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讲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理解动量、动量的变化量、动量定理的概念.2.知道动量守恒的条件.3.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碰撞、反冲等相互作用问题.考点一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通常用p来表示.(2)表达式:p=mv.(3)单位:kg·m/s.(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1)定义:力F与力的作用时间t的乘积.(2)定义式:I=Ft.(3)单位:N·_s.(4)方向:恒力作用时,与力的方向相同.(5)物理意义:是一个过程量,表示力在时间上积累的作用效果.3.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2)表达式:考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判断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2.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不是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为零,更不能认为系统处于平衡状态.(2)近似适用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3)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考点三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人船模型)1.动量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1)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3)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为m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以人和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满足动量守恒.设某时刻人的速度为v1,船的速度为v2,取人行进的方向为正,则有: 上式换为平均速度仍然成立,即 两边同乘时间t,, 设人、船位移大小分别为s1、s2,则有, ① 由图可以看出: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考点四 碰撞现象的特点和规律1.碰撞(1)概念: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极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2)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 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3)分类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弹性碰撞 守恒 守恒非完全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 守恒 损失最大2.碰撞后运动状态可能性判定(1)动量制约:即碰撞过程中必须受到动量守恒定律的制约,总动量的方向恒定不变,即p1+p2=p1′+p2′.(2)动能制约:即在碰撞过程中,碰撞双方的总动能不会增加,即Ek1+Ek2≥Ek1′+Ek2′(3)运动制约:即碰撞要受到运动的合理性要求的制约,如果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后面物体速度必须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碰撞后原来在前面的物体速度必增大,且大于或等于原来在后面的物体的速度,否则碰撞没有结束;如果碰前两物体是相向运动,而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除非碰后两物体速度均为零.一 弹性碰撞模型1.弹性碰撞发生弹性碰撞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若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前速度为v1,v2,碰后速度分别为v1ˊ,v2ˊ,则有:m1v1+m2v2=m1v1ˊ+m2v2ˊ (1) m1v12+m2v22=m1v1ˊ2+m2v2ˊ 2 (2)联立(1)、(2)解得:v1ˊ=,v2ˊ=. 特殊情况: 若m1=m2 ,v1ˊ= v2 ,v2ˊ= v1 .2.“动静相碰型”弹性碰撞的结论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m1v1=m1v1′+m2v2′ m1v=m1v1′2+m2v2′2 解得:v1′=,v2′= 结论:(1)当m1=m2时,v1′=0,v2′=v1(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2)当m1>m2时,v1′>0,v2′>0,且v2′>v1′(大碰小,一起跑) (3)当m1<m2时,v1′<0,v2′>0(小碰大,要反弹) (4)当m1 m2时,v1′=v0,v2′=2v1(极大碰极小,大不变,小加倍) (5)当m1 m2时,v1′=-v1,v2′=0(极小碰极大,小等速率反弹,大不变)二 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1.非弹性碰撞介于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的碰撞。动量守恒,碰撞系统动能损失。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m1v1ˊ+m2v2ˊ (1) 损失动能ΔEk,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1v12+ m2v22=m1v1ˊ2+m2v2ˊ 2 + ΔEk. (2)2.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物体的速度相同,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m1+m2)v共 (1) 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损失动能: ΔEk=m1v12+m2v22- (m1+m2)v共2. (2) 联立(1)、(2)解得:v共 =;ΔEk=如图为水流导光实验,已知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出水口中心到水池水面的竖直高度为0.8m,水柱在水面的落点中心到出水口的水平距离为0.4m,水的密度为,g取10m/s2。假设水落到水面后竖直速度立即减为0,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离开出水口时的速度大小为0.5m/sB.水离开出水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C.落水对水面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大小为0.12ND.落水对水面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大小为1.2N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运动,出发点为x轴零点,拉力做的功W与物体坐标x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拉力的功率为6WB.在时,物体的动能为2JC.从运动到,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6JD.从运动到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最大为2kg·m/s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个光滑弯曲细管道(由AB、BC、CD、DE四段完全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弧管道组成,半径均为R),小车(含管道)的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某一水平速度从管道左端最低点A进入管道,小球恰好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C,然后从管道右端E离开管道。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离开管道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B.小球从进入管道到离开管道的过程,小车做往复运动C.小球离开管道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D.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外力冲量为处于关闭状态的三扇推拉门,质量均为20kg。第一扇门在沿水平轨道方向的2.0N 推力作用下匀速运动,与第二扇门即将重合时发生碰撞,碰撞时间0.5s,碰后两扇门结为一体,此后两扇门滑行0.4m后速度减为零,未与第三扇门接触。推力始终存在且保持不变,轨道对两扇门的滑动摩擦力相同。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两扇门结为一体后的加速度为0.05m/s2B.两扇门结为一体瞬间共同速度为0.2m/sC.与第二扇门碰撞前,第一扇门速度为0.4m/sD.两扇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10N篮球投出后经多次曝光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篮球( )A.速度大小一直在减小B.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C.相邻位置的动量变化量一直减小D.相邻位置的机械能变化量先增大后减小我国神话故事中哪吒脚踩风火轮在天空中来去自由,现在人类穿上涡喷飞翼飞行器(简称飞行器)也能像哪吒一样,在高空中自由地完成上升、下降、悬停、平飞和翻转等动作,如图所示。飞行器主要由微型喷气发动机和操纵系统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器水平加速飞行时,需水平向后喷射燃气B.某段时间飞行器在空中悬停,重力的冲量不为零C.飞行器在下降过程中,其动量一定越来越大D.任意时间内燃气对飞行器的冲量与飞行器对燃气的冲量始终相同质量为M的光滑半圆形凹槽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凹槽左侧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相对地面运动的轨迹为半个椭圆,如图甲中虚线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椭圆半长轴与半短轴之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圆形凹槽与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小球质量与凹槽质量之比C.时刻,小球受到凹槽的支持力方向与速度垂直D.时刻,小球受到凹槽的支持力大于小球的重力如图所示,在长度的水平传送带中央有两个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两物块中央夹有储存了15J能量的微小弹性装置(不计弹性装置的长度),在外力作用下两物块保持静止。竖直面内固定一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在最高点D与传送带平滑连接,E点位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足够长。若撤去对中央两物块的外力,弹性装置在较短时间内把两物块弹开,弹开两物块后,取走弹性装置并立即让传送带以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A物块落在水平地面上后不再运动,B物块每次与水平地面发生连续碰撞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连续发生衰减。当B物块与地面发生第n次碰撞时,碰后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与第一次碰前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满足关系式。重力加速度,忽略空气阻力,将物块视为质点。求:(1)弹性装置把A、B物块弹开后瞬间两物块的速度大小、;(2)A、B物块第一次离开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以及B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3)在B物块与地面第n次碰撞时,A物块落点与E点的距离以及B物块落点与E点的距离。题型1动量和动量变化量、冲量的计算《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如图所示,油从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地方倒出,油束刚好充满钱孔倒入壶内,钱孔的横截面积为S,油壶的高度为h,油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油倒入瓶底四处散开,没有飞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倒入壶中油的质量为B.单位时间倒入壶中油的质量为C.在动量减小阶段,后落入壶内的油,动量变化更多D.在动量减小阶段,任何时候落入壶内的油,动量变化都一样多一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3J,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J,随后同时撤去这两个力。撤去这两个力的瞬间,物体的动量大小为( )A. B. C. D.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石块以初速度从高处以仰角斜向上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石块抛出至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增大C.改变仰角,其他条件不变,石块落地时的动量不变D.石块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题型2应用动量定理求平均冲力如图所示,由高压水枪中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柱,将一个开口向下的小铁盒顶在空中。已知密度为ρ的水柱以恒定速率从水枪中持续喷出,向上运动并以速率冲击小铁盒,且冲击小铁盒时水柱横截面积为S,并以速率v竖直返回(不考虑水之间的碰撞)。水与铁盒作用时这部分水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则水对铁盒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 B. C. D.如图所示,这是清洗汽车用的高压水枪。设水枪出水口的直径为D, 水流以速度 v 从枪口喷出,近距离垂直喷射到车身。所有喷到车身的水流,约有向四周溅散开,溅起时垂直车身向外的速度为 ,其余 的水流撞击车身后无反弹地顺着车流下,由于水流与车身的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在分析水流对车身的作用力时可忽略水流所受的重力。已知水的密度为,水流对车身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 ) A. B. C. D.霍尔推进器我国“天和号”核心舱配备了四台全国产化的LHT-100霍尔推进器,虽然单台推力只有80毫牛,但在关键性能上已经反超国际空间站。霍尔推进器工作时,将气体推进剂电离成电子和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后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在相反的方向上对航天器产生了推力。霍尔推进器工作原理简化如图,放电通道两端的电极A、B间存在一加速电场E。工作时,工作物质氙气进入放电通道后被电离为氙离子,再经电场加速喷出,形成推力。若某次试验中有96.0%的氙气被电离,氙离子从右端喷出电场的速度v=2.00×104m/s,其比荷k==7.30×105C/kg。氙离子进入通道的初速度可以忽略,电子质量远小于氙离子的质量。当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达到80.0毫牛时(1毫牛=10-3牛顿),求:(1)加速电压UAB?(2)每秒进入放电通道的氙气质量M0?题型3在多过程问题中应用动量定理在一些公共场合有时可以看到,“气功师”平躺在水平地面上,其腹部上平放着一块大石板,有人用铁锤猛击大石板,石板裂开而人没有受伤。现用如图所示的模型分析探究,大石板质量M=80kg,铁锤质量m=5kg。铁锤接触石板前瞬间,速度向下,大小为,打在石板上反弹,反弹速度大小为,铁锤与石板的作用时间约为。由于缓冲,石板与“气功师”腹部的作用时间(从石板开始加速到速度再次为零)较长,约为,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铁锤的动量变化量方向竖直向上B.在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铁锤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25kg·m/sC.在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铁锤对石板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550ND.石板与“气功师”作用过程中,石板对“气功师”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71N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项目。如图甲,在对蹦床的性能测试中,将一质量kg的重物从离蹦床表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时刚好第一次落到蹦床上。蹦床受到重物作用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得第一次弹离蹦床的时刻s;第二次开始接触蹦床的时刻s;第二次弹离蹦床的时刻为s;第三次开始接触蹦床的时刻为s。重物每次都是竖直反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m/s2。求:(1)重物弹离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h以及第二次接触蹦床前瞬间的速度的大小;(2)重物与蹦床第二次作用过程中,蹦床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F(结果保留2位小数)。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时刻刚好落地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最大为2gC.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总时间为D.小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阻力的冲量大小不相等题型4流体类柱状模型、微粒类柱状模型从“嫦娥”系列到“天问”系列,中国开启了对未知天体的探索。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时,探测器通过喷气口向下喷气(可认为探测器质量不变)使其短暂悬停。已知探测器喷气口直径为D,喷出气体相对火星表面速度为v,火星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10,火星与地球半径之比为1∶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喷出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A. B. C. D.高压水枪在现代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当高速水流射向物体时,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冲击力,从而达到清洗污垢的目的。图示为水枪喷水清洗车玻璃示意图,已知水枪出水口直径为d,水密度为,设水流垂直打到玻璃表面后不反弹,测出水枪出口的流量为Q(单位时间内水流体积),不考虑水内部的阻力、空气阻力及高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枪管口喷出水流速度大小为B.水枪对管口水柱做功的功率为C.水流对水枪的作用力大小为D.水流与玻璃冲击压强为玩具水枪是儿童们夏天喜爱的玩具之一,但水枪伤眼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限制儿童水枪的威力就成了生产厂家必须关注的问题。现有一水枪样品,已知水枪喷水口的直径为,水的密度为,水流水平出射速度为,垂直击中竖直目标后以大小为的速率反向溅回,则( )A.水枪喷水的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体积)为B.喷水口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为C.水枪的功率为D.目标受到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题型5动量守恒定律的判断与应用如图所示,一根直杆靠在墙壁上向下滑动一段距离,水平地面光滑,竖直墙壁粗糙。直杆下滑过程中( )A.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仅竖直方向动量守恒C.水平、竖直方向的动量均守恒D.水平、竖直方向的动量均不守恒某校黎主任把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足够长的薄板A,其上静置两个质量均为的物块B、C,B、C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物块BC间连接一轻质弹簧,调节BC间距离,将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将它们同时由静止释放。已知弹性势能表达式为(为弹簧的形变量),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当初始压缩量时,释放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2)初始压缩量满足什么条件时,释放后,物块C相对A滑动;(3)当初始压缩量时,释放后,物块B能达到的最大动能。题型6碰撞(弹簧)模型光滑水平面有A、B两个物块,质量分别为2m和m,初始时用处于原长状态下的弹簧相连,现在给物块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水平面右侧有一墙面,已知经过时间t,物块B第一次达到最大速度,且恰好到达墙壁处,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 B.物块B的最大速度是C.初始时物块B离墙面的距离是 D.初始时物块B离墙面的距离是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kg、2kg的小车A、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右端与轻质弹簧连接。现使A、B两车分别以6m/s、2m/s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从小车B与弹簧接触到与弹簧分离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对小车B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B.弹簧对小车A冲量大小为C.某一时刻小车A、B速度可能分别为-4m/s和7m/sD.某一时刻小车A、B速度可能分别为2m/s和4m/s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质量的小球N上,另一端与质量的小球P接触但未拴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现有一质量的小球M从固定光滑曲面上离桌面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小球N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小球P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小球P脱离弹簧,然后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从桌面边缘Q点飞出。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1)小球M与小球N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大小;(2)压缩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小球P落地点与桌面边缘Q点的水平距离。题型7人船模型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船停在平静的湖面上,船头站着质量为m的人,。现在人由静止开始由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对船的阻力。则( )A.人行走时,人和船运动方向相反B.人行走时,船运行速度大于人的行进速度C.由于船的惯性大,当人停止运动时,船还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D.人相对水面的位移大小为如图所示,半径为、质量为的光滑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为半圆槽直径的两个端点,现将一质量为的小球(可看成质点)从点的正上方处静止释放,小球从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圆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和一切摩擦力。则( )A.小球和半圆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将离开半圆槽做斜抛运动C.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为D.半圆槽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半径为R且圆弧面光滑的半圆弧槽。一质量为的小球从圆弧槽左端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小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过程圆弧槽不翻转,重力加速度为g。以A点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直径AC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xOy。(1)求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圆弧面右侧时,能够到达的最高处的位置坐标;(2)求小球运动的轨迹方程;(3)若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前,地面上紧贴半圆弧槽左侧放有质量为的滑块与槽不粘连,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处时速度大小的可能值。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5讲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理解动量、动量的变化量、动量定理的概念.2.知道动量守恒的条件.3.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碰撞、反冲等相互作用问题.考点一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通常用p来表示.(2)表达式:p=mv.(3)单位:kg·m/s.(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1)定义:力F与力的作用时间t的乘积.(2)定义式:I=Ft.(3)单位:N·_s.(4)方向:恒力作用时,与力的方向相同.(5)物理意义:是一个过程量,表示力在时间上积累的作用效果.3.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2)表达式:考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判断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2.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不是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为零,更不能认为系统处于平衡状态.(2)近似适用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3)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考点三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人船模型)1.动量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1)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3)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为m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以人和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满足动量守恒.设某时刻人的速度为v1,船的速度为v2,取人行进的方向为正,则有: 上式换为平均速度仍然成立,即 两边同乘时间t,, 设人、船位移大小分别为s1、s2,则有, ① 由图可以看出: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考点四 碰撞现象的特点和规律1.碰撞(1)概念: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极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2)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 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3)分类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弹性碰撞 守恒 守恒非完全弹性碰撞 守恒 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 守恒 损失最大2.碰撞后运动状态可能性判定(1)动量制约:即碰撞过程中必须受到动量守恒定律的制约,总动量的方向恒定不变,即p1+p2=p1′+p2′.(2)动能制约:即在碰撞过程中,碰撞双方的总动能不会增加,即Ek1+Ek2≥Ek1′+Ek2′(3)运动制约:即碰撞要受到运动的合理性要求的制约,如果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后面物体速度必须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碰撞后原来在前面的物体速度必增大,且大于或等于原来在后面的物体的速度,否则碰撞没有结束;如果碰前两物体是相向运动,而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除非碰后两物体速度均为零.一 弹性碰撞模型1.弹性碰撞发生弹性碰撞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若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前速度为v1,v2,碰后速度分别为v1ˊ,v2ˊ,则有:m1v1+m2v2=m1v1ˊ+m2v2ˊ (1) m1v12+m2v22=m1v1ˊ2+m2v2ˊ 2 (2)联立(1)、(2)解得:v1ˊ=,v2ˊ=. 特殊情况: 若m1=m2 ,v1ˊ= v2 ,v2ˊ= v1 .2.“动静相碰型”弹性碰撞的结论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m1v1=m1v1′+m2v2′ m1v=m1v1′2+m2v2′2 解得:v1′=,v2′= 结论:(1)当m1=m2时,v1′=0,v2′=v1(质量相等,速度交换) (2)当m1>m2时,v1′>0,v2′>0,且v2′>v1′(大碰小,一起跑) (3)当m1<m2时,v1′<0,v2′>0(小碰大,要反弹) (4)当m1 m2时,v1′=v0,v2′=2v1(极大碰极小,大不变,小加倍) (5)当m1 m2时,v1′=-v1,v2′=0(极小碰极大,小等速率反弹,大不变)二 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1.非弹性碰撞介于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的碰撞。动量守恒,碰撞系统动能损失。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m1v1ˊ+m2v2ˊ (1) 损失动能ΔEk,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1v12+ m2v22=m1v1ˊ2+m2v2ˊ 2 + ΔEk. (2)2.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物体的速度相同,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1+m2v2=(m1+m2)v共 (1) 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损失动能: ΔEk=m1v12+m2v22- (m1+m2)v共2. (2) 联立(1)、(2)解得:v共 =;ΔEk=如图为水流导光实验,已知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出水口中心到水池水面的竖直高度为0.8m,水柱在水面的落点中心到出水口的水平距离为0.4m,水的密度为,g取10m/s2。假设水落到水面后竖直速度立即减为0,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离开出水口时的速度大小为0.5m/sB.水离开出水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C.落水对水面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大小为0.12ND.落水对水面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大小为1.2N【答案】BC【来源】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三)物理试卷【详解】AB.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v0=1.0m/s选项A错误,B正确;CD.在 t时间内流出水的质量落地时的竖直速度由动量定理解得F=0.12N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运动,出发点为x轴零点,拉力做的功W与物体坐标x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拉力的功率为6WB.在时,物体的动能为2JC.从运动到,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6JD.从运动到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最大为2kg·m/s【答案】B【详解】A.由于拉力在水平方向,则拉力做的功为,可看出图像的斜率代表拉力F。设在时物体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时物体的速度为,由题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代表拉力F,所以时,拉力为,则时,拉力的功率,A错误;B.当时,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物体的动能为,B正确;C.从运动到,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在的过程中水平拉力,的过程中水平拉力,由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为,则物体在处速度最大,设为,根据动能定理有,,则从运动到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最大为,D错误。故选B。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个光滑弯曲细管道(由AB、BC、CD、DE四段完全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弧管道组成,半径均为R),小车(含管道)的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某一水平速度从管道左端最低点A进入管道,小球恰好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C,然后从管道右端E离开管道。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离开管道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B.小球从进入管道到离开管道的过程,小车做往复运动C.小球离开管道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D.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外力冲量为【答案】AD【来源】2025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详解】AC.小球从进入管道到离开管道的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得其中是小球速度,是小车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小球恰好到达管道的最高点后,则小球和小车的速度相同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解得,小球离开管道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故A正确,C错误;B.由题意,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小球从左端滑上小车到从右端滑离小车的过程中,小车水平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小球水平方向先减速后加速,在整个过程中小车一直向右运动,不会往复运动,故B错误;D.小球从A到B,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解得根据动量定理可知故D正确;故选AD。处于关闭状态的三扇推拉门,质量均为20kg。第一扇门在沿水平轨道方向的2.0N 推力作用下匀速运动,与第二扇门即将重合时发生碰撞,碰撞时间0.5s,碰后两扇门结为一体,此后两扇门滑行0.4m后速度减为零,未与第三扇门接触。推力始终存在且保持不变,轨道对两扇门的滑动摩擦力相同。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两扇门结为一体后的加速度为0.05m/s2B.两扇门结为一体瞬间共同速度为0.2m/sC.与第二扇门碰撞前,第一扇门速度为0.4m/sD.两扇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10N【答案】C【来源】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4月)物理试题【详解】A.每扇门的摩擦力为,两扇门结为一体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两扇门结为一体瞬间共同速度为 ,解得 ,B正确,不符合题意;D.碰撞过程中对第二扇门根据动量定理得 ,解得,D正确,不符合题意;C.碰撞过程中,对等于扇门根据动量定理得 ,解得 ,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篮球投出后经多次曝光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篮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篮球( )A.速度大小一直在减小B.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C.相邻位置的动量变化量一直减小D.相邻位置的机械能变化量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来源】2025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详解】AB.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夹角,在上升阶段为锐角,下降阶段为钝角,角度一直在增大,知加速度一直在减小,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B错误;C.因知一直减小,故C正确;D.空气阻力做功引起机械能的变化,相邻位置轨迹长度先减小后增大,变化量也先减小后增大,相邻位置的机械能变化量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C。我国神话故事中哪吒脚踩风火轮在天空中来去自由,现在人类穿上涡喷飞翼飞行器(简称飞行器)也能像哪吒一样,在高空中自由地完成上升、下降、悬停、平飞和翻转等动作,如图所示。飞行器主要由微型喷气发动机和操纵系统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器水平加速飞行时,需水平向后喷射燃气B.某段时间飞行器在空中悬停,重力的冲量不为零C.飞行器在下降过程中,其动量一定越来越大D.任意时间内燃气对飞行器的冲量与飞行器对燃气的冲量始终相同【答案】B【来源】202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详解】A.飞行器水平加速飞行时,合力沿水平方向,即燃气对飞行器的作用力与飞行器重力的合力沿水平方向,所以需向斜向下喷射燃气,故A错误;B.某段时间飞行器在空中悬停,重力的冲量不为零,故B正确;C.飞行器在下降过程,可能速度减小,其动量不一定越来越大,故C错误;D.燃气对飞行器的冲量与飞行器对燃气的冲量方向不同,故D错误。故选B。质量为M的光滑半圆形凹槽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凹槽左侧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相对地面运动的轨迹为半个椭圆,如图甲中虚线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椭圆半长轴与半短轴之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圆形凹槽与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B.小球质量与凹槽质量之比C.时刻,小球受到凹槽的支持力方向与速度垂直D.时刻,小球受到凹槽的支持力大于小球的重力【答案】AD【来源】2025届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高三一模物理试题【详解】A.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小球先处于失重后处于超重状态,可知,半圆形凹槽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不为0,即半圆形凹槽与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正确;B.令凹槽半径为R,根据图中所示半个椭圆可知,半长轴为R,则半短轴为,短轴为,即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分位移半圆形凹槽与小球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其中解得故B错误;C.根据图乙的对称性可知,时刻小球位于凹槽最低点,则时刻小球位于释放点与凹槽最低点之间的某一位置,小球相对地面运动的轨迹为半个椭圆,轨迹的最低点即为凹槽的最低点,时刻小球受到凹槽的支持力方向指向凹槽圆心,速度方向沿半椭圆轨迹切线方向,可知,时刻,小球受到凹槽的支持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垂直,故C错误;D.结合上述可知,时刻小球位于凹槽最低点,小球相对于凹槽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低点相对于凹槽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小球小球相对于凹槽做圆周运动,则小球在最低点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此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则时刻,小球受到凹槽的支持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故D正确。故选AD。如图所示,在长度的水平传送带中央有两个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两物块中央夹有储存了15J能量的微小弹性装置(不计弹性装置的长度),在外力作用下两物块保持静止。竖直面内固定一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在最高点D与传送带平滑连接,E点位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足够长。若撤去对中央两物块的外力,弹性装置在较短时间内把两物块弹开,弹开两物块后,取走弹性装置并立即让传送带以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A物块落在水平地面上后不再运动,B物块每次与水平地面发生连续碰撞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连续发生衰减。当B物块与地面发生第n次碰撞时,碰后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与第一次碰前瞬间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满足关系式。重力加速度,忽略空气阻力,将物块视为质点。求:(1)弹性装置把A、B物块弹开后瞬间两物块的速度大小、;(2)A、B物块第一次离开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以及B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3)在B物块与地面第n次碰撞时,A物块落点与E点的距离以及B物块落点与E点的距离。【答案】(1),(2),,(3),【来源】2025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八)物理试卷【详解】(1)对A与B分析,由能量守恒,有由动量守恒,有得到,(2)对A,假设A一直匀加速到D点有则假设不成立,A应先匀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后以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D点,即对B,假设B经过x距离向左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有则B没有从最左侧滑出,假设B之后一直匀加速到D点,有则假设成立,即对B,设经过时间,B向左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有其中设经过时间,B向右匀加速到速度为有其中则又(3)若要物块从D点开始做平抛运动,需要满足即由于A、B物块经D点后直接做平抛运动对A,,对B在竖直方向,第一次碰地前,有由于第一次碰撞后瞬间B物块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第二次碰前瞬间B物块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B物块从D点开始平抛运动到第二次碰撞时的时间间隔为第二次碰撞后瞬间B物块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第三次碰前瞬间B物块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第二次碰撞到第三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B物块从D点开始平抛运动到第三次碰撞时的时间间隔为如此重复,归纳可得,B物块从D点开始平抛运动到第n次碰撞时的时间间隔为则题型1动量和动量变化量、冲量的计算《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如图所示,油从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地方倒出,油束刚好充满钱孔倒入壶内,钱孔的横截面积为S,油壶的高度为h,油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油倒入瓶底四处散开,没有飞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倒入壶中油的质量为B.单位时间倒入壶中油的质量为C.在动量减小阶段,后落入壶内的油,动量变化更多D.在动量减小阶段,任何时候落入壶内的油,动量变化都一样多【答案】A【来源】2025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八)物理试卷【详解】AB.设时间内倒入壶中油的质量为,油到达壶口时的速度为,则有,根据机械能功守恒,则有联立解得故单位时间内落入壶中油的质量为A正确,B错误;CD.随着油面的上升,后落入壶内的油到达油面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在动量减小阶段,其动量的变化更少,CD错误。故选A。一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3J,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J,随后同时撤去这两个力。撤去这两个力的瞬间,物体的动量大小为( )A. B. C. D.【答案】C【来源】河北省石家庄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详解】设撤去这两个力的瞬间物体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有动量大小代入题中数据,联立解得故选C。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石块以初速度从高处以仰角斜向上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石块抛出至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增大C.改变仰角,其他条件不变,石块落地时的动量不变D.石块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D【来源】2025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题【详解】A.由动能定理知,重力为合力,合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动能先减小后增大,即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B.石块抛出至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不计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B错误;C.改变仰角,其他条件不变,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故落地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改变仰角,落地时速度的水平分量发生变化,落地时速度方向不同,故动量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C错误;D.石块抛出至落地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PG=mgvyvy先减小后增大,则PG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故选AD。题型2应用动量定理求平均冲力如图所示,由高压水枪中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柱,将一个开口向下的小铁盒顶在空中。已知密度为ρ的水柱以恒定速率从水枪中持续喷出,向上运动并以速率冲击小铁盒,且冲击小铁盒时水柱横截面积为S,并以速率v竖直返回(不考虑水之间的碰撞)。水与铁盒作用时这部分水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则水对铁盒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 B. C. D.【答案】A【来源】押题猜想六 动量(北京专用)2025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详解】在 t时间内打到盒子上的水的质量向下为正,则根据动量定理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对铁盒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故选A。如图所示,这是清洗汽车用的高压水枪。设水枪出水口的直径为D, 水流以速度 v 从枪口喷出,近距离垂直喷射到车身。所有喷到车身的水流,约有向四周溅散开,溅起时垂直车身向外的速度为 ,其余 的水流撞击车身后无反弹地顺着车流下,由于水流与车身的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在分析水流对车身的作用力时可忽略水流所受的重力。已知水的密度为,水流对车身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 ) A. B. C. D.【答案】D【详解】取 △t 时间内的水流为研究对象,则该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利用动量定理列方程得解得故选D。霍尔推进器我国“天和号”核心舱配备了四台全国产化的LHT-100霍尔推进器,虽然单台推力只有80毫牛,但在关键性能上已经反超国际空间站。霍尔推进器工作时,将气体推进剂电离成电子和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后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在相反的方向上对航天器产生了推力。霍尔推进器工作原理简化如图,放电通道两端的电极A、B间存在一加速电场E。工作时,工作物质氙气进入放电通道后被电离为氙离子,再经电场加速喷出,形成推力。若某次试验中有96.0%的氙气被电离,氙离子从右端喷出电场的速度v=2.00×104m/s,其比荷k==7.30×105C/kg。氙离子进入通道的初速度可以忽略,电子质量远小于氙离子的质量。当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达到80.0毫牛时(1毫牛=10-3牛顿),求:(1)加速电压UAB?(2)每秒进入放电通道的氙气质量M0?【答案】(1)274V(2)4.17×10-6kg【详解】(1)对其中一个氙离子,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出加速电压UAB===V=274V(2)设在 t时间内,有质量为 M的氙离子以速度v喷射而出,根据动量定理,有解出==kg=4.00×10-6kgM0==4.17×10-6kg题型3在多过程问题中应用动量定理在一些公共场合有时可以看到,“气功师”平躺在水平地面上,其腹部上平放着一块大石板,有人用铁锤猛击大石板,石板裂开而人没有受伤。现用如图所示的模型分析探究,大石板质量M=80kg,铁锤质量m=5kg。铁锤接触石板前瞬间,速度向下,大小为,打在石板上反弹,反弹速度大小为,铁锤与石板的作用时间约为。由于缓冲,石板与“气功师”腹部的作用时间(从石板开始加速到速度再次为零)较长,约为,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铁锤的动量变化量方向竖直向上B.在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铁锤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25kg·m/sC.在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铁锤对石板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550ND.石板与“气功师”作用过程中,石板对“气功师”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71N【答案】AC【详解】AB.在铁锤与石板碰撞过程中,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铁锤的动量变化量其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错误;C.对铁锤,由动量定理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铁锤对石板的平均作用力故C正确;D.对石板,由动量定理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石板对“气功师”的平均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C。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项目。如图甲,在对蹦床的性能测试中,将一质量kg的重物从离蹦床表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在时刚好第一次落到蹦床上。蹦床受到重物作用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得第一次弹离蹦床的时刻s;第二次开始接触蹦床的时刻s;第二次弹离蹦床的时刻为s;第三次开始接触蹦床的时刻为s。重物每次都是竖直反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大小取10m/s2。求:(1)重物弹离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h以及第二次接触蹦床前瞬间的速度的大小;(2)重物与蹦床第二次作用过程中,蹦床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F(结果保留2位小数)。【答案】(1)3.2m;8m/s(2)3833.33N;方向竖直向上【详解】(1)由图可知重物第一次竖直上抛运动时间s,则重物弹离蹦床的最大高度为解得m第二次接触蹦床前瞬间的速度m/s(2)第二次弹离蹦床的时刻为s;第三次接触蹦床的时刻为s,解得s则有m/s第二次与蹦床作用过程由动量定理,选向上为正方向解得代入数据得N方向竖直向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时刻刚好落地B.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最大为2gC.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总时间为D.小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阻力的冲量大小不相等【答案】C【来源】2024届山东省二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详解】A.由图可知,时刻后物体的动量不变,即物体的速度不变,由图可知物体速度不变后,又运动了一段时间,说明时刻物体还没落地,故A错误;B.设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满足关系式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合外力,由图可知时刻,图像斜率的绝对值最大,小球的加速度最大,设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有其中当时,物体合外力为零,此时有解得故B错误;C.设从地面抛出到最高点的时间为,上升的高度为,设最高点到落地的时间为,从地面抛出到最高点由动量定理得即同理下降阶段即联立可得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总时间为故C正确;D.小球上升过程中阻力的冲量大小为小球下落过程中阻力的冲量大小为故小球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阻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题型4流体类柱状模型、微粒类柱状模型从“嫦娥”系列到“天问”系列,中国开启了对未知天体的探索。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时,探测器通过喷气口向下喷气(可认为探测器质量不变)使其短暂悬停。已知探测器喷气口直径为D,喷出气体相对火星表面速度为v,火星与地球质量之比为1∶10,火星与地球半径之比为1∶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喷出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A. B. C. D.【答案】D【来源】 2025届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联考物理试卷【详解】在天体表面附近有则整理得探测器在气体反推力和火星引力作用下处于静止,设气体反推力为F,即对极短时间内喷出气体体积设喷出气体的平均密度为ρ,则时间内喷出的气体质量以时间内喷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有解得故选D。高压水枪在现代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当高速水流射向物体时,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冲击力,从而达到清洗污垢的目的。图示为水枪喷水清洗车玻璃示意图,已知水枪出水口直径为d,水密度为,设水流垂直打到玻璃表面后不反弹,测出水枪出口的流量为Q(单位时间内水流体积),不考虑水内部的阻力、空气阻力及高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枪管口喷出水流速度大小为B.水枪对管口水柱做功的功率为C.水流对水枪的作用力大小为D.水流与玻璃冲击压强为【答案】D【来源】2025届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一)物理试题【详解】A.设水流速度为v,则流量解得A错误;B.设经过极短时间,出口水柱质量由动能定理可得解得,B错误;C.由动量定理,则有解得C错误;D.水流与玻璃冲击压强为D正确。故选D。玩具水枪是儿童们夏天喜爱的玩具之一,但水枪伤眼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限制儿童水枪的威力就成了生产厂家必须关注的问题。现有一水枪样品,已知水枪喷水口的直径为,水的密度为,水流水平出射速度为,垂直击中竖直目标后以大小为的速率反向溅回,则( )A.水枪喷水的流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体积)为B.喷水口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为C.水枪的功率为D.目标受到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答案】BD【来源】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详解】A.水枪喷水的流量为故A错误;B.喷水口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为故B正确;C.水枪的功率为故C错误;D.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目标受到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故D正确。故选BD。题型5动量守恒定律的判断与应用如图所示,一根直杆靠在墙壁上向下滑动一段距离,水平地面光滑,竖直墙壁粗糙。直杆下滑过程中( )A.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B.仅竖直方向动量守恒C.水平、竖直方向的动量均守恒D.水平、竖直方向的动量均不守恒【答案】D【来源】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详解】直杆在水平、竖直方向受到的合力均不为0,两个方向动量均不守恒。故选D。某校黎主任把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ABC【详解】A.当撤去外力后,a和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弹力做功,则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A正确;B.a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由于受到墙壁的作用力,则合力不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不守恒,选项B正确;C.a离开墙壁后,a和b组成的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选项C正确;D.a离开墙壁后,a和b以及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但是a和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错误。故选ABC。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足够长的薄板A,其上静置两个质量均为的物块B、C,B、C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物块BC间连接一轻质弹簧,调节BC间距离,将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将它们同时由静止释放。已知弹性势能表达式为(为弹簧的形变量),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当初始压缩量时,释放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2)初始压缩量满足什么条件时,释放后,物块C相对A滑动;(3)当初始压缩量时,释放后,物块B能达到的最大动能。【答案】(1)(2)时,释放后,物块C相对A滑动(3)【来源】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详解】(1)当x1=6cm时,弹簧弹力B与A间最大静摩擦力 C与A间最大静摩擦力 , 所以C与A相对静止,B在A上滑动 ,对B有:解得(2)当C相对于A滑动时,A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a2,对A有:解得对C有:解得 则初始压缩量时,释放后,物块C相对A滑动。(3)释放后C与A一起运动,B相对A滑动,当时,物块B动能最大 解得x4 =4cmABC系统动量守恒有 系统能量守恒有 可解的B的最大动能为题型6碰撞(弹簧)模型光滑水平面有A、B两个物块,质量分别为2m和m,初始时用处于原长状态下的弹簧相连,现在给物块A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水平面右侧有一墙面,已知经过时间t,物块B第一次达到最大速度,且恰好到达墙壁处,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 B.物块B的最大速度是C.初始时物块B离墙面的距离是 D.初始时物块B离墙面的距离是【答案】AC【来源】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邵阳市等多校联考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物理试题【详解】A.当两物块共速时,弹簧压缩的最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过程根据动量定理两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解得故A正确;B.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B的速度达到最大,根据动量守恒两物块的动能守恒解得,故B错误;CD.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B的速度达到最大,根据动量守恒两边同时乘以可得即初末状态弹簧均处于原长,所以解得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kg、2kg的小车A、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右端与轻质弹簧连接。现使A、B两车分别以6m/s、2m/s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从小车B与弹簧接触到与弹簧分离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对小车B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B.弹簧对小车A冲量大小为C.某一时刻小车A、B速度可能分别为-4m/s和7m/sD.某一时刻小车A、B速度可能分别为2m/s和4m/s【答案】D【来源】2025年届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详解】A.从小车B与弹簧接触到与弹簧分离过程,弹簧的弹力从0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为0,小车B的速度一直增大,根据可知弹簧对小车B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从小车B与弹簧接触到与弹簧分离时,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可得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联立解得分离时A、B的速度分别为,根据动量定理可得弹簧对小车A的冲量为可知弹簧对小车A冲量大小为,故B错误;C.由于分离时A、B的速度分别为,,所以A的速度不会变为反向,故C错误;D.由于分离时A、B的速度分别为,所以可以存在某一时刻小车A的速度为2m/s,此时根据动量守恒可得代入数据解得故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质量的小球N上,另一端与质量的小球P接触但未拴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现有一质量的小球M从固定光滑曲面上离桌面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小球N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小球P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小球P脱离弹簧,然后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从桌面边缘Q点飞出。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1)小球M与小球N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大小;(2)压缩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小球P落地点与桌面边缘Q点的水平距离。【答案】(1)(2)(3)【来源】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评估物理试卷(五)【详解】(1)设小球M与小球N碰撞前瞬间,小球M速度大小为,小球M从光滑曲面上h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解得小球M与小球N碰撞结束瞬间具有共同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可得解得小球M与小球N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大小为(2)小球M、N发生碰撞后与小球P一起压缩弹簧,当小球M、N、P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量达到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可得解得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解得压缩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被压缩弹簧再次恢复自然长度时,小球P脱离弹簧,设小球M、N的速度为,小球P的速度为,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可得,联立解得,小球P从桌面边缘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有竖直方向有联立解得小球P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题型7人船模型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船停在平静的湖面上,船头站着质量为m的人,。现在人由静止开始由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对船的阻力。则( )A.人行走时,人和船运动方向相反B.人行走时,船运行速度大于人的行进速度C.由于船的惯性大,当人停止运动时,船还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D.人相对水面的位移大小为【答案】AD【详解】A.人和船动量守恒,系统总动量为零,故人和船运动方向始终相反,故A正确;B.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因,故故B错误;C.由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且系统总动量为零知:人走船走,人停船停,故C错误;D.据动量守恒定律有又,可得又联立解得人相对水面的位移大小为故D正确。故选AD。如图所示,半径为、质量为的光滑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为半圆槽直径的两个端点,现将一质量为的小球(可看成质点)从点的正上方处静止释放,小球从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圆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和一切摩擦力。则( )A.小球和半圆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将离开半圆槽做斜抛运动C.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为D.半圆槽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答案】D【详解】A.小球与半圆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竖直方向总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B.小球运动到达半圆槽A点时,系统水平初动量为零,小球运动到达半圆槽B点时,系统水平动量也为零,小球离开B点做竖直上抛运动,故B错误。C.当小球运动到半圆槽最低点时有最大速度,由机械能和动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故C错误。D.小球从A端到B端的过程中,半圆槽先加速后减速运动,当小球到达B端时,半圆槽向左的位移最大,设为x2,小球的位移为x1,则由动量守恒定律解得故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半径为R且圆弧面光滑的半圆弧槽。一质量为的小球从圆弧槽左端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小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过程圆弧槽不翻转,重力加速度为g。以A点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直径AC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xOy。(1)求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圆弧面右侧时,能够到达的最高处的位置坐标;(2)求小球运动的轨迹方程;(3)若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前,地面上紧贴半圆弧槽左侧放有质量为的滑块与槽不粘连,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处时速度大小的可能值。【答案】(1)(2)(3)vm1或【来源】湖南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卷【详解】(1)假设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圆弧面右侧时能够到达的最高处与A的竖直高度差为h,此时圆弧槽、小球速度相等,设为v,根据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有由机械能守恒,有解得,说明小球恰能运动到与A等高处,且此时圆弧槽、小球速度均为0。设某一时刻小球水平分速度为,圆速度为,对圆弧槽、小球,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有经过一小段时间,有设从释放到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圆弧面右侧到达最高处的过程,小球及圆弧槽对地的位移分别为、,变形可得又有解得可得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圆弧面右侧时能够到达的最高处的位置坐标为。(2)设某一时刻小球的位置坐标为,圆弧面圆心P的坐标为,有此时小球到圆心距离仍为R,有可得(3)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圆弧槽向左加速,圆弧槽和滑块没有分开,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 B时,圆弧槽与滑块向左的速度达到最大。设此时小球的速度为,圆弧槽与滑块的速度为,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系统机械能守恒,有解得,之后圆弧槽和滑块分离,不再接触。设小球再运动到最低点B处时小球及圆弧槽速度分别为、,小球与圆弧槽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 vm小球与圆弧槽机械能守恒,有2可得vm1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讲练(全国通用)第15讲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学生版).docx 202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归纳讲练(全国通用)第15讲动量动量守恒定律(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