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水》单元小结 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水》单元小结 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 《水》单元 9. 单元小结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水》 课题 单元小结 课时 1
核心 概念 2.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及要求 2.1物质的三态变化 3~4年级②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 冰、冰熔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2.2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3~4年级③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④知道是否搅拌和温度高低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2.3物质变化的特征 3~4年级⑤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任务分析、图文设计、合作讨论,能用水的三态变化原理解释生活现象,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科学思维 能在解决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规范使用温度计,说出加快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颗粒小),描述过滤与蒸发的分离步骤。 探究实践 结合科学阅读,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实际案例,感受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初步感悟科学服务生活的意义。 态度责任 能主动提问、分享发现,愿意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水的三态变化原理与应用;溶解与分离的实际操作逻辑。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尝试科学解释任务方案中的原理;了解“亚洲水塔”的全球意义。
教学 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
学生:科学书,小组记录表,烧杯,常温水,热水,温度计,粗盐,细盐,搅拌棒,秒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实际案例。
一、问题聚焦:幸福社区邀请函(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幸福社区计划举办一场水果节,邀请科学小助手帮助! 任务1:急需溶解食盐清洗部分种类水果。 任务2:活动现场利用低温为水果保鲜。 任务3:从食盐水中回收食盐,调配成去油污剂清洗现场。 2.角色分配 学生分组讨论,分工解决相应任务,明确目标:“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角色,激发使命感。
二、任务解决:幸福社区总动员(2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小组记录表,烧杯,常温水,热水,温度计,粗盐,细盐,搅拌棒,秒表。 1.全班讨论、提取任务核心要求。 任务1:急需溶解食盐清洗部分种类水果——怎样让食盐最快溶解? 任务1要求:选择材料,图文结合完善方案,并同时进行实验1、2,验证方案效果。 任务2:活动现场利用低温为水果保鲜——如何制造更低的温度? 任务2要求:图文结合设计解决方案,并标注科学原理关键词。 任务3:从食盐水中回收食盐,调配成去油污剂清洗现场——如何去除果渣、虫卵等杂质后再提纯食盐? 任务要求:图文结合设计解决方案,并标注科学原理关键词。 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进行相应实验,简要标注科学原理(如任务2写“食盐能制造更低的温度”)。 3.教师巡堂指导。 4.小组上台展示并讲解实验方案,其他小组作补充。 引导示例(任务1):我们用“热水+搅拌+细盐”加速溶解,水温……℃,总共耗时……秒;另一组“常温静置”,总共耗时……秒。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性挑战任务,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兴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科学观点更新等,并结合设计图、实验数据图等形式表现学习成果。相同任务小组的补充,既促进同伴间的倾听与观点交流,又共同巩固了学习成效。
三、思考拓展:幸福社区科普讲堂(10分钟) 材料准备:科学书、教学课件、教学视频。 结合科学阅读《“亚洲水塔”中水的变化》,向居民进行科普: 1.“亚洲水塔”在哪儿? 2.讨论第2自然段,共同画出文本中水的三态变化简图,同时推测冰与水蒸气能否相互转化。 3.观看科普视频。 4.思考:科学家团队为什么要研究、保护“亚洲水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科学阅读,并尝试将文本转化成简图。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对保护水资源话题的研讨更加具象深入。
四、收获评价(3分钟) 材料准备:科学书、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评价。 评价内容评价等级我能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我能根据观察的现象推测水的变化过程。☆☆☆我能寻找多种方法加速溶解。☆☆☆我知道怎样可以将混在一起的其他物质和食盐分离开。☆☆☆
五、板书设计
六、练一练
七、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八、课堂反思
【疑难解答】 1.学生的任务解决方案不够完善? 解答:尊重三年级学生的真实学,有些学生擅长画、有些学生擅长写、有些学生擅长说,在展示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相互补充表达基本观点即可。同时也可以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2.科学阅读中学生将文本转化成三态转化成简图存在困难? 解答:建议教师引导全班,一边概括一边帮助板书记录,也作为学生梳理知识的学习支架。结合单元知识完成三态变化图后,可以再引导学生思考,固态水与气态水之间能否相互转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