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上学期高一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
高一上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迈向高中的关键过渡期,面临着学习节奏加快、课程难度提升、人际关系重建等多重挑战。作为高一班主任,本学期将以 “助力适应、夯实基础、培养习惯、凝聚班级” 为核心目标,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适应期,为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筑牢根基。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 26 人,女生 22 人。从入学摸底来看,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存在一定差异:约 60% 的学生对高中学习节奏感到不适应,尤其在数学、物理等学科表现出明显的衔接困难;30% 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较为内向,尚未融入新集体;全体学生对高中生涯规划普遍缺乏认知。这些情况需要在新学期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解决。
二、工作目标
1.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减少因学段过渡产生的焦虑。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3.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互助友爱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集体温暖。
4.开展生涯规划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我兴趣与特长。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助力学段适应,平稳过渡成长
1.“高中适应导航” 系列活动:开学第一周开展 “高中 vs 初中” 对比班会,邀请高二学长分享适应经验,帮助学生认识高中学习生活的变化;建立 “适应日记” 制度,学生每周记录学习困惑与收获,班主任每周批阅并针对性回复,对共性问题在班会集中解答。
2.学科衔接帮扶计划:针对数学、物理等衔接难点,组织学科成绩优异的高二学生与本班学生结成 “1+2” 帮扶对子,每周开展 2 次小组辅导;邀请科任教师编写《初高中知识衔接手册》,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专题补弱课,为期一个月。
3.学习状态动态跟踪:设计 “学习状态跟踪表”,涵盖课堂专注度、作业完成度、学科信心指数等维度,由学生每日自评,班主任每周汇总分析,对连续三周状态下滑的学生进行单独约谈,联合家长制定调整方案。
(二)培养良好习惯,筑牢发展根基
1.学习习惯养成行动:推行 “课前 3 分钟预习检查”“课堂笔记每周评比”“错题本定期展示” 等活动,规范学习流程。每周评选 “习惯之星”,在班级荣誉角张贴照片与事迹,树立学习榜样。
2.行为规范强化教育:组织学生学习《高中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公约》,明确课堂纪律、课间秩序、仪容仪表等要求。成立 “行为监督小组”,由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员,每日记录班级行为表现,每周进行总结反馈。
3.时间管理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制定 “每日时间计划表”,合理分配学习、休息、锻炼时间,强调 “碎片化时间利用” 技巧,如利用课间 10 分钟记忆英语单词。每月开展 “我的时间管理” 分享会,交流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
(三)营造班级氛围,增强集体凝聚
1.“破冰融入” 主题活动:开学第一月组织 “姓名接龙”“兴趣配对” 等破冰游戏,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彼此;按兴趣分组开展 “小组才艺展示”,如动漫小组、篮球小组等,让学生在共同兴趣中建立友谊。
2.“班级互助日” 活动:每月设定 1 天 “班级互助日”,学生自愿申报 “我能提供的帮助”(如讲题、修电脑、辅导英语等)和 “我需要的帮助”,班主任汇总后促成互助配对,期末评选 “互助之星”。
3.班级文化建设:共同设计班级口号、班徽,在教室设立 “心愿墙”“荣誉榜”“读书角”,定期更新内容;每学期开展 2 次班级集体活动,如秋季远足、元旦联欢等,增强集体归属感。
(四)开展生涯启蒙,点亮成长方向
1.自我认知探索活动:组织 “兴趣岛测试”“性格小测验” 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兴趣与性格特点;开展 “我的理想职业” 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分享职业梦想,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需要具备的能力。
2.职业体验分享会:邀请家长中的不同职业从业者(如医生、工程师、教师等)进校园开展 “职业故事分享会”,介绍职业日常与所需素养;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等纪录片,拓宽职业认知视野。
3.“生涯规划笔记本” 使用:指导学生记录自我探索过程、职业认知收获、学科兴趣变化等内容,每学期末进行回顾总结,为后续生涯规划积累素材。
(五)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多元沟通渠道搭建: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每周推送班级动态与学习要点;每两周发布《家校沟通简报》,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与需家长配合的事项;每月第三周周日召开线上家长会,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与家长交流。
2.个性化家访活动:开学两个月内完成首轮家访,重点关注适应困难、性格内向的学生,了解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对特殊情况学生实行 “每月家访 + 每周电访” 的跟踪机制。
3.家长参与班级活动: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 “班级开放日”“亲子运动会” 等活动,让家长走进班级了解学生在校状态;开展 “家长经验分享会”,邀请在家庭教育、学习辅导方面有经验的家长分享心得。
四、每月工作安排
月份 重点工作
9 月 开展入学教育与适应引导活动;建立帮扶对子;制定班级公约;完成首轮家访。
10 月 进行学习习惯检查与评比;开展 “班级互助日” 活动;组织职业体验分享会;召开第一次家长会。
11 月 举办学习方法交流班会;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进行期中总结与表彰;启动生涯规划笔记本检查。
12 月 组织冬季远足活动;开展 “我的时间管理” 分享会;评选年度 “习惯之星”“互助之星”;召开第二次家长会。
1 月 进行学期总结与评优;指导学生制定寒假学习计划;发放学生成长报告;开展寒假安全教育。
五、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适应节奏,避免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
2.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协作,及时掌握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形成教育合力。
3.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定期与学生谈心,对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必要时联系学校心理教师。
4.保持与家长的密切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避免出现家校教育理念冲突。
高一上学期是学生高中生涯的起点,作为班主任,我将以耐心、爱心和责任心陪伴学生度过这段关键的适应期,为他们的高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