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复习教案+ 配套课件(共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复习教案+ 配套课件(共48张PPT)

资源简介

《从世界看中国》单元复习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的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
2.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对比其他国家,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优越性;指出我国领土四端、邻国和濒临的海域,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2.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并了解行政区划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少数民族文化,归纳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说明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评价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本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时首先应借助多媒体展示中国疆域、人口与民族的总框架,梳理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人口和民族的相关知识,强化知识体系。复习时要着重展示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分布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分布图、中国的人口分布图、中国的民族分布图等,引导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分布等信息,培养从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活动方面,设置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快问快答、头脑风暴,组织小组讨论、设置知识竞赛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基础知识。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快问快答 任务一:疆域 任务二:人口 任务三:民族 小组活动1: 1~4组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通过快问快答快速梳理和掌握基础知识
环节二 头脑风暴 任务一: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通过头脑风暴,完成对重点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
任务二: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 结合2025年我国的人口相关数据,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
任务三:少数民族风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结合相关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风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环节三: 攻克难点 任务一:评价我国地理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我国地理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更好发展经济 认真分析各要素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任务二:讨论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今后能否被突破 辩证认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环节四: 试题精炼 发布针对不同知识点的易错题及中考真题练习并讲评 完成练习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
当堂练习
考点一:疆域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外国游客开启了“中国游”,游客们被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中国游”爆火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和北美洲距中国近,交通便利
B.中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有丰富的美食、美景
C.中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D.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和便捷的生活
2.外国游客被中国美食俘获,但也各有所好,下列推荐正确的是( )
A.Linda喜爱“麻辣”川菜,AI助手推荐甲省
B.Emma喜欢粤菜,AI助手推荐乙省
C.Max想品尝地道湘菜,AI助手推荐丙省
D.John尤爱闽菜,AI助手推荐丁省
3.“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疆域的特征之一是( )
A.海域跨度大 B.东西跨度大
C.经度跨度大 D.南北纬度跨度大
考点二:人口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当前需要积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口老龄化,通过政策调节来扬长避短。图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反映出我国人口( )
A.从2010年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B.从2010年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先升后降
C.从201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D.从2020年开始,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20%
2.图中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动力人口增加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就业困难 D.人口出生率提高
3.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B.延迟退休年龄
C.鼓励人口由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 D.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4.我国生育政策从“二孩政策”到“三孩政策”,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老年人口比重 B.降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C.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2015-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最多是( )
A.2016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6.根据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性最大的有( )
A.人口素质越来越高 B.社会人口抚养负担越来越轻
C.银发经济越来越活跃 D.工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低
考点三:民族
“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线,读“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
A.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B.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C.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
D.干旱地区人口密度大
2.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
是( )
A.东北段——吟唱信天游
B.山西段——参加展佛,赛牦牛
C.陕西段——在草原上赛马、摔跤
D.西南段——感受泼水节
链接中考
2025年6月,张奶奶乘坐为老年人群服务的银发旅游专列出游。下图示意此次旅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张奶奶沿途可能观赏到的风景有( )
A.豫—海岛风光 B.陕—热带雨林 C.甘—极地冰川 D.新—戈壁荒漠
2.张奶奶在乌鲁木齐发现当地居民上午10点左右才上班,这是因为我国( )
A.气候类型差异大 B.疆域东西跨度大
C.人口密度差异大 D.疆域南北跨度大
3.银发旅游专列受到热烈欢迎,开行数量大幅增长,这反映出我国( )
A.老年人口规模大 B.老年人消费需求低
C.旅游资源较单一 D.铁路运输货运量多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较集中的分布区,位于分布区内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 )
A.秦、陇、川 B.川、渝、秦
C.青、陇、川 D.陇、晋、秦
5.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
A.普及全社会的自然遗产保护意识 B.科学划分自然遗产保护区
C.积极参与保护自然遗产的国际合作 D.大力开发自然遗产的旅游资源
七、课程小结(共48张PPT)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教材
单元复习
知识网络
疆域
优越的
地理位置
海阔陆广的大国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半球位置:东半球 北半球
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领土面积
领土四端
14个陆上邻国、8个隔海相望的国家(2个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主要海洋、海峡及岛屿
行政区划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知识网络
人口
世界人口大国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
人口政策: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
人口密度:东多西少
人口界线:黑河—腾冲线
人口分布特点
东南部人口稠密
西北部人口稀疏
知识网络
民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特点
民族构成:汉族+55个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建筑、饮食、服饰、节庆、艺术、体育等
分布地区:汉族——遍布全国,东部和中部最集中
少数民族——西北、东北、西南
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任务一:疆域
任务二:人口
1~4组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
(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快问快答
01
任务三:民族
要点梳理
我国纬度位置优越性
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
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显著,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适宜。
东临太平洋使得我国东部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充沛;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海上交通便利;
西部内陆地区便于陆上交往与合作。
任务一:疆域
2.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要点梳理
中国的疆域及邻国
陆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据图说出领土的四至点。
②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是因为南北____差异大; 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是因为东西_____差异大。
③ 我国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有____个陆上邻国;
④ 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12海里。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
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黑龙江省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交汇处(135°E)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3°E)
海南岛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4°N)
纬度
经度
14
任务一:疆域
3.海阔陆广的大国
中国的疆域及邻国
要点梳理
⑤ 海岸线1.8万多千米,与____个国家隔海相望;______、______是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
⑥ 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台湾岛东部直接濒临_____洋。
⑦ ____和_______是我国的两大内海。
⑧ 在图中找出中国的岛屿和海峡。
8
朝鲜
越南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太平
渤海
琼州海峡
台湾岛
海南岛
舟山群岛
琼州海峡
台湾海峡
任务一:疆域
3.海阔陆广的大国
要点梳理
1. _____
3. _____
4. _________
5. __________
6. _________
7. ________
9. _____
8. _______
10. _____
11. _____
12. _____
13. ____
14. _____ (按逆时针方向查找识记)
2.______
陆上邻国
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尼泊尔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不丹
缅甸
老挝
越南
哈萨克斯坦
任务一:疆域
3.海阔陆广的大国
要点梳理
隔海相望的国家
A. _____
C. ______
D. ________
E. __________
F. ______
B. ______
注意
______ 、______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仅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日本
菲律宾
韩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文莱
朝鲜
越南
任务一:疆域
3.海阔陆广的大国
要点梳理
1.我国实行三级行政区划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市、自治县)

(镇、民族乡)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任务一:疆域
4.行政区划
要点梳理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填充图
名称
简称
行政
中心
名称
简称
行政
中心
北京市
内蒙古自治区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内蒙古

冀(jì)







皖(wǎn)
闽(mǐn)
赣(gàn)

豫(yù)
鄂 ( è )
北京
呼和浩特
天津
石家庄
太原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上海
南京
杭州
合肥
福州
南昌
济南
郑州
武汉
湖南省
重庆市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粤(yuè)

琼(qióng)
川或蜀(shǔ)
贵或黔(qián)
云或滇(diān)

陕或秦
甘或陇(lǒng)






长沙
重庆
广州
南宁
海口
成都
贵阳
昆明
拉萨
西安
兰州
西宁
银川
乌鲁木齐
香港
澳门
台北
任务一:疆域
要点梳理
(3)合理的人口增长应与_____ 、_____相协调,与___________相适应。
(2)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_____;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_____ ,
自19世纪80年代实行_________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_______。
(1)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亿(不含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1/5。
14.12
缓慢
迅速
计划生育
负增长
资源
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
任务二:人口
1.人口数量
要点梳理
时间 人口政策
自20世纪 70年代开始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016年起 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防止人口_________,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_______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2021年 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____个孩子的政策,并配套相应支持措施,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_________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
老龄化
两个
3
老龄化
任务二:人口
2.人口政策
要点梳理
(1)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
(2)人口分界线:
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一线。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分布特点呢?
任务二:人口
3.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的分布
要点梳理
中国地形的分布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中国高速公路布局方案
(2013~2030年)
西北部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
气候干旱;交通不便。
东南部多平原,地形平坦;
气候湿润;交通发达。
任务二:人口
3.人口分布
要点梳理
我国共有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_____;
其他民族人口总和占全国人口总数的_____,被称为_____民族。
注意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____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 。
91%
9%
56
汉族
91%
9%
少数
汉族
壮族
任务三:民族
1.中国民族大家庭
要点梳理
藏族-雪顿节
傣族-泼水节
壮族-三月三歌节
苗族-苗年
蒙古族-那达慕节
汉族-春节
任务三:民族
2.多彩的民族文化
要点梳理
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省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
汉族
遍布全国各地。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
_____、 _____、 _____。
西南
西北
东北
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_____、 _____、_______。
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居住
回族
云南
任务三:民族
3.民族分布特点
中国民族的分布
任务一: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
(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头脑风暴
02
任务二: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
任务三:少数民族风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要点梳理
任务一: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① 领域面积大,生存空间广。
② 资源丰富,便于区域间资源的调配,能互通有无。
③ 陆海邻国多,有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④ 气候多种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各地景观差异大,旅游资源丰富,利于旅游业发展。

中国的疆域及邻国
要点梳理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的人口数据,2024年我国总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0828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岁人口数量为8579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0.9%,比2023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比2023年末提升0.9个百分点,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5.6%,也比2023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
主要人口问题:
人口负增长,人口总量减少;
劳动力人口占比相对下降;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任务二: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
要点梳理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的人口数据,2024年我国总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0828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岁人口数量为8579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0.9%,比2023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比2023年末提升0.9个百分点,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5.6%,也比2023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
对策:①做好人才引进及配套保障工作;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发展老年护理、康复、养老服务等老年产业;
③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
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延迟退休等。
任务二: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
重难点解析
材料一: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蒙古包通常由木架、毛毡等材料搭建而成,具有易拆易装、便于迁移的特点。蒙古族服饰多采用厚实的羊毛、皮革制作,男女都爱穿长袍、皮靴,腰间束腰带。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同时也会饮用马奶酒。
蒙古族传统民居蒙古包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有怎样的关系?
蒙古族生活在草原地区,以游牧为生,需要不断迁移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蒙古包易拆易装、便于迁移的特点,正好适应了他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草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且多风沙,蒙古包由木架、毛毡搭建,能够抵御寒冷和风沙。
任务三:少数民族风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难点解析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这里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傣族的传统建筑是竹楼,多为两层,底层架空,以利于通风防潮、堆放杂物和饲养牲畜;上层住人,通风凉爽。傣族的传统服饰轻薄、短衣筒裙,色彩鲜艳。泼水节是傣族盛大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相互泼水,消灾祈福。
说明傣族传统服饰和建筑特点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的联系。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傣族传统服饰轻薄、短衣筒裙,这种设计便于散热、透气,适合湿热的气候;传统建筑竹楼,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防潮,同时还能堆放杂物和饲养牲畜;上层住人,通风凉爽;建筑材料为竹子,就地取材,减少成本。
任务三:少数民族风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任务2:讨论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今后能否
被突破
03
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有3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攻克难点
任务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解析
有利:
纬度位置: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热量条件十分优越,利于农业多样化发展。
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太平洋,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港口众多,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联系;陆上国界线漫长,邻国众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重难点任务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解析
不利:
纬度位置:
冬季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潮可能会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不利影响。
海陆位置:
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威胁,这些灾害可能对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渔业等造成破坏,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陆上邻国众多,边境管理难度大。
重难点任务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解析
不会突破。
“黑河—腾冲”一线是由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差异,只要自然环境不变,这种人口差异将长期存在。当自然环境发生改变时,有可能突破,但是自然环境的改变是十分缓慢的。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所以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不能简单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
重难点任务2:讨论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今后能否被突破
中国人口的分布
重难点解析
可以突破。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发展,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未来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重难点任务2:讨论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今后能否被突破
中国人口的分布
04
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
试题精练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外国游客开启了“中国游”,游客们被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解析】欧洲和北美洲距离中国较远,A错误;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海陆兼备,食材种类多样,有着丰富的美食美景,B正确;中国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C正确;中国免签政策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科技发展迅速,有着先进的科技和便利的生活,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答案】A
1.下列关于“中国游”爆火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和北美洲距中国近,交通便利
B.中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有丰富的美食、美景
C.中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D.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和便捷的生活
考点一
疆域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外国游客开启了“中国游”,游客们被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2.外国游客被中国美食俘获,但也各有所好,下列推荐正确的是( )
A.Linda喜爱“麻辣”川菜,AI助手推荐甲省
B.Emma喜欢粤菜,AI助手推荐乙省
C.Max想品尝地道湘菜,AI助手推荐丙省
D.John尤爱闽菜,AI助手推荐丁省
易错题精练
【解析】读图可知,“麻辣”口味的川菜位于丁四川省,甲是山东省,A错误;粤菜位于广东省,乙是安徽省,B错误;丙为湖南省,可以品尝到湘菜,C正确;闽菜位于福建省,丁为四川省,D错误。【答案】C
考点一
疆域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外国游客开启了“中国游”,游客们被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3.“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疆域的特征之一是( )
A.海域跨度大 B.东西跨度大
C.经度跨度大 D.南北纬度跨度大
易错题精练
【解析】“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体现了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原因是南北纬度跨度大,导致获得太阳热量不同,温度差异显著,D正确;海域跨度大与南北气候差异无关,A错误;东西跨度大、经度跨度大主要影响时间差异、降水等,BC错误。【答案】D
考点一
疆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当前需要积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口老龄化,通过政策调节来扬长避短。图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二
人口
1.图反映出我国人口( )
A.从2010年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B.从2010年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先升后降
C.从2010年到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D.从2020年开始,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20%
【解析】由图可知,从2010年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和所在的比例持续增长,B错误,A正确。图中2030年以后,我国人口总数开始下降,C错误。图中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没有超过20%,D错误。
【答案】A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当前需要积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口老龄化,通过政策调节来扬长避短。图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二
人口
2.图中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动力人口增加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就业困难
D.人口出生率提高
【解析】60岁以上人口数量和所在的比例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会造成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B正确,A错误;就业困难是劳动力过剩产生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出生率提高关系不大,CD错误。
【答案】B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当前需要积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口老龄化,通过政策调节来扬长避短。图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二
人口
3.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B.延迟退休年龄
C.鼓励人口由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
D.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解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ABD正确;鼓励人口由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不能改善老龄化问题,C错误。
【答案】C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指出当前需要积极、理性、客观、全面地看待人口老龄化,通过政策调节来扬长避短。图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二
人口
4.我国生育政策从“二孩政策”到“三孩政策”,主要目的是
A.增加老年人口比重
B.降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C.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析】“二孩”到“三孩”政策旨在应对少子化、老龄化问题,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正确;“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与政策目标相反,A错误;政策目的是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B错误;政策会适度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C错误。
【答案】D
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二
人口
5.2015~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最多是( )
A.2016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解析】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呈现负增长,出现负增长时,人口总数开始减少。读图可知,我国自2022年开始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总数开始减少,因比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二
人口
6.根据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性最大的有( )
A.人口素质越来越高
B.社会人口抚养负担越来越轻
C.银发经济越来越活跃
D.工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低
【解析】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重,与人口素质提高关系不大,A错误;社会人口抚养负担加重,B错误;银发经济活跃,C正确;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工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会升高,D错误。
【答案】C
“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线,读“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三
民族
1.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
A.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B.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C.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
D.干旱地区人口密度大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干旱地区人口少(稀疏),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线,读“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易错题精练
考点三
民族
2.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北段——吟唱信天游
B.山西段——参加展佛,赛牦牛
C.陕西段——在草原上赛马、摔跤
D.西南段——感受泼水节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吟唱信天游,不会出现在东北段,A错误;西南段可参加展佛,赛牦牛,B错误;东北段的内蒙古地区可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C错误;西南段可体验跳孔雀舞,泼水节等传统活动,D正确。
【答案】B
2025年6月,张奶奶乘坐为老年人群服务的银发旅游专列出游。下图示意此次旅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链接中考
全国中考真题
2025
1.张奶奶沿途可能观赏到的风景有( )
A.豫—海岛风光 B.陕—热带雨林
C.甘—极地冰川 D.新—戈壁荒漠
【解析】读图可知,旅游路线主要经过新疆(新)、甘肃(甘)、陕西(陕)、河南(豫)。豫是河南,不临海,无海岛风光,A错误;陕是陕西,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无热带雨林,B错误;甘是甘肃,无极地冰川,C错误;新是新疆,地处内陆,降水少,有戈壁荒漠景观,D正确。
【答案】D
2025年6月,张奶奶乘坐为老年人群服务的银发旅游专列出游。下图示意此次旅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链接中考
全国中考真题
2025
2.张奶奶在乌鲁木齐发现当地居民上午10点左右才上班,
这是因为我国( )
A.气候类型差异大 B.疆域东西跨度大
C.人口密度差异大 D.疆域南北跨度大
【解析】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大。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存在时差,所以当地上午10点上班,反映疆域东西跨度大,B正确;气候类型、人口密度、南北跨度与时间差异无关,ACD错误。
【答案】B
2025年6月,张奶奶乘坐为老年人群服务的银发旅游专列出游。下图示意此次旅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链接中考
全国中考真题
2025
3.银发旅游专列受到热烈欢迎,开行数量大幅增长,这反
映出我国( )
A.老年人口规模大 B.老年人消费需求低
C.旅游资源较单一 D.铁路运输货运量多
【解析】银发旅游专列受欢迎、开行多,说明老年人群体旅游需求旺盛,有足够客源,反映老年人口规模大,A正确;老年人消费需求低与“受欢迎、开行多”矛盾,B错误;旅游资源丰富,C错误;专列是客运,与货运量无关,D错误。
【答案】A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较集中的分布区,位于分布区内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链接中考
全国中考真题
2025
4.我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 )
A.秦、陇、川 B.川、渝、秦
C.青、陇、川 D.陇、晋、秦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分别简称川或蜀、甘或陇、陕或秦,A正确;渝是重庆市简称,青是青海省简称,晋是山西省简称,BCD错误。
【答案】A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较集中的分布区,位于分布区内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链接中考
全国中考真题
2025
5.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
A.普及全社会的自然遗产保护意识
B.科学划分自然遗产保护区
C.积极参与保护自然遗产的国际合作
D.大力开发自然遗产的旅游资源
【解析】普及全社会的自然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有助于减少人为破坏,是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措施,A正确,不符合题意;科学划分自然遗产保护区可以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避免过度开发,B正确,不符合题意;国际合作可以共享保护经验和技术,提升保护成效,C正确,不符合题意;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碎片化,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