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今天我当家课时目标(一)基础目标 价值体认目标能说出 “当家” 包含的 3 项核心任务(家务劳动、时间管理、家人照顾)。掌握 2-3 项家务劳动的标准流程(如 “三色洗衣分类法”“厨房五步骤安全操作”)。责任担当目标能独立完成《一日当家计划表》,时间分配误差不超过 30 分钟。能规范演示 “扫地 + 拖地” 的连贯操作,清洁覆盖率达90% 以上。问题解决目标通过 “当家体验”,说出至少 1 点父母劳动的辛苦之处,表达感恩之情。(二)发展目标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 2 条以上 “优化当家效率” 的建议,展现问题解决能力。能主动将当家计划延伸至“周末实践”,完成后撰写 200 字以上的反思日志。阶段性评价当家计划档案袋包含:计划表、实践照片 / 视频、家长评价表(附评分项:任务完成度、态度积极性、安全意识)。评价标准:档案袋内容完整度≥80%,家长评分≥85 分。班级 “当家小能手”评选评选条件:实践记录详实、课堂表现突出、获得 3 个以上小组推荐。奖励机制:颁发证书 + 劳动工具套装(如迷你扫帚、围裙)。当家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当家意味着要负责家庭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家务劳动、合理安排家庭支出、照顾家人等。当家不仅仅是做家务,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小组讨论:当家应该怎么做?1.时间安排2.家务劳动分工3.家人需求讨论当家当家首先要学会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根据家庭的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当家计划,包括家务劳动、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制定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制定当家计划时间 家务事项 注意事项7:00——7:30 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 将被子叠整齐,摆放好衣物7:30——8:00 帮助准备早餐 可以摆碗筷、热牛奶等……当家任务拆解(20 分钟)头脑风暴 + 概念图构建小组讨论 “当家任务清单”,教师用思维导图工具实时投影汇总,形成 “家务劳动”“饮食管理”“家人关怀” 三大板块。案例引导:展示 “错误当家计划”(如 “12:00-13:00 同时买菜和做饭”),让学生找出漏洞并修正。洗衣模块:演示 “色卡分类法”(用红 / 白 / 灰三色卡片模拟衣物分类),学生分组实操 “给模型衣物贴标签”。烹饪模块:使用 VR 设备模拟 “煎鸡蛋” 流程,设置 “油温过高”“未关火” 等虚拟危险场景,训练安全反应。体验当家当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务技巧,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做饭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父母、学习视频、请教老师等方式,学习这些技巧。掌握家务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体验当家——我会洗衣服体验当家——我会打扫卫生体验当家——我会做饭菜实践深化:全真模拟当家迷你当家实验室布置 4 个实践区:厨房区:用儿童安全厨具制作 “凉拌黄瓜”(考核刀工规范、调料配比)。清洁区:在 10 ㎡模拟房间完成 “扫地→拖地→物品归位”,计时评比效率。洗衣区:用透明洗衣盆演示 “搓洗→漂洗”,教师用 pH 试纸检测洗衣液残留量。计划区:使用平板电脑在线填写《当家计划表》,系统自动检测时间冲突。跨组互评每组派 1 名 “观察员”,根据《实践评分表》(如 “拖地是否按‘S 型路线’”)给其他组打分,得分最高组获 “当家标兵旗”。分享当家体验 感悟家庭责任当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辛苦。当我们亲自去做家务,照顾家人时,我们会体会到父母的付出和努力。这种体验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父母的付出,更加懂得感恩。当家是一种责任,是对家庭的责任,也是对自己的责任。当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珍惜家庭的温暖。当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更加热爱生活。当家可以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当家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管理时间、金钱和资源,提高我们的生活能力。当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珍惜家庭的温暖。1.周末选择一天,按照自己制定的当家计划,独立完成各项家务劳动,真正体验当家的过程。2.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遇到问题可以向家长请教,并将自己当家的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或拍摄的方式上交,评选“当家小能手”。课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