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建造小房子【教材简析】《建造小房子》对应课程标准1~2年级学习内容“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的第三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以及第四点“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本课是“造房子”单元的第五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承接上节课设计小房子的任务,同时为下节课展示小房子模型奠定基础。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任务板块,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要按照设计图,制作小房子模型。第二部分制作板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利用纸板、纸盒等废旧材料动手搭建小房子模型。第三部分交流板块,小组展示各自制作的小房子模型,并将其与设计图进行对比,讨论模型与设计图的一致性和改动之处。第四部分拓展板块,在已完成的小房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房屋内部的陈设(如摆放家具设计装饰等),从而增强小房子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但其动手实践能力仍在发展中,精细动作控制尚不够成熟。在细节处理上,如门窗的裁剪,由于力气较小可能会需要帮助。一部分学生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操作不够熟练,容易造成材料浪费或出现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以提升其操作技能。同时二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则呈现出初步的分工意识,但因缺乏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沟通技巧,一些小组在任务分配中存在角色分工不均的现象,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他人或因意见分歧而导致效率降低。此外,学生按照设计图制作的意识较为薄弱,一些学生虽然绘制了设计图,但在制作中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随意性较强,导致成品与设计方案存在差距。【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小房子模型,了解可以用简单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知道制作模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2.通过比较模型实物和设计图,能阐述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在制作、改进小房子模型的过程中,能够依据评价量表及时反思模型优劣,改进不足,培养学生的工程优化意识。4.在制作、交流的活动中,认识到设计图对于模型制作的重要性,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依据设计图,制作小房子模型。教学难点:观察和比较设计图与小房子模型的相同与改动之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额外的废旧材料,如口罩盒、蛋糕盒、卡纸、塑料膜、木棒、木片金属片;各种工具,如安全剪刀、安全刻刀、双面胶、固体胶学生:制作小房子的废旧材料,如快递纸盒、木棒、废旧纸张等;设计单。【教学过程】一、任务(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明确任务:让我们根据设计图,一起来建造小房子!2.揭示课题:《建造小房子》(板书)【设计意图】以简短的话语明确本课的核心任务——建造小房子,既指明设计图在建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建造活动留出更充足的时间。二、制作:建造小房子模型(预设28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制作小房子的废旧材料、各种工具、设计单1.前置问题:(1)搭建小房子模型,有哪些步骤?(2)搭建时,要注意什么?2.课件展示:微视频——建造小房子的步骤指导3.预设:(1)搭建小房子的步骤:准备材料→搭建框架→标记门窗→裁剪门窗(2)搭建时,需要注意手不要离剪刀太近,以免剪到手;要按照设计图制作, 如果要修改,要先改设计图,再改小房子模型。4.学生活动:两人为一组,按照设计图,利用废旧材料搭建小房子模型。5.板书小结:搭建小房子的步骤:准备材料→搭建框架→标记门窗→裁剪门窗【设计意图】以搭建小房子模型为核心任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设计图,通过前置问题和微视频指导,引导学生认识模型搭建的步骤与注意事项,为后续实践活动做好认知准备。在实践环节中,通过两人小组合作完成搭建任务,既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明确分工与合作,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规范操作和责任分担的意识,为后续更加复杂的工程实践任务奠定基础。三、交流:讨论交流,分享发现(预设8分钟)1.制作模型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2.比一比我们制作的小房子模型与设计图,哪里一样?哪里做了修改?汇报支架:我的小房子模型和设计图在 上是一样的。我们对 做了修改,设计图上是 ,小书屋模型上是 的。【设计意图】通过提供汇报支架,引导学生比较和表达模型与设计图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明确修改的原因和改动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按照设计图规范制作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严格遵循设计图能够保证制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在制作前深入思考、合理规划,在制作中严谨落实设计的科学态度。这为后续更复杂的工程设计与模型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拓展:改进和完善小房子(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改进和完善小房子:改进小房子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再添置一些物品,如桌子、椅子等。【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并改进小房子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添置桌子、椅子等物品,进一步完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改进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工程设计不仅是完成初始制作,更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成果的迭代过程。板书设计【疑难解答】1.学生搭建时间较长,如何指导二年级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制作?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微视频指导:利用简短而清晰的微视频指导,展示搭建流程和关键点,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搭建的流程顺序,从而减少学生的无效操作,避免走弯路,提高效率。2.优化实验材料: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力量较小,他们可能会在裁剪硬纸盒和塑料盒时遇到困难。可以提前筛选较软、易加工的材料,如口罩盒和轻便的卡纸,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搭建,避免过度浪费时间。3.加强合作指导和巡视:在小组合作中,合理分工能够提升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搭建前明确角色分工,一位学生主导搭建,另一位学生负责辅助材料递送等。教师在巡视时要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并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提升整体效率。2.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杂乱无章,有时缺少必要材料,如何解决?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1.提供必要的材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基础材料,供学生用"工程币”兑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搭建小书屋的材料,避免因材料准备不当而浪费时间。推荐使用易于加工的材料,如口罩盒、蛋糕盒、卡纸等。2.明确材料要求:课前可以明确规定材料的要求,例如纸盒尺寸限定为30cmx30cmx20cm,材料不应过硬且要有盖。这样,学生在准备材料时有明确的标准,避免带来不适合的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引导学生根据设计图准备材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准备材料。这不仅帮助学生明确搭建目标,还能提高他们在选择和准备材料时的主动性和判断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