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历史历史试题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洗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表反映了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晋 同姓 今山西卫 同姓 今河南北部鲁 同姓 今山东南部齐 功臣 今山东北部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燕 同姓 今北京一带A. 王族 B. 功臣 C. 帝王后代 D. 贤能的平民2.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 教会权力演变进程 B. 国王权力演变进程C. 议会权力演变进程 D. 市民权力不断上升3.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一规定( )A. 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社会地位 B. 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C. 普及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D. 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4. 从宋明开始,科举制度的“糊名易书”法流行,清廷将其发扬光大。考生试卷统一交给弥封官,弥封官封起考生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交与誊录生。誊录生将卷面答题内容如实誊写一遍,原始试卷存档,誊写卷交由阅卷官评卷。“糊名易书”法的实施( )A. 意在抑制门阀士族干扰科举取士 B. 确保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C. 阻碍了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 D. 进一步推进了科举制度的建设5.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其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 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安定秩序 B. 法典突出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C. 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 D. 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位服务6. 汉武帝采纳谋士建议设置河西四郡,并移民屯垦。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在西北等地推广代田法。这些措施( )A 解决了腹地人地矛盾尖锐问题 B. 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C. 加强了对匈奴部落的有效管理 D.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7.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一些军队侵入法国。法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马赛义勇军高唱着《马赛曲》奔向巴黎,这支进行曲后来成为了法国的国歌。这反映出( )A. 封建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 B. 资产阶级革命激化了民族矛盾C. 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高潮 D. 法国大革命促进民族意识觉醒8. 二战后至今美日经济关系密切,如图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美元是主要国际货币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 日本成长为经济大国 D. 美日经济领域竞争激烈9. 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变化如下图。据此可知,推动清朝基层治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精简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C. 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 D. 民众自我管理机制的加强10. 下表是世界各地原住居民对培育农作物做出的贡献。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古代各地的原住居民 培育出的农作物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 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古代西非班图人 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古代南亚人 芋头古代中国人 水稻和粟A. 古代中国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B. 农业技术发展有利于当地政权稳定C. 古代的原始文明具有多样性特点 D. 古代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很大11. 考古人员在汉代的各边疆地区都发现了铁制起土工具,而且数量甚多。相比之下,青铜农具已较少见,石器、蚌器、骨器农具更少见。这反映了汉代( )A.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B. 民间冶铁业技术较先进C. 各地农业发展趋向于均衡 D.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增强12. 1867年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大大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工人阶级大多得到了选举权。1884至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后,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这种变化究其根源在于( )A. 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B. 工业革命的完成C.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政党政治的成熟13. 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榜单中,中国共有133家企业上榜,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也大幅超越日本、英国、德国。印度、巴西等国的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材料表明( )A. 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了美国 B. 新兴经济体竞争力明显增强C. 欧美企业竞争力已严重不足 D. 发展中国家主导国际新秩序14. 如表为1851年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 总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 约1800 48% 52%法国 约3600 75% 25%A. 法国工业化进程较英国缓慢 B. 法国农业发展水平高于英国C. 英国城乡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 法国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15. 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 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 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C.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16. 《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上述材料蕴含的思想有( )①以人为本 ②天人合一 ③相生相胜 ④辨证施治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 课本剧表演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载体。以下是某班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历史课本剧表演的部分场景。认真欣赏,回答问题。(1)场景一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他所开创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2)场景二中明朝政府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3)根据课本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趋势。18. 在历史的发展中,东方、西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法治模式。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罗马,私法广泛,涉及人、婚姻、家庭、继承、物、所有权、契约、私犯行为等内容。因此,从“私法”发生学的角度分析,近现代私法脱胎于罗马私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的体现。它的影响不仅遍及全球,而且还缔造了一个民法体系。——摘编自范进学《论私法的法理与法理的私法》材料二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启动编纂民法的工作,由于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一部完整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当时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确定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中共十五大以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2002年,第四次民法典起草工作开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2015年,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启动,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情况作出新规定。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罗马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以来我国加速民法典编撰历程的背景和意义。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始纳入社会福利事业,由政府的专门卫生机构负责。80年代进入“多元服务”时期,政府借助市场,引入多元力量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但出现了公共卫生资源及服务质量与个人财富直接挂钩的现象,民众享受到的卫生服务出现“贫富差距”。另外,黑人等有色人种难以与白人享受同等的卫生服务权利,公共卫生服务不公的“顽疾”难以消除,美国公共卫生治理举步维艰。——摘编自王聪悦《美国公共卫生治理:沿革、经验与困境》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了“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卫生工作,有效遏制了恶性传染病的传播。改革开放后,完善医疗经营机制,持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发展。十八大后,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摘编自《健康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战后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变化。(2)据材料二概况建国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说明其作用。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新中国外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其实践内容极为丰富,其经验启示十分宝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六大特点:一是始终坚决捍卫和有序拓展国家利益;二是始终追求和平外交政策,探索和平发展道路;三是顺应时代潮流、伸张国际正义和履行国际责任三位一体;四是坚持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五是外交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目标明确,涉台、涉藏、涉疆外交地位突出;六是新中国外交逐步走向全方位、全领域,外交制度、决策机制不断加强、规范和完善。——摘编自郭树勇《试论70年来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外交的特点”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高二历史历史试题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洗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秦始皇;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2)废除丞相;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消失。(3)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消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18题答案】【答案】(1)特点:重视私法,保护私有财产。影响:成为近代欧美国家法典编撰渊源;罗马法实践中形成的许多制度和原则被后世继承。(2)背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意义: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趋完善;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法治与德治并重的治国理念;有利于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为国家经济、社会治理提供法律保障;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保障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19题答案】【答案】(1)变化:二战后,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主导转向多元服务;突出市场作用。评析:积极:拓宽公共服务渠道;减轻财政负担;提升公共管理效率。消极:公共服务的功能会被削弱;激化社会矛盾;(2)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重视队伍建设;健全保障体系。作用:提升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强了人民的健康意识;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为民族复兴奠定基础。【20题答案】【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外交始终坚决捍卫和有序扩展国家利益。论述: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重点在于维护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利益。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友好同盟关系,并且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中国把周边安全利益的维护与世界和平的保护密切地联系起来,面对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蓄意扩大朝鲜战争的行为等形势,中国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抗美援朝战争的立足点是保家卫国,根本上是为了维护新中国政权的政治安全。我国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来与其他国家建交,比如中日建交前提就是日本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重点转为服务于中心工作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突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外交任务转而改变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有利地促进了对外开放事业。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总之,新中国外交有利地维护国家利益,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任意从两个阶段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高二历史答题卡姓名条码粘贴处准考证缺考标记,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负注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填正确填涂贵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涂样错误填涂[a]项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0=[11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1[A][B][C][D]5[A][B][C][D]9[A][B][C][D]13[A][B][c][D]2[A][B][C][D]6[A][B][c][D]10[A][B][c][D]14[A][B][c][D3[A][B][c][D]7[A][B][c][D]11[A][B][c][D]15[A][B][c][D】4[A][B][c][D]8[A][B][C][D]12[A][B][C][D]16[A][B][c][D]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17.(12分)(1)(4分)(2)(4分)(3)(4分)18.(14分)(1)(6分)(2)(8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清考生保持答题卡干净整洁,不要污损、破坏!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18.(2)19.(14分)(1)(4分)(2)(10分)20.(12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_5_期末联考_高二历史答题卡_X4_A4_转曲.pdf 吉林省蛟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