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测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测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巴楚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年级政治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2页。要求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每年3月,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先后召开。人民政协是( )
A.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B.民主党派组织
C.我国的国家机关 D.我国的参政党
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 )
A.法是治国之重器,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 B.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C.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
3.长沙市政府决定建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按照“统一受理,分类处理,限时办结,过错问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办理,谁答复”以及“首接负责制”的要求,按单位职责范围处理答复群众提出的咨询、求助、建议、批评、投诉和举报等事项。以上主要反映政府是( )
A.公开公正的政府 B.职能科学的政府
C.权责法定的政府 D.廉洁诚信的政府
4.2025年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关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价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发挥共产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③建设一支高素质执政队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使党走在时代前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订通过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法律规定的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要求部门规章不得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法为国务院机构设置和履职提供根本法律依据 ②通过修改完善法律制度推动政府更好地依法执政
③该法有利于明确部门规章的立法依据和制定主体 ④修法意在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行使( )
A.决定权 B.任免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7.在云南4060公里的边境线上,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的各族群众正以昂扬的姿态、实干的精神,描绘一幅“富边样板、稳边示范、守边屏障”的生动画卷。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正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样板。云南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②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边境稳定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④各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自治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工作报告显示,多组数据呈现“一升一降”的特点。近五年来,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公益诉讼案件数量上升,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抢劫、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呈下降趋势。据此推测我国( )
①依法治国取得新成效,社会秩序持续向好 ②司法机关切实履行监督权,助推依法行政
③全民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社会法治化水平稳步提高
④法治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日益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自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来,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由中央办公厅牵头、8家中央部门参与,定期督促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将反对形式主义与为基层减负工作结合起来,建立中央层面的专项工作机制,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上述做法( )
①说明形式主义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工作作风,必须破除
②协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政府部门协调运转
③启示我们党的组织力量源于基层,基层减负事关党的根基
④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相互监督的机制,保证了减负工作落地生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因为( )
①以接续推进的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②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某市民政部门通过大数据救助平台监测到某村民近几月有大额医疗支出,迅速派单至乡镇。乡镇干部会同村干部入户调查核实后,将该村民纳入低保,并给予大病救助金。村协管员将摸排和救助结果及时录入大数据救助平台。可见,该民政部门( )
①以大数据为抓手实施救助,使困难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②规范“监测-核实-处置”救助流程,实现工作程序法定化
③发挥平台监测等功能,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社会化水平
④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救助工作,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没有买卖,才没有拐卖。公安部部署全国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这表明,国家履行( )
A.维护国家稳定的职能 B.保卫国家安全的职能
C.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D.防御外来侵略的职能
13.漫画《有权不可任性》对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是( )
①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②加强法律对权力的束缚
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④只有良法才能有效治理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增加规定:立法应当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立良善之法以提高立法质量 ②意在规范其他国家机关的立法程序
③能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2023年新修改的立法法,不仅明确法律案起草和审议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还确定了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并将现行立法法中的“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上述修改说明,我国( )
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宪法权威与法治统一 ②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
③扩大了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更好坚持依宪治国 ④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4月22日,漳州市民宗局召开民族宗教重点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各单位部门要围绕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积极探索解经讲经用经中国化的漳州路径,主动作为,确保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持续巩固。这表明( )
A.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C.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植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土壤,是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7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确保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是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作为我国的根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②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③具有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显著优势
④基本功能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近年来,某县S社区强化党建引领,统筹社区资源,下足绣花功夫,构建起“三级伞状网格”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通了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这一做法( )
①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 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
③代行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了公共服务能力 ④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中国致公党在部署2024年工作时指出,全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中国致公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③中国致公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 ④中国致公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俗称“老赖”。近年来,老赖人数越来越多,根据法院的公示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各地还记录在册的失信被执行人数超过633万人。减少“老赖”现象需要( )
①人大领导司法机关,实施责任追究 ②行政机关依法执政,监督法律实施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大打击力度 ④公众提高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6分)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为了深化实施“千万工程”,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成功出台。
《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的成功出台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加以说明。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4分)
近年来,山东省惠民县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强化专题集中轮训50余次,成功培育出“法治带头人”108名,“法律明白人”344名。以法治文化为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成2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点”、3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村(社区)”和2个国家级“法治文化特色阵地”。已实现14个镇级、110个联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110个村(社区)全部选聘法律顾问,并签订“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协议书,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发挥村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成功调解树木遮阴、建房挡路、家庭纠纷、赡养等常见纠纷959件,切实提升群众对公平法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8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惠民县是如何建设法治社会的。(16分)
高一政治下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 答案:A
解析: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A正确。B错误,人民政协不是民主党派组织,而是包含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在内的广泛统一战线组织;C错误,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D错误,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人民政协是参政议政的机构,并非参政党。
2. 答案:C
解析:“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正确。A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B错误,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D强调人权的司法保障,材料未体现,排除A、B、D。
3. 答案:C
解析:长沙市政府明确“谁主管、谁负责”“首接负责制”等职责要求,体现了政府权责法定(权力与责任相统一),C正确。A(公开公正)、B(职能科学)、D(廉洁诚信)均与材料中强调的职责划分无关,排除。
4. 答案:C
解析:②错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④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未涉及指导思想与时俱进。①③正确,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维护人民利益,故答案为C。
5. 答案:D
解析:③正确,国务院组织法明确部门规章的立法依据和制定主体,规范行政立法;④正确,修法通过完善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①错误,宪法是国务院机构设置的根本法律依据;②错误,政府应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排除①②。
6. 答案:C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属于行使立法权(制定、修改法律),C正确。A(决定权)涉及重大事项决策,B(任免权)涉及人事任免,D(监督权)涉及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均与题意不符。
7. 答案:C
解析:②正确,云南边境小康村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繁荣;③正确,有利于维护边境稳定和国家统一。①错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早已形成;④错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更多”,排除①④。
8. 答案:A
解析:①正确,严重暴力犯罪下降说明社会秩序向好,依法治国成效显著;③正确,案件处理规范体现全民法治观念增强。②错误,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助推依法行政,但材料未直接体现对政府的监督;④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满意度”,排除②④。
9. 答案:B
解析:①正确,形式主义违背党的性质和优良作风,必须破除;③正确,基层减负事关党的根基(基层是党的执政基础)。②错误,材料强调党的专项工作机制,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无关;④错误,中央与地方不是“相互监督”关系,且材料未涉及监督机制,排除②④。
10. 答案:A
解析:①正确,党以接续推进的创新理论(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③正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②强调理论的来源,与“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无关;④是党的执政理念,不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直接原因,排除②④。
11. 答案:B
解析:①正确,民政部门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施救助,让困难群众享受“数字红利”;③正确,平台监测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②错误,材料未体现“工作程序法定化”;④错误,材料中参与救助的是民政部门、乡镇干部等,未涉及“多元主体”或“基层群众自治”,排除②④。
12. 答案:A
解析:公安部开展打拐专项行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属于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职能,A正确。B(保卫国家安全)、C(促进社会发展)、D(防御外来侵略)均与打击国内犯罪无关,排除。
13. 答案:B
解析:漫画《有权不可任性》启示法治国家建设要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①③正确。②错误,法律对权力是规范而非“束缚”;④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权力制约,未涉及良法,排除②④。
14. 答案:A
解析:①正确,立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立良善之法;③正确,体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②错误,立法法规范的是立法活动,而非“其他国家机关的立法程序”;④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立法保障,而非司法保障,排除②④。
15. 答案:A
解析:①正确,立法法强调合宪性审查,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和法治统一;②正确,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如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能提高立法质量。③错误,全国人大职权是法定的,未扩大;④错误,“法律体系已经完备”说法绝对,排除③④。
16. 答案:D
解析:漳州市探索宗教中国化路径,促进宗教和顺,体现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正确。A(保护正常宗教活动)、B(独立自主自办)、C(宗教信仰自由)均与“宗教中国化”主题无关,排除。
17. 答案:C
解析:②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权为民所赋,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③正确,该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工作法治化。①错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④错误,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其基本功能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排除①④。
18. 答案:B
解析:①正确,“三级伞状网格”新格局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④正确,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的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②错误,未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体系(仍为村委会、居委会);③错误,社区不能代行政府职能,排除②③。
19. 答案:A
解析:①正确,中国致公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党的领导地位;③正确,致公党是共产党的亲密友党。②与题意无关,材料未体现参政权;④错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而非思想领导,排除②④。
20. 答案:D
解析:③正确,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大对“老赖”的打击力度;④正确,公众提高守法意识,减少失信行为。①错误,人大监督司法机关,而非“领导”;②错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党依法执政,排除①②。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一点4分,共16分)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条例》的成功出台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发扬民主,集中民意反映民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发挥了人民的主体作用,提高了立法质量。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条例》的出台为“千万工程”工程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④该《条例》的出台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22.(1)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分)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分)
(2)(一点4分,共16分)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惠民县以法治文化为引导,以普法宣传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推进送法进村、法治宣传等活动,推动法宣传教育,推进送法进村、法治宣传等活动,推动了“法治乡村”建设。
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惠民县积极发挥村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调解群众常见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惠民县全面建设村级法律服务咨询中心,推进农村和社区选聘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法律咨询服务,推动法律服务更好的惠及人民群众。
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惠民县通过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切实化解群众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

1
页 共
1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