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我们周围的空气》表格式(教案)2025-2026学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我们周围的空气》表格式(教案)2025-2026学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 《地球家园》单元 3.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地球家园》 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1~2年级 ③认识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抓空气和对比观察活动,认识到空气总是充满各处,并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 科学思维 在教师指导下,能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展开对空气特征的研究,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 探究实践 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对空气的污染,认识到空气是地球家园中的重要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态度责任 能主动提问、分享发现,愿意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来观察描述空气的特征。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将看不到的空气转化为具体的现象来观察。
教学 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矿泉水瓶、气球。
学生:透明袋、夹子、水、木块、吸管、小风车、观察记录单、词汇贴纸。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空气。
一、聚焦:激趣引入,导入新课(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矿泉水瓶、气球 1.师出示气球,提问:老师这里有个气球是瘪掉的,还有一个空瓶子,你有办法让它鼓起来吗?(学生尝试) 2.请成功的小组上台演示: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用手捏扁瓶子,气球鼓起。提问:怎么空瓶子也能吹气球呢? 3.生尝试解释现象:因为瓶中有空气,将瓶中的空气挤到气球里,气球就鼓起来了。 4.讲述:小朋友们太聪明了,这确实是瓶中的空气在起作用,只是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还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周围的空气。(板书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设计意图】教师演示用空瓶吹气球的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再让学生尝试解释“瓶中有空气”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空气的存在,最后通过提问“空气还有哪些特征”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二、收集空气,观察空气(预设33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透明袋、夹子、木块、水、吸管、小风车、观察记录单、词汇贴纸 活动一:收集空气 1.出示校园图片,提问:瓶子中有空气,那我们校园的这些地方有空气吗?你能试试用一个袋子去收集一些空气带回来给大家看看吗?(提醒孩子把口子封好,不要让抓到的空气跑出来) 2.讲述活动要求:两人一组,到校园里收集空气,比比哪组收集的空气多! 3.生活动收集空气 4.展示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收集到了空气?还有哪些地方也能收集到空气? 5.师小结: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无处不在。(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校园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不同地点是否有空气,再通过两两合作到校园不同地方去收集空气,将空气与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周围充满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注意选择的地方要离教室近一些,教师能关注到所有孩子。) 活动二:空气与水和木块的对比观察 1.谈话:今天课堂上还来了两位老朋友,小木块和水。听听它们要说什么? 播放课件音频,(水:我和空气是好朋友,我们有很多相同点。小木块:我和空气也是好朋友,我和它才像呢!)引出问题:空气更像谁呢? 2.提问:小朋友们都认为空气更像水,可小木块不服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放在一起比一比。可以比它们的哪些特征?(看一看颜色、是否透明、形状;打开闻一闻,有没有气味;手伸进去摸一摸能不能摸到等) 3.讲述:你们会这么多观察物体的方法呀!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记录单和贴纸,请你们边观察边记录,选择合适的词语撕下来贴到表格中。 观 (ɡuān)察 (chá)空 (kōnɡ)气 (qì)的 (de)特 (tè)征 (zhēnɡ) 日期: 水 (shuǐ)木 (mù)块 (kuài)空 (kōnɡ)气 (qì)看 (kàn)得 (de)见 (jiàn)摸 (mō)得 (de)着 (zháo)
4.生对比观察活动。 5.交流: (1)你觉得空气更像谁?为什么? (2)空气与水相比,有什么不同? (3)空气与木块相比,又有什么不同? 6.梳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等。 活动三:感受空气 1.过渡:同学们真厉害,发现空气这么多的特征,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吗? 2.师补充: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先收集一袋空气,再插入吸管,对着物体挤压袋子,看看会发生什么? 3.生活动感受空气 4.交流:(1)吸管对着头发、纸屑、风车时,你发现了什么? (2)为什么会这样呢?(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 5.师小结:空气能从袋子里跑出来,实际上就是空气在流动。 6.出示图片:红旗飘动、风筝、吹泡泡、风力发电。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让我们感受到空气在流动?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空气与水、木块的不同,从而认识空气特征。通过“让空气跑出来”的操作活动感受空气的流动,将抽象的空气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流动”这一特征。同时希望学生能将观察到的现象与空气在生活中的现象和作用相联系。
三、拓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谈话:空气无处不在,空气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去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空气的作用。 观看视频:空气的作用 2.出示图片提问: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空气。但有时我们发现空气被污染了。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哪些地方空气是新鲜的?哪些地方空气被污染了? 3.小结:空气无色、无味、透明,当我们闻到有异味,眼睛有刺痛感时,说明它可能被污染了,被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远离存在空气污染的区域,好好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和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地球家园中重要的资源。同时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关注空气质量问题,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 看不见 摸不着 无色 透明 无气味 会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
五、练一练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课堂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家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