关注。该目还深入剖析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第二目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介绍了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共同利益扩大,增强了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崛起,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力量;谈判和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协调机制和多边主义发展,国家间交流合作机制日趋成熟,更倾向于和平解决冲突。本框内容为学生理解国际形势、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内涵、表现及意义,这是认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基础。2.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学生全面分析国际问题,理解国际社会的运行逻辑。3.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了解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因素,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际社会为实现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未来发展的积极趋势。教学难点:1. 正确认识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时代主题之间的关系。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社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局部冲突、贫富差距等,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挑战并不改变时代主题,而是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2. 理解我国在推动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可能对我国具体举措及背后理念缺乏深入理解,需要通过丰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近期国际热点新闻图片和视频片段,如国际合作抗疫会议中各国携手商讨应对疫情策略、部分地区因领土争端引发的紧张局势等。提问学生:从这些新闻中,能看出当今世界面临着哪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国际社会的现状,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 时代的主题。新课讲授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议题:从国际热点事件看和平与发展的内涵与现状。教师活动:展示巴以冲突相关资料,包括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毁等情况,讲解和平问题的含义,强调和平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分析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局部冲突不断的现状,说明和平因素增长超过战争因素增长,如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努力及成效。展示世界银行关于全球贫富差距、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境等数据资料,讲解发展问题的含义,突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紧迫性,阐述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成就,如经济全球化推进、新兴经济体崛起等,同时指出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巴以冲突对当地及世界和平的影响,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探讨维护和平的有效途径。结合数据资料,分析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原因,思考促进发展的可行措施。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提问。议学提示:思考和平与战争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不同影响;分析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应如何平衡自身利益与维护和平的责任;探讨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国际社会应提供的支持。议学总结:和平问题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巴以冲突严重破坏当地和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地区及世界稳定。但从全球看,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不断增长,如联合国通过维和行动等方式维护和平。发展问题主要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当前全球发展不平衡,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贫困、资源短缺等问题。不过,二战后世界经济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有显著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环境,发展难以实现;发展是和平的基础,经济发展能减少冲突根源,促进和平稳定。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议题:从国际组织与国家合作案例看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教师活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讲解其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推动各国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共同利益增加,促进了和平与发展。展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安全、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成果,如联合反恐演习维护地区安全、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发展,阐述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增强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力量。介绍国际社会在解决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冲突中,通过谈判和对话达成协议的案例,强调随着国际协调机制完善和多边主义发展,谈判和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有利于维护和平与发展。学生活动:分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推动某一贸易协定达成的过程,分析经济全球化如何促进各国合作与发展。收集上合组织某一合作项目资料,探讨不同力量中心合作对地区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影响。模拟国际谈判场景,就某一国际冲突进行谈判,体验谈判和对话在解决冲突中的作用。每组选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和模拟谈判感受。议学提示:思考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和平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国际合作中提升自身实力,更好地维护和平与发展;探讨在谈判和对话中,各国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以实现和平解决冲突。议学总结:经济全球化是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各国经济合作,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共同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意愿增强。不同力量中心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崛起,如在上合组织中,成员国通过多领域合作,提升了地区影响力,壮大了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谈判和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国际社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如在伊朗核问题等解决过程中,谈判和对话避免了战争冲突,维护了地区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着国际社会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但也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地区霸权主义等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综合探究议题:中国在推动和平与发展中的角色与贡献。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基础设施、开展贸易往来、促进人文交流等成果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国这一倡议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介绍我国在国际维和行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积极行动,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担当。鼓励学生思考我国推动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及我国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应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问题。学生活动:分组制作 “一带一路” 倡议成果宣传海报,突出其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及地区和平稳定的促进作用。收集我国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援助等具体案例,撰写新闻报道,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开展小组辩论,主题为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更侧重于维护和平还是促进发展”,通过辩论深入理解我国在推动和平与发展中的全面贡献。选派代表展示海报、新闻报道成果,并在辩论中阐述观点。议学提示: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多个维度分析 “一带一路” 倡议的影响;思考我国参与国际维和等行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与我国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关系;探讨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内在联系。议学总结:中国在推动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 倡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等,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为地区和平稳定奠定基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派出维和部队维护冲突地区和平秩序,展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我国向受灾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医疗等援助,彰显大国担当。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我国积极履行减排承诺,推动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高度契合,倡导各国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成果,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我国应继续秉持和平发展理念,深化与各国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和平、繁荣的方向发展。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包括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内涵、现状、相互关系,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以及我国在推动和平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贡献。强调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国际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一直在努力。鼓励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持续关注国际时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问题,增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知识点整合 4.1时代的主题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重点)1.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区别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含义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2.和平与发展的联系和平问题、发展问题都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重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经济全球化→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强→增进交流、加深相互依赖程度→扩大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协调机制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多边主义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补充: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说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稳定,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等世界性问题仍然存在。课后练习 1.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奥运会超越了信仰、地域和种族的界限,冲破了动荡和冲突的阴影,把各国人民的激情汇聚在一起,使全世界人民共享这一盛宴。这表明了(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和平稳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 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颠覆性的技术,对帮助发展中国家“跳蛙式”的进步,直接向更发达的阶段迈进起到重要作用。科技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跳蛙式”的进步,能够( )①推动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 ②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极大改变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 ④完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在强调保证各方国家主权以及合理安全关切的同时,不止一次呼吁俄乌两国采取外交方式解决争端,避免爆发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认为,各国都有权独立自主地决定自身对外政策,不应被强迫选边站队。这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已发生变化②中国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③各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不断增强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2024年9月5日下午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远东-2030:共同努力 创造机遇”。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嘉宾参加本届论坛,在论坛工作计划框架内举行近百场活动。经济论坛的成功举办体现了( )①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各国都以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②合作取代竞争与冲突正成为世界发展潮流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④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巴以冲突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性难题,冲突既有宗教、文化、民族矛盾等内部因素,更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自2023年10月7日爆发的巴以新一轮冲突持续升级,已经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和人道危机,其外溢效应也在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中方郑重呼吁冲突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遵守国际人道法,实现人道休战。这说明( )①对立和冲突演变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遵守国际法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③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CBCA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