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们关心天气》表格式(教案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我们关心天气》表格式(教案 )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 《天气》单元 1.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天气》 课题 我们关心天气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 天气和气候 3~4年级①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学会使用 气温计测量气温,并描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通过观察不同的天气图片,知道描述天气的词语有阴、晴、雨、雪、炎热、寒冷等。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圈包围,大气圈内会发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科学思维 2.通过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对比,能正确对天气现象做出分类。 探究实践 3.通过观察天气,能对某一天的天气状况,用图画或者词句的方式进行记录。 态度责任 4.在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天气的多样性,养成关心天气的习惯。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从冷热状况、刮风状况和阴晴雨雪等方面观察天气,用图画和文字记录。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知道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是运动的。
教学 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天气观测记录表、作业本。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了解我们关心的天气。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出示课件(雨后彩虹图),引导:刚才还下着雨,一转眼,雨过天晴 ,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图中这种情况,你见到过吗?出现了哪些天气现象?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呢?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知道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 2.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还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关于天气,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对天气的了解。 3.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 【设计意图】从图中雨后天晴的图片出发,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兴趣。
二、探索:感受天气的多样性(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提问:我们常用哪些词和句来描述天气? (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班级记录单。 (2)交流:学生交流补充完成描述天气的词和句的记录单。 (3)小结:描述天气的词和句很多,我们可以从表示冷热状况、刮风状况和阴晴雨雪等方面来分类。 2.继续提问:你能从冷热状况、刮风状况、阴晴雨雪等方面来观察今天的天气状况吗? (1)学生小组观察今天的天气。 (2)交流:今天的天气状况怎么样? (3)学生将天气状况用简单的图画、词句记录下来。 (4)小结: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记录天气,还可以加入穿衣提醒等。 3.出示大气圈图片,提问:天气现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天气现象发生在哪里呢? (1)查阅课本资料。 (2)说说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3)出示“大气圈示意图”,从这张图中你明白了天气现象发生在哪里? (4)学生说自己对图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4.汇总:我们认识到地球表面被大气包围着,大气的运动引起了天气的瞬息万变。 【设计意图】重点通过“整理描述天气的词和句”和“观察记录今天的天气”这两个活动,学以致用,让学生更科学地描述天气。
三、研讨:分类天气现象(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多种天气现象的照片等 1.提问:你觉得,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观察、记录天气? (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天气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热状况、阴晴雨雪和刮风状况等情况。 2.提问:天气会变化吗?天气变化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3.出示多种天气现象的照片,提问:大气圈里有哪些天气现象?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有哪些天气现象。 (2)说一说我们对大气圈的认识。 (3)小结:大气圈对天气的变化至关重要,我们也要了解更多的天气,才能更好地生活。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可以提醒人们提前应对。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回顾和研讨,明确观察、记录天气的科学方法。通过了解更多的天气现象,增加对大气圈的认识,明确我们关心天气的重要性。
四、拓展:记录“天气日历”(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天气观测记录单 1.出示常见天气符号汇总图,学生尝试记忆,互相问一问,考一考。 2.提议: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每节科学课我们都将做一次天气观察记录,并完成天气观测记录单。 (1)阅读记录单,讨论:接下去我们该如何观测天气?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2)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从第一课开始就落实“天气观测记录”的任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讨论中明确制作方法,还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完善或调整。
五、板书设计
六、练一练
七、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八、课堂反思
【疑难解答】 1.什么是大气圈? 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我们居住在大气层的底部,所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自大气圈,大气圈中有水和各种尘埃杂质,是形成云雨雾雪的重要物质,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雨天、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生存繁衍离不开大气圈,它拥有“地球保护伞”的称号。 2.怎么分类天气现象?为什么可以这么分类? 雨是水,雪融化了也是水。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雨雪类。非常炎热的天气也有可能是阴天,非常寒冷的天气也有可能是晴天。所以将温暖和寒冷分成冷暖类,将晴天、阴和多云分成阴晴类。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最后将表示风天气的分成一类。因此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天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